manager
週四, 29 五月 2025

師大附中應屆畢業生在台灣接受了完整的國中、高中教育,報考國防醫學院且考試成績達標後,只因出生在南京市、母親是陸配,遭到撤銷應考資格。而國防部前發言人孫立方晉升中將時,媒體報導他是1982年14歲時,輾轉從日本來台的「小反共義士」,進入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繼續到政戰學校升學、畢業後任軍官。兩相對照,動員戡亂時期早已終止,但民進黨執政後,台灣又進入「反中」時期。

遭拒只因在大陸出生

這位高中生,3歲前曾在大陸設戶籍,返台設戶籍迄今未滿20年,經查核後,確認不符報名簡章所訂的報考資格。但3歲前只是吃奶、包尿布及學講話和走路,正常人應該對大陸毫無記憶可言。對比孫立方,他讀小學時還經歷過「爹親娘親,沒有毛主席親」的教育。那麼,限制戶籍須滿20年的必要性何在?何況,這位附中生也抱怨,等到他設籍滿20年時,將超過22歲的報考年齡上限。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說,報名資格訂有設戶籍須滿20年的限制,係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1條第1項「非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滿20年」,不得擔任「志願役軍官、士官及士兵」等職務的規定。然而,就讀軍校期間仍是學生,並非已任志願役軍官或士官職務。故而,以設戶籍須滿20年作為報考軍校生的限制,並非依據前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

即使國防部的確係援引該規定作為報考資格限制,也屬錯誤適用。事實上,該「須設戶籍滿20年」的規定無論適用在擔任志願役軍人或報考軍校,均有高度違憲之虞。

設籍滿20年逾必要程度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15號解釋,曾認定國防部預備軍士官班招生簡章規定「曾受刑之宣告者不得報考」違憲。該號解釋指出,曾受刑之宣告如係「過失犯因疏忽而觸法,本無如同故意犯罪之惡性可言」,且為偶爾一次之「過失情節輕微者」,則「難認其必然欠缺應具備之服役品德、能力而影響國軍戰力」,從而認定該項報考限制「非屬達成目的之最小侵害手段,逾越必要程度,牴觸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與憲法第18條保障人民服公職之權利意旨不符」。

基於以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修業年限6年,若附中生錄取就讀到畢業任官,其在台設戶籍就已滿20年。但在報考軍校時就予以限制,實違反憲法第23條的比例原則。

再者,限制志願役軍人和報考軍校資格須設戶籍滿20年,目的究竟何在?原規定須設戶籍滿10年,2004年在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時才提出延長為20年,修正說明稱「中共對我敵意未減,且從不放棄武力犯台」。

2004年民進黨陳水扁已主政4年,不僅違反憲法鼓吹和推動兩岸「一邊一國」,甚至還宣告將要在2006年「制憲公投」,中共確實因此對民進黨政權的敵意「大增」。但扁政府因「中共對我敵意未減,且從不放棄武力犯台」,而對曾在大陸設有戶籍者,加長在台灣設戶籍時間至20年才可報考軍校,無非係考量受中共教育愈長者,對追求台獨的政權就恐怕有忠誠上的顧慮。甚至於認為來台設戶籍的期間太短,還有是潛伏共諜的可能。這意味著,若在台灣生活時間愈長,受到台灣教育及政治社會化的影響愈深,對台灣的忠誠度就會愈高。

顯然對天然獨教育沒信心

對被國防醫學院拒絕的師大附中學生而言,3歲前雖生活在中國大陸,卻不可能受到中共的「洗腦」,而他3歲後即開始在台灣生活,接受完整的國民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根本是在民進黨製造「反中、抗中」的環境下長大的,也就是蔡英文所說的「天然獨」世代。

報考軍校的年齡限制為17至22歲,但在大陸出生滿一年後返台設籍,就被《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視為「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來台定居者,待設戶籍滿20年具有報考軍校資格時已21歲,顯然排除了高中應屆畢業生報考的機會。若在大陸出生二年後才返台設籍,則終身都沒有報考資格。

進入國中就讀的正常年齡為12歲,若考量在台接受國中和高中教育就足夠,那報考資格只須規定在台須設籍滿10年即可。而此標準,對17歲的高中應屆畢業生而言,至少也是從小學一、二年級起即在台灣接受教育,難道民進黨政權對「天然獨」的教育沒有信心?說穿了,他的父親是大陸台商、母親是陸配,恐怕才是謝絕報考的主因。

