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兩岸緊張不在話下。根據國防部披露的消息,中共繞台戰機最高一次達28架次,突破近幾年的記錄。而美日在台灣問題上也撂下了不少狠話,說要維持台海和平,其實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冷戰死灰復燃。美國不停在經濟、科技、外交上圍剿中國大陸,也給海峽危機加柴添炭,目的當然是企圖讓大陸心慌意亂,做出失去理智之事。
今年5月以來,台灣疫情擴大,疫苗短缺,民進黨卻進一步將疫情政治化,把反中、反共連為一體,有搞「兩國論」的態勢,而其圖謀得到了美國支持。
台港二地自2011年互設辦事處以來,台灣透過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大大提升了世界能見度。然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雙方關係漸次生變,2020年我方多數駐港辦事處人員因無法取得港府核發的工作簽證而返台,今年5月,在台的香港經貿文化辦事處宣布閉館,台港關係一夕之間倒退十年。
回顧台港關係,在早期兩岸官方尚無交流的年代,香港是兩岸人民互動往來的第三地。如京劇名伶魏海敏於1983年飛到香港,觀賞大陸京劇大師梅葆玖、童芷苓的演出,該次看戲經驗,激發了她深造藝術的念頭,並促成她1991年赴北京拜師梅葆玖。又如很多老兵在香港轉機,回到闊別幾十年的故鄉,又或與親友相約在香港見面,一解鄉愁。當時台灣在港設駐的「中華旅行社」,以民間機構身分,提供了不少服務。
2000年政黨輪替,台港除了持續交流,2006年文化部駐港機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策畫推出第一屆「台灣月」,曾陸續邀請朱宗慶打擊樂團、國光劇團等藝文團體到香港表演,透過文化創造更多與香港深度交流的機會。表演節目在港演出不但場場爆滿,更吸引許多香港社會名流、藝術界及文教界人士觀賞。
「台灣月」不只單方面呈現台灣藝文表演,還加深台港之間的交流,第九屆「台灣月」首度邀請了三位在台灣發展有成的香港人,包括台北故事館董事長陳國慈、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鍾耀光回港演講,堪稱文化交流的新里程。
台灣在香港舉辦「台灣月」,透過藝文活動讓港人看見台灣藝術的質感,認識不一樣的台灣。之後,香港也在台灣開始舉辦「香港周」,雙方形成良性互動。
2008年兩岸關係緩和,2011年「中華旅行社」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政府同意給予我駐港人員類似一般駐外人員的優遇安排。同年,香港政府也來台設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專責台港相關的經貿及文化事務,處理台灣居民赴港事宜等等。很遺憾,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台港關係突變緊張,終至今年5月官方往來走入歷史,連帶讓文化交流也停滯不前。
蔡政府口口聲聲說要讓台灣走出去、要讓世界看見台灣,如果真為台灣好,不是應該想辦法改善兩地關係,友善外在環境嗎?香港是台灣向西方世界展現能見度的重要窗口,蔡政府五年來不但未提升台港關係,還讓雙方當前的關係惡化到比中華旅行社時期還不如,連帶影響了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及相互學習的機會,至為可惜。
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邱義仁公開指出台獨客觀不能的發言,竟未遭到黨內政治人物的圍剿,可能其發言內容早已在黨內私密討論過,只是借阿扁的平台試水溫。國民黨還醉生夢死,樂當民進黨的小跟班,何其危險。
今年的7月15日是台灣解除戒嚴34周年,這個日子其實是兩岸關係走向和平交流的先聲,也是台灣開啟自由化邁向民主化的里程碑。
然而,目前這個日子幾乎僅是「國民黨在台灣實施了全世界最長時間戒嚴」的註記,用來述說這段「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威權統治時期裡,發生過許多侵害人權與不公義的事情。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台灣地區在戒嚴時期應是實施民主憲政的「起步」階段,無所謂「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說。反倒是被《亞洲週刊》報導評論為「民選獨裁」的民進黨政權,才正在「破壞」解嚴後,所逐步建構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同時,台灣在戒嚴時期的真實景況,並非都像被捏造成的那般「黑暗」。目前有些對戒嚴時期帶有「受壓迫」意涵的歷史記憶或刻板印象,不少都是用來摧毀國民政府遷台的道德性和正當性。
最近幾年,蔡英文常在自誇她的執政績效時,會以某小段期間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為例證。但亞洲四小龍是從何而來的說法呢?不正是源自於實施戒嚴的威權統治時期,台灣的經濟發展被西方先進國家讚嘆為奇蹟,人民並曾享受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榮耀時刻嗎?
