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推出「蔣中正總統與台灣」特展,請了深綠的薛化元擔任策展人,意圖為蔣介石找到客觀公正的歷史評價,豈不啻緣木求魚不可得!
E-2鷹眼預警機是美軍航空母艦上一款負責空中預警、情蒐、指揮的旋翼機,原則上每艘美軍航母配有4-6架E-2飛機,不但能為艦載機聯隊提供指揮預警,更能延伸航空母艦的偵測距離,提供更為完備的情蒐,縱然已服役超過40年,仍是美國海軍相當重要的機種。
11月16日習近平在習拜峰會上,警告台灣當局和美國政府勿玩火自焚,拜登則重申堅持「一中政策」,反對片面改變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行為。為了不引起台灣誤會,拜登次日再對媒體表示,美國完全沒有改變對台政策,美國不鼓勵台灣獨立,希望「完全照著《台灣關係法》的要求做。」
原訂於去年(2020) 9月舉辦的珠海航展,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延後至今年9月舉辦。以中國航太軍事研發速度而言,延後一年的展覽內容更新進豐富,其中無人載具(UAV/UGV/USV/UUV)占絕大部分,證明未來將是無人載具稱霸的局面。
自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至今已兩年多。在這兩年時間裡,新冠疫情肆虐給世界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加速調整和重塑了世界經濟產業格局和國際政治秩序體系。在此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提出和展開,顯得更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11月11日閉幕,中共中央次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會上指出,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慈善捐贈是自願行為,不能逼捐。
11月8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最受矚目的是中共第三次重大決議出台。正如總書記習近平所言,距離第一個歷史決議已經過了76年,距離第二個歷史決議制定也過了40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全面總結中共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11月3日晚間中國大陸商務部宣布,已收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協秘書處的通知,根據該協定規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對已批准的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6個東協成員國和中、日、紐西蘭、澳大利亞4國,總共10國開始生效。台灣與RCEP成員皆有密切的地緣關係,無法輕忽其未來動向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閉幕,各國同意在明(2022)年年底前強化「2030年減排目標」,而綠色金融也成為未來發展重點;大陸在此領域發展快速,積極期盼達成2060碳中和目標,台灣應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