(作者係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4

許歷農將軍以107歲高齡辭世,消息傳來,心中悲喜交集,老爹在陽明山中山樓挺直端坐的身影又悄悄浮現眼前。

那是1996年新黨的全盛時期,46名新黨國代代表了台灣第三大政治勢力齊聚中山樓,開始四年的憲政之旅。在會期間,我們每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5點,都在莊嚴肅穆的中山樓會場,聆聽著每一位代表或婉轉地說理,或慷慨地呼籲,同時認真準備上台陳述自己的理念或支持同志的發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由於國代職務屬兼任,代表們都有正職,在一天冗長的發言下,到下午4點之後,代表們多已按耐不住,紛紛以各種理由離席,或即刻回家,或到他處「續攤」,只剩三三兩兩的代表仍在座位上,堅持撐完一天的議程。此時留守在會場的幾乎都是黨團幹部,但後面三年不再是黨團幹部,年紀最長的許老爹一定會在會議正式結束後才走。我也經常堅持到最後,看到一大把年紀的老爹每天維持這種堅毅的精神,內心感到無比欽佩。

每次新黨國大黨團討論議題時,經常聽到老爹說:「跟著道理走」、「堅持做對的事」,所以黨團不媚俗、不跟風、不投機、不取巧,在反凍省、反雙首長制、反對國代延任案上,成為國、民兩黨合力批判、打擊,甚至付出流血代價的對象。然而,新黨,特別是許老爹大義凜然的精神,私下受到很多代表的欽佩。

許老爹被稱為「儒將」,並不是因為他既威武又文質彬彬,而是因為他的文化素養極高。在100歲後 竟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篇有分量的文章出現在《中國時報》、《聯合報》上,談的都是國家民族或兩岸大事,論理嚴謹且文采出色,而我每看完一篇文章,就對老爹的崇敬就增加一分。

許老爹面對我們這群後生晚輩時,隨時展現笑容。他長壽的秘訣就是要動,他說;「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由於我在台大教書,可以感受到老爹對我特別客氣。我和他有社群平台LINE聯繫,平常都會把報紙社論和專論貼給他看。他在身體狀況許可時都會逐篇閱讀,而且回應一個他在鞠躬的圖像,甚至還會加上幾個字:「震華,你最棒﹗」頗讓我受寵若驚。一個百歲老人家還不斷地求知、撰文,這份精神應該讓許多浪費時光的年輕人感到慚愧。

許老爹完成任務榮歸,我們為他欣喜,也因他離去而傷感;但其風範和精神長留我心,永不褪色。

(作者係華梵大學兼任特聘教授、亞太綜合研究院高級顧問)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3

5月4日上午接獲老爹安息的訊息,經查證獲得證實。此前雖也曾獲知老爹身體狀況不穩定,但也都終能安然度過,但這次真的離開了我們。

其實在我擔任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前,一直都稱呼老爹為許伯伯,因為他與先外祖父、先伯父都是官校16期的同學。而先父更曾與老爹在國防部一起服務過,老爹是先父的老長官。而我初見許伯伯時,他官拜陸軍中將,擔任六軍團司令,英姿颯爽。有一次偶然得見許伯伯,他十分親切,用他那雙軟綿綿的手與我握手,對當時才20歲的我來說,那是一種難得的殊榮,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與我見過的將軍比起來更像老師,不像高階將官,用先父的話來說,老爹是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後來,因緣際會,我與許伯伯一起擔任第三屆國代,很自然地,我也就隨著大夥稱呼他許老爹,展開了另一個層次對老爹的認識。

1996年大選,李登輝首次當選民選總統,新黨首次提名國民大會代表參選,老爹以77歲高齡同意列為新黨不分區第一名,選舉結果創下新黨史上的紀錄,當選46名代表。雖在全部334席只占13.7%,不足以主導修憲,但卻能夠威脅當時執政的李登輝。而新黨的代表大都有學識,也正當壯年,衝勁十足,在許老爹威望的帶領下,足以讓國民黨聯手民進黨的修憲計畫面臨挑戰。

