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四, 10 二月 2022

2021年5月15日,經過7個月航行、地球-火星軌道轉換、抵達火星、繞行火星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這是中國在FAST太空望遠鏡、太空軌道飛機、月球往返載運月岩、天和號核心艙成功發射後,太空探索的另一創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失敗經驗,中國首次發射天問一號便成功登陸。此舉也顯示中國在航太基礎設施、材料科技水準、人才培育養成等方面確實有重大進展。

週四, 10 二月 2022

戰略學者黃介正近期在報端為文,指出國軍擬廢止陸軍「軍團」編制,新劃五個「作戰區」,事涉台灣特色的軍改;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也以「眼睛看不見的戰爭:21世紀與危險的距離」舉辦系列座談,有系統剖析解放軍和島鏈戰略等專業議題,讓我不禁回憶起服役時參與的「建安三號」。

週四, 10 二月 2022

中華電視公司(華視)1971年開播至今50年,有個特別的節目,每周四上午播出,周五下午重播,是華視最長壽的節目,那就是莒光日政治教學。華視在1975年播出莒光日政治教學,這一年王昇晉升上將總政戰部主任,他後來遭蔣經國罷黜,流放到巴拉圭,但他所創的電視政治教學仍持續播出到今日。

週四, 10 二月 2022

想起陳水扁在總統任內的名言:「反正軍公教是少數人,又不投票給我們,所以不必對他們客氣。」這樣的真情告白,才是大砍軍公教退休金的實際理由,而勞保基金財政更困難,卻文風不動,此可為證明。

週四, 10 二月 2022

最近,在台灣各界將核心聚焦於經濟春燕喜訊接二連三的同時,英國《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的封面上,以台灣地圖及Taiwan為圖示,中央搭配雷達回波光譜,左右兩側是中美兩國國旗,周遭以亮點代表雙方軍事機艦的對峙;同時,引述剛卸任的印太司令戴維森談話,直接指出最快2027年中國大陸可能侵台,顯示台灣是「地球最為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

週四, 10 二月 2022

2020年以來主要國家央行大印鈔,加上全球景氣復甦,各式原物料行情居高不下,並紛紛創下近幾年新高;而各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持續攀升,顯見通膨已有增溫趨勢,實不容小覷。

週四, 10 二月 2022

4月7日,在芝加哥推廣拜登政府的就業及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時,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發表了一番「為之駭然」的講話。她說:「數年來和數代人以來的戰爭,是為了爭奪石油。但很快人們會為爭奪水資源而戰(For years and generations, wars have been fought over oil. In a short matter of time, they will be fought over water)」。

週四, 10 二月 2022

調派新任大使當然是新聞,大國之間互派新大使更是重磅新聞。當今中美關係極為複雜,兩國互派新任大使一事,自一個月前就在美國媒體出現報導,並且有名有姓的報導了可能出任的雙方大使人物,如秦剛和博恩斯(Nicholas Burns)。

週四, 10 二月 2022

在南韓政局遽變中,總統文在寅應美國總統拜登之邀,於5月21日訪美,此行具有不同於例行公事的國事訪問,因此格外受到矚目。

週四, 10 二月 2022

日相菅義偉似乎只會替美國跑腿,其他國務大事都沒成績,替其前任安倍收爛攤子,處理得七零八落,醫療體系無法壓制疫情,砸巨資籌辦的東京奧運或將血本無歸,菅內閣真是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