1997年可說是憲政發展史上極重要的一年,因為該年李登輝發動第四次修憲,決定改動政府體制為有權無責的雙首制,並廢除台灣省政府(後在壓力下改稱凍省)。李登輝自1988年繼任總統後,經過8年的黨內權力鬥爭,至此時自認為已可擺倒黨內的反對勢力,放手改動憲政體制。為了掣肘李登輝的修憲計畫,新黨國大黨團被寄以厚望,而許老爹更被視為老驥伏櫪的支柱。

當時老爹已卸下第三屆國大第一年(1996-1997)黨團召集人職務,由台大教授李炳南接任召集人,而我則擔任副召集人。國民黨、民進黨、新黨黨團會議決定設三個審查委員會,第二審查委員會負責中央政府體制和凍省議題,我被委任為該組的新黨召集人。在修憲過程中,我與李炳南多次請示許老爹意見,老爹非常尊重同仁們的意見,所以並未多言,但他堅定反對「凍省」。

猶記得有一次,我們幾位黨團幹部陪老爹去錢復議長官邸,表達新黨意見,老爹鄭重表述反對「凍省」,因為「凍省」是邁向台獨的第一步。如今回想起來,原來幾十年來,老爹始終縈繞於心的就是國家統一。而今,老爹走了,我不知道是該為他哀傷,還是該為他得以解脫而感到釋懷,不過,我相信他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還期待著國家統一!

(作者曾擔任新黨國大黨團副召集人,現為師大政治所兼任教授)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2

5月4日清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把我驚醒。在得知老爹剛剛走了後,我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2009年,我在民革中央聯絡部接待了台灣「新同盟會」參訪團。許歷農團長紅光滿面,步伐堅定,眼中充滿了自信與慈愛。他倒背如流地說,大陸有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錦繡山河,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摸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治國理政方案,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老爹講話鏗鏘有力,聲如洪鐘,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與老爹結下了深厚情緣。

2011年春天,老爹在赴大陸參訪期間,迎來了他老人家92歲生日。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時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的鄭建邦安排在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為老爹賀壽;另一位副主席修福金寫了一幅壽字。一夥人唱著生日歌、吃著長壽麵,老爹開心地笑著,這是對兩岸一家親的生動詮釋。

2015年由老爹及大陸黃埔後代共同發起,民革中央主辦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天津舉辦,老爹率領30多位退役將領及學者參加論壇,並在論壇上振臂高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祖國一定要統一」。該論壇共舉辦過9次,他親自出席了8次。

老爹常說,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富強,我是中山先生的信徒,就必須竭盡心力促成祖國早日統一,達成中山先生的目標。《許歷農文稿集》表明了老爹擁護國家完全統一的立場,他也經常說,最大的心願就是親眼看到國家完全統一。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老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紀念大會,我一直坐在他旁邊。

老爹的大女兒許綺燕住在武漢,在老爹來大陸參訪期間,我們二人共同承擔照顧他老人家的任務。2016年綺燕大姐病重,彌留之際,拉著我的手說:靄君,以後照顧老爹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從那以後我就稱呼老爹「爸爸」,老爹也稱我「女兒」。

過去9年,我每天都在固定時間給他老人家問安。老人家關心我的身體,常常告誡我,身體健康的秘訣,一是開心、二是鍛煉。

老爹走後,我含著淚給民革中央主席鄭建邦發了訊息,主席回覆:「老爹的遺願就是祖國早日統一,我們繼承老爹遺志,共同奮鬥」。是的,我們一定要完成前輩未完成的事業,為祖國早日完全統一而奮鬥。親愛的老爹,您安息吧!

(作者係民革中央聯絡部前部長)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1

許老爹曾積極參與新黨的組織和運作,主張和平統一,力促兩岸交流。對兩岸同胞與全球華人而言,許老爹的年高德劭、高風亮節、福德圓滿,足為眾人之表率。哲人其萎,典型猶在夙昔!但對於新黨而言,則是失去了一位精神導師的指引,頓覺失怙無所依。

許老爹一生堅持兩岸和平、國家統一,他說:「中國不能分裂,中華文化不能失根。」他時時提醒我們絕不能坐視國家分裂、台獨猖獗、骨肉相殘,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有如失根的浮萍,暗夜蒙塵!

有幸追隨許老爹工作與奉獻,是許多人難得的生命際遇。他的人格風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堅持原則、寬容大度,認真負責、義無反顧!許多人都藉具體的事例闡明了他的溫和闓切、待人以誠、慈心善念,讓人如沐春風。我想從另一角度彰顯他的堅持原則,不屈不撓,有為有守,拒絕冬烘。

1998年我在擔任新黨全委會召集人時,面對黨內提名的紛爭,許老爹看我愁眉不展,特別把我找去,要我堅持理念,循制度化的管道逐一解決,只要公正不阿,不必太過操心。這是經歷了幾十年戰火錘鍊的老將一貫的智慧與定力,處變不驚,也適時的給了我安頓和支撐的力量。

以後許多年,許老爹總是在關鍵的時刻用短短幾句話給我提點、開悟和慰藉,讓我看到在迷霧之後的方向和選擇的契機,也充分體會到老成謀國、老驥伏櫪的睿智,涵容和達觀。這是在人生轉捩點上的重要抉擇,在高人與智者的引領下,頓覺釋然,也增添了繼續前行的底氣和硬氣。

2018年,許老爹在台北為郝柏村院長和張祖詒副秘書長慶生,許多老將軍一同受邀,我也參加了這場難得的午宴。我看到好幾位百歲老人從容淡定,閒話家常,其樂也融融。他們面對人生的種種試煉與挑戰,卻豁達大度、樂觀以對。我當時自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不是古人的智慧和沈著的定力,讓這些經歷戰火洗禮的長輩面對諸多橫逆,卻如此安泰詳和?我們這一代人在面對兩岸兵凶戰危、一觸即發的嚴峻考驗時,是否能夠氣定神閒,心無罣礙,慎謀能斷?

如今,許老爹和五四時代那一輩的長者都已逐漸凋零了,烽火的淬煉與戰爭的陰影卻如影隨形、向台澎金馬逼近!我們究竟能不能重拾起「允執厥中」的智慧,告別偏執、仇恨與暴戾,化兵燹於無形?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智慧與定見,擺脫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桎梏,拒絕國際野心家的操弄和役使,為中華民族的和平、富強、安康和永續發展,帶來新生與希望的生機?

(作者曾任立委、監委,現為中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10

許歷農一生貫徹愛國主義精神,晚年更團結台灣社會各界人士從事反獨促統大業,讓人敬仰。在反法西斯戰爭暨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傳來他去世的消息,特別令人悲痛。 許老爹肯定認同中國大陸的現代化發展,為台灣發展、為兩岸共好,他不僅推動兩岸各界交流交往,更積極投入反獨促統運動。由於他超越黨派私利,不計個人名利,過去30年間,我們與他多次攜手合作,尊崇他是尊敬的長者和戰友。

1995年8月13日,許老爹成立的「新同盟會」及幾十個政團發起「我是中國人」大遊行。許老爹2002年成立「民主團結聯盟」,大力譴責陳水扁「一邊一國」謬論,在報刊登載「反6108億軍購聲明書」,2005年10月特邀集十多個政團,擴大慶祝「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60周年」,並發表宣言。2007年,為防止陳水扁所提「入聯公投」、國民黨所提「反聯公投」,「民主團結聯盟」與30多個團體發起「拒領公投票運動」,多次在報紙頭版刊登廣告,呼籲「拒領公投票,票投馬英九」。

2012年3月,許老爹召集十多個統派政團,其中包括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勞動黨、中國統一聯盟、夏潮聯合會等,共同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各個團體負責人定期出席許老爹召開的會議。2012-2016期間不斷發布宣言、聲明,呼籲馬英九當局為所當為、堅守「兩岸同屬一中」。該會議也呼籲「兩岸聯手保衞釣魚台」,並參與「人人保釣大遊行」。

2014年9月下旬,許老爹率「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赴北京,他在人民大會堂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時說:「堅決反對任何別有居心,圖謀不軌,企圖分裂國土的陰謀」、「兩岸和平統一是中國夢的核心問題之一」。

2017年,許老爹在臉書發表〈我為什麼以前反共現在促統〉,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他認為中國大陸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為治國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有效的治國方案。他說「今天中國大陸的作為完全符合國家發展的原則,對兩岸亦有利。當年反共的理由已不復存在,當然不能為反對而反對。」

許老爹經常告訴我們,「跟著道理走,要站在道理這一邊思想、說話、行動」,並撰文呼籲台灣「可節約大額國防預算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如今細究他信守遵行的道理,其實就是堅持民族立場,捍衛民族尊嚴;推動社會公義,實現社會均富共好的理念。我們要追隨他的腳步,為兩岸和平統一奮鬥不懈!

(作者係勞動黨主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9

我最敬愛的老爹:許歷農大將軍,已於5月4日往生,享壽107歲。第一時間知道後,我只能說,非常感恩、感念他的仁愛與慈悲。

在兩岸和平統一的道業上,老爹是我的良師,也是我的指導教授。他給我輔助,給我指導,給我開示…。

在海外,我從2000年的柏林到東京,再到莫斯科,一路追隨老爹走遍世界各國及各大都市,參加每一年的「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聽他在台上發表重要講話,贏得滿堂彩。

在台灣,2002年起,我參加老爹組成的「民主團結聯盟」,成為該盟的副主席之一,竭力促成2004年「連宋配」,後雖因陳水扁「兩顆子彈」敗選,但功敗垂成。

2012年初,老爹召集了18個統派政黨,於3月9日在台北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之後,每三個月至少開會一次,所有出席者針對島內時局及兩岸關係發展進行認真嚴肅討論,最後均以發表聲明、召開記者會等方式,呼籲馬英九及早修改歷史課綱,調整兩岸政策的目標,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該會從2012年成立至2018年結束,做成多項重要決議,而所有成員團體皆遵照決議按部就班,徹底執行。

於公於私,老爹都是統派及我個人的大家長。我曾公開說:他是「台灣統派的精神領袖」,該稱呼一點不過分,大家也都非常同意,老爹本人也沒有反對,並「欣然接受」。

從老爹走後,我日以繼夜地想念他的好。更難忘兩年多前有一天,老爹親自打電話給我,說要請我吃飯,地點在永和他住家附近的一家餐廳。他在電話中問我「就我們一對一,可以嗎」?我當下簡直不敢相信,有沒有聽錯?一位105歲的黨國大老,竟親自打電話邀約飯局,真是太感動、太感謝了。老爹之所以為「老爹」,光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後輩同志學習與效法。

當天一小時的飯局,我們談了許多,不外是兩岸關係,不外是如何促進和平統一。我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課,勝福難倫,也銘記在心,永遠忘不了!

老爹閣下,我會加倍努力,勇猛精進,希望不負所望。

(作者係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曾為民主團結聯盟副主席)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8

2月底去榮總探望老爹,情況還好,但食慾不佳,要靠輸血與打高蛋白維持體力。3月31日老爹農曆生日前一天,與小女帶了蛋糕去給老爹暖壽。他坐在床上招呼我們坐,笑意盈盈,神智清明。吹蠟燭時他居然一口氣將蠟燭吹滅,中氣十足。老爹小女幼梅跟我說,那天是老爹近期以來情況最好、最高興的一天。

5月3日下午,想再去看老爹,但張贊宗主任說老爹情況不好,沒想到數小時後即接獲他離去的消息。

老爹最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心儀追隨的,是他的氣節操守、大義凜然。在大是大非上立場從不模糊。他對自己從反共到促統的心路歷程有清楚剖析,重點是無論當初的護憲反共,後來的促統反獨,他一生追求中國統一,身為中國人的驕傲,熱愛中國的心始終如一。

個人從事教育,與老爹本無交集,但共同的政治理念讓我們結緣。為了反對李登輝的台獨路線,1994年「新同盟會」成立後,每月舉辦大型演講會,撻伐李登輝縱容台獨,分析島內外情勢,個人與王曉波、曾祥鐸、陳志奇、孫揚明等人經常出席助講,老爹通常會親自主持演講會。

2000年國民黨因分裂失去政權後,老爹認為應整合連戰、宋楚瑜,否則難以奪回政權。2002年老爹領銜成立「民主團結聯盟」,成員教授居多,個人忝為副主席。聯盟運用媒體、個人關係,施壓連宋,促其搭檔參選2004年大選,終獲應允。當時選情大好,一路領先,可惜「兩顆子彈」一夕翻盤,不僅導致連宋敗選,更讓台獨壯大的勢頭難以遏阻。

個人曾三次參加由老爹發起成立的「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並在兩次會議上做了主旨發言。老爹為整合台灣各個統派團體,2012年成立「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個人忝為顧問,參與了該會議所有活動。這些參與讓我親身見證了老爹是兩岸重要橋梁,他不僅團結了離散兩岸的黃埔軍人與其後代,化解了個中的恩怨情仇,更為進一步深化兩岸關係厚植了基礎。

老爹政治上立場分明,生活上率真隨和。他常請朋友晚輩吃飯,早年常去三軍軍官俱樂部吃台塑牛排,後來喜歡的餐廳一是龍都,以烤鴨出名;另一是M One Café,西式簡餐;最後幾年他行動不便,便去他家附近的莫凡彼餐廳。

老爹用溫言笑語、正向樂觀、穿透式的魅力引領我們,潤物無聲,強化了我們對理念的堅持,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的信心,不愧是台灣統派的指路明燈、定海神針。中華民族的復興工程已然啟動。老爹,那美好的仗您已打過,未竟之業且交由後輩接棒努力!

(作者係台大榮譽教授,曾為民主團結聯盟第一副主席)

週四, 29 五月 2025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7

5月4日得知許歷農老爹仙逝的消息,心中十分悲痛。我和老爹結識40餘年,他年長我很多,所以我視他為亦師亦友。

1996年5月,我們同時進入第三屆國民大會,老爹是46位新黨國大代表的精神領袖,我經常請他代我疏通幾位比較執著的代表,他每次都回覆我,新黨代表都很理性,只是有時難免會有情緒化的表現。

兩年後。我離開國民大會去監察院工作,承老爹不棄時常約我餐敘,暢談天下大事,他多次說喜歡聽我講國際問題,這可能與我早年從事外交工作有關,也顯示他深刻了解國際局勢,特別是中美關係,攸關兩岸問題的和平解決。

2022年3月,老爹生日前,我去建國北路他的辦公室恭請他指定日子,讓我來為他祝壽,他很開心地說:「議長請客,我一定參加」。我立刻向紀欣代表請教要找哪些陪客。4月4日壽宴當天,老爹在餐桌上宣布,今年生日我只接受錢議長的邀約,當然他也問了我不少國際問題,我都詳細地向他一一報告。

2023年4月23日壽宴上,大家看到老爹除了行動不便、聽覺稍差,其他健康情況都非常好。但2024年3月間我再次表示想為老爹作壽,紀代表告訴我老爹已不大出門,或許可以安排在他家附近一間餐廳辦個小型餐會,結果老爹不久即住進醫院,無法如願。今年3月,我又問紀代表,她說老爹已住院多時,可能無法應邀。

老爹一生投效軍旅,官至上將,曾任金防部司令和總政戰部主任,1981年國慶時他是閱兵總指揮官。這樣一位大將軍的文采卻非常好,紀代表2007年出版的《許歷農文稿集》記載了老爹較早期的所有演講及發言稿。老爹在晚年更親自撰文,發表在各大報章雜誌,真不愧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儒將。

如今老爹大去,我們在悲痛之餘,要牢記老爹過去給我們的寶貴意見,切實遵守,以慰老爹在天之靈。

對於國家而言,老爹的仙逝是一大損失,他忠誠愛國,時時刻刻惦念着要使國家更安定強大。對社會來說,我們失去了一位誠正慈愛的好公民。對我個人而言,更是少了一位良師諍友,我將永遠懷念這位慈祥、善良的良師益友。

(作者曾任外交部長、國大議長、監察院院長,現為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週四, 29 五月 2025

5月4日清晨,許歷農老爹離世噩耗傳出後,媒體大幅報導了他的生平大事,諸如他生於1919年,1937年高中畢業進入陸軍軍官學校第16期,畢業後參加過抗日戰爭,後經舟山群島撤到台灣,歷任師長、政戰學校校長、陸軍官校校長、六軍團司令、金防部司令、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等職;退役後轉任退輔會主委。

媒體也提到,老爹最後兩項職務都是擔任蔣經國先生的「救火隊」:1983年5月老爹取代了長期掌握政戰系統的王昇,成為總政治作戰部主任;1987年11月9日老兵包圍行政院後,老爹迅速取代了張國英成為退輔會主委,協助老兵返鄉探親,開啟兩岸交流,大幅改善了孤寒老兵的生活問題。另由於老爹享嵩壽,不少報導著墨於他晚年如何養生、學習打電腦等生活點滴。

本刊決定以老爹為本期的封面人物,邀請八位熟識他或在不同階段與他共事的人撰寫追思短文,旨在介紹他人生最後三分之一歲月所從事的統一大業,並向這一位「文武合一的典範」、「統派的精神領袖」,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

1993-2018反獨促統工作

一、公開斥責李登輝、退出國民黨。老爹自1988年擔任輔導會主委時被遴選為國民黨中常委,1993年又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有很多機會近距離觀察李登輝。老爹發現李登輝經常接見海外台獨分子,並在他們面前說:「獨立只能做不能說,統一只能說不能做」;1992年國民黨籍立委陳哲男(後加入民進黨)在立法院公然提出「一中一台」,李不僅不處理,還說「一個中國」涵義本不清楚;李又提出「廢教、廢考三民主義」;李一再縱容民進黨搞台獨,還居然說:「民進黨像小嬰孩,我們要給他一點奶水,讓他長大。」

在認清李登輝的真面目後,老爹於1993年11月24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國民黨、加入新黨,並發表《大是大非-我的痛苦抉擇與嶄新希望》聲明,震撼全台,也使得剛成立不久的新黨在年底的選舉獲得佳績。

二、成立「新同盟會」。老爹1994年5月8日成立「新同盟會」,定期舉辦大型「國是講座」,邀請台灣知名學者專家分析台灣政局及兩岸關係,每一場均能吸引五、六百名聽眾。當李登輝1999年提出「兩國論」、陳水扁2002年提出「一邊一國」謬論時,老爹都親上火線嚴加批判,產生了一定的撥亂反正效應。

三、帶領新黨國大代表反修憲。1996年,老爹以新黨不分區第一名當選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其後四年帶領新黨46席代表,竭盡一切努力阻擋國、民兩黨同流合污,聯手推動第四次至第六次修憲,其中以1997年的「凍省」及「雙首長制」最為慘烈。老爹雖對外總結「新黨國大黨團雖敗猶榮」,但他知道台灣將逐步走上分離主義的道路,而且取消了閣揆同意權,未來總統有權無責,對台灣及兩岸關係都極為不利。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2

四、成立「民主團結聯盟」。2000年陳水扁上台,老爹對民進黨首度執政感到痛心疾首,立即集結社會各界菁英,在2002年成立「民主團結聯盟」,一口氣找了九名副主席,並說明民盟任務為(1)推動在野力量的團結,(2)致力於輔選賢能參政,(3)監督民進黨政府施政。民盟之後促成了2004年「連宋配」,他本人更走遍全台輔選。「連宋配」原本勝利在望,卻因「3.19兩顆子彈」一夕翻盤,老爹在悲痛之餘,堅持驗票並要求查明槍擊事件真相。

2006-2007年間,老爹率新同盟會、民盟與30多個統派團體公開反對陳水扁所提的「入聯公投」及國民黨的「返聯公投」案,經詳細分析、沙盤推演,決定在全台發起「我家拒領公投票運動」,並多次集資在報紙頭版刊登廣告。2008年大選兩項公投案均未過關,馬英九順利當選。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3

五、發起「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老爹說他年輕時從軍就是為了救國報國,後來反台獨、促統一還是為了救國報國,前後理念一致。

為確保兩岸永保和平,他於2010、2013年兩度帶領近20名退將前往大陸參訪,希望透過兩岸退將交流溝通,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他又於2010年5月8日在台北發起、召開「第一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來自兩岸及海外的兩百多位黃埔子弟共聚一堂,認真研討如何促進兩岸關係發展,邁向和平統一。該論壇共舉辦過九次,老爹親自出席了八次,最後一次是2018年9月在北京由民革中央召開的第八屆論壇,那也是老爹最後一次赴大陸。

20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北京召開紀念會,老爹不能親自前往,特請我在會上宣讀〈許歷農黃埔百年寄語〉,表達他能見證黃埔百年備感光榮,但又心存遺憾,那就是兩岸尚未統一,希望兩岸黃埔子弟牢記校訓,攜手完成兩岸和平統一大業。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4

六、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2012年馬英九連任後表示「今後要追求歷史定位」,老爹立即前往總統府面見馬英九,提出九項具體建議。同年3月9日,老爹召集了18個政團,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以召開記者會、發表聯合聲明、宣言的方式,呼籲馬先生應把握歷史契機,為所當為,及早矯正中學歷史課綱中的錯誤史觀,並促成兩岸協商制度化等等。老爹一開始就言明只當一年主席,但在大家一再挽留下,老爹實施了會議主席輪流當的制度,頗受各個政團的肯定。2018年5月老爹以年齡太大為由堅辭主席,該會之後也就無疾而終,至為可惜。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老爹率領的「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老爹語重心長地說:「兩岸統一是中國夢的核心問題之一,急不得,更不能拖,事緩則圓,也怕夜長夢多。」

從以上簡介可知,老爹對時事有敏銳的觀察力,更是一位坐而言起而行的行動派。由於他言之有理、事必躬親,又毫無私心,在他的號召及推動下,每次成立社團或舉辦活動,總能找到諸多同志,這使得台灣統派在長期被打壓,又缺乏社會資源的情況下,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5

有幸紀錄老爹的生命故事

在第三屆國大第一會期期間,擔任新黨國大黨團副召集人的我,天天坐在老爹旁邊,目睹他不論是演講或簡短發言,總是先寫在便條紙上。因此,在我得知老爹婉拒任何人為他立傳後,我開始遊說他把講稿及發言稿交由我整理,以期後人能了解他反獨促統的心路歷程。2006年他終於交給我一個舊皮箱,我立即把一篇篇已泛黃的手稿打成電子檔,經老爹同意下,於2007年出版了《許歷農文稿集-雖千萬人吾往矣》。

2013年9月我創辦《觀察》雜誌,創刊號就以老爹為專訪人物,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2017年兩岸交流30周年,我又陸續專訪他,加上我當時已投入老爹的反獨促統工作多年,對他有更深入的了解,乃於2018年出版了《許歷農的大是大非》。

沒想到2022年2月,在慶賀蔣經國時期的總統府副秘書長張祖詒出版《總統與我》新書的餐會上,104歲的老爹竟被「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先生說服願意出版傳記,唯一的條件是由我來撰寫。就這樣,在前兩本書的基礎上,短短三個月內我就完成了《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同年7月7日,七七事件85周年當天,出版社舉辦了新書發表會,馬英九、錢復、郝龍斌、陳長文、高希均、王力行等人先後致辭。

我相信老爹最終同意講述他的生命故事及心路歷程,是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並同意他心目中的「大是大非」,也期待有更多人願意為實現他的理想繼續奮鬥。

202203015840834769 1504 26

試論老爹的思想脈絡

台灣不乏有人質疑,老爹身為軍事將領,又曾為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為何不僅不反共,還主張兩岸統一?其實,老爹早於2011年就親自撰寫〈我為什麼以前反共,現在促統?〉,2017年九三軍人節前夕,他把該文放在自己的臉書上,引起轟動、議論,他在幾天後又加放了一篇〈99歲老人不得不再說幾句話〉。

坦言之,老爹之所以比台灣一般人了解大陸,正是因為他1975年出任政戰學校校長、1983年擔任總政治作戰部主任,因工作所需,閱讀了大量介紹大陸的各種書籍,又有機會向諸多專家學者請益。他發現1978年底鄧小平先生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經濟快速成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外交上有重大突破,但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稱霸、不擴權,完全符合中華文化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理想,他從而公開表示「兩岸近在咫尺,搬不動,移不開,唯有選擇兩岸互利雙贏的統一方案,是國家之福,全民之福!」

老爹活到老,學到老,近年來他看到大陸全面脫貧,又開始實行「中國式現代化」,他從而主張「兩岸都是炎黃子孫,哪一邊能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我就支持哪一邊。」老爹這種「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胸襟與勇氣,在台灣實屬少見,令人欽佩!

綜言之,老爹主張統一的理由,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第一,他堅信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當然不能長久分隔,也必須及早復歸統一。

第二,他自小立志作孫中山的信徒,實踐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理想-國家統一、民主與富強。

第三,他不願看到中國人打中國人,台灣地小人多,經不起打,戰爭也會影響中華民族的復興。

第四,大陸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而且承諾統一後台灣可以維持現有的制度及生活方式,兩岸應及早「平等協商、共議統一」,找到對台灣最有利的「兩制」方案。

老爹哲人其萎,風範長存!他的未竟之業正等著我們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