台灣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台灣為甚麼實施戒嚴?以為是因國民黨要鞏固政權,並藉以打壓台灣本土人士來確保其的利益。事實上,戒嚴是指軍事管制的體制,而當時為對抗與防衛中共解放台灣的軍事企圖,國家已進入「動員戡亂時期」,才實施戒嚴。然而,隨著兩岸軍事對立情勢的和緩,以及台灣經濟高速起飛後,台灣的戒嚴主要是限制了人們政治上的自由與權利。也因此,有外國學者稱台灣實施的是「軟性威權體制」。
中華民國開始施行憲法時,已近國共內戰的後期,政府因應戰亂發布戒嚴令及制訂了具有「戰時憲法」性質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法制上明白向人民宣告,憲法所賦予的民主自由權利均將暫時凍結。因此,當時許多法律的名稱都冠上了「動員戡亂時期」,如《動員戡亂時期懲治盜匪條例》即是。由此可知,台灣在解除戒嚴和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也才發展進入了自由民主的憲政時期。
民進黨執政後,發生過許多侵害人權與製造「綠色恐怖」的事例,疫情期間民眾更常遭到政府濫行開單受罰,或被以散布不實訊息或謠言為由移送法辦。而且,民進黨政權還違反「兩岸一中」的憲法體制,既拒絕接受大陸贈送疫苗,還阻撓民間捐購疫苗。凡此種種,正說明民進黨政權正在破壞憲政民主秩序。
(作者係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蔡政府為了發展國產高端疫苗,兩次不避嫌地公開談話影響了股市。中央疫情指揮官自己決的堤,讓疫情蔓延生民塗炭。在全民亟待注射疫苗之際,還故意為難民間與宗教團體自救,拖延進口歐美疫苗,只為圖利高端緊急授權使用,以台灣全民作白老鼠,其心可誅。台灣防疫玩到今天,就是因為有個不夠格的政府,政治防疫,又有一位不夠格的指揮官,外行領導。
新冠病毒引起的大疫已逾550天,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談這場瘟疫給人類的教訓時說,國際間必須攜手合作,「同心協力共度難關」絕非陳腔濫調。當我們不願彼此學習,還妖魔化其他國家,或者拒絕相信口罩和社交距離可以減緩病毒傳播,苦難就會遲遲無法結束。
因疫情影響,中選會7月2日先宣布原訂8月28日投票的核四重啟、珍愛藻礁、公投綁大選和反萊豬四項公投,延至12月18日舉行;同時宣告立委陳柏惟罷免案成立,將於8月28日投票。7月16日,中選會在一片指責聲浪下決議,陳柏惟罷免案延期至10月23日辦理投票,仍遭非議。
中共百年黨慶大會在天安門舉行
7月1日,中國共產黨百年黨慶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總書記習近平在談話中重申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並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共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中國人民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我們」。
北京辦全球政黨領導人峰會
7月6日, 北京舉辦視頻「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共有16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與會;習近平發表題為〈加強政黨合作 共謀人民幸福〉的主旨講話,強調政黨為推動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必須擔起歷史責任。
海地總統遇刺 政情混亂
7月7日,台灣邦交國海地的總統摩伊士遭殺害,參與行動的十餘名傭兵一度闖入台灣駐海地大使館,但隨後被捕。9日,海地請求美國出兵維持秩序被拒;政局陷入混亂,繼任人尚未產生。摩伊士3年前曾訪台,與蔡英文會談。
台積電、永齡、慈濟購得BNT疫苗
7月11日,上海復星醫藥公告,銷售台積電、永齡(鴻海)共1,000萬劑BNT德國原廠疫苗,最快10月到貨。21日,慈濟基金會也與復星完成500萬劑的採購合約。另20日,國產高端疫苗通過食藥署的EUA。
德國等西歐國家大洪災 184死
7月13-15日,西歐地區連日暴風雨,降下逾200毫米雨量,造成洪水四處漫灌,總計至少有184人死亡;德國受創範圍最大,157人死亡,18日總理梅克爾赴災區勘災;在比利時則奪走27條人命;鄰近的荷蘭、盧森堡邊界也有災情。
河南連日暴雨 鄭州災情嚴重
7月17-20日,大陸河南省遭極端暴雨侵襲,造成300多萬人受災、56人喪生、5人失蹤,逾16萬人緊急避難。省會鄭州最慘,數日降雨量達645毫米,雨水沖進地鐵隧道、車站和列車車廂,12人死亡、5人受傷。21-22日,蔡英文、江啟臣、馬英九、賴清德對此災情表示哀悼與關切。
東京奧運開幕 因防疫沒觀眾
7月23日,東京奧運以「情同與共」為主題開幕,日皇德仁發表開幕宣言,由於防疫對策,僅15個國家、組織的領導人、70國部長級官員及東奧、帕奧組委會人員約950位貴賓出席,現場沒有觀眾;總共有206個國際奧會會員國參賽,進場依日語五十音排序,「中華台北」為第104順位。
中國外長王毅天津會見美副國務卿薛曼
7月2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天津會見美國副國務薛曼。之前先由副部長謝鋒與薛曼會談;謝鋒表示,中美關係目前面臨困難,原因是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謝鋒敦促美方應改弦易轍,與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公平競爭,和平共處。
儘管訪華行程一波三折,美國副國務卿薛曼一行人終於7月25日抵達天津,26日與大陸外交部副部長謝鋒進行了會談,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也在之後會見了薛曼。
眾所周知,薛曼此行是美國有意為目前十分緊繃的美中關係降溫,避免失控,並為10月可能的「習拜會」鋪路。即使如此,美國國務院仍一再聲明,薛曼要「以實力地位與中國對話」,惹來中國外長王毅24日回嗆:「如果美國到今天還沒有學會如何以平等的態度同其他國家相處,那麼,我們有責任和國際社會一道,好好給美國補上這一課。」讓薛曼人還沒到天津,就吃了一記下馬威。
謝鋒在與薛曼會談時首先表示,中美關係目前陷入僵局面臨嚴重困難,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全方位遏制中國,敦促美方改變當前這種思維和極其危險的對華政策。謝鋒亦稱中方願與美方平等相待、求同存異,敦促美方改弦易轍,與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公平競爭,和平共處。
會談後,謝鋒對記者表示,會談中他重點就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台灣、涉疆、涉港、南海等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向美方表達強烈不滿,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踩紅線和玩火挑釁,停止打著價值觀幌子搞集團對抗。另外,中方還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其錯誤對華政策和言行的清單,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
對於大陸首先點名美國的對台政策錯誤,自然是因為台灣問題從來就是中國的內政,也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既然從來不曾,也不敢,放棄其「一中政策」,就沒有道理繼續,甚至加大操弄「台灣牌」,作為自己「制中」的籌碼,更不該頻頻派軍機降落台灣機場,挑釁大陸的底線。
尤其,7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百年黨慶上強調,「中國人民有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除非美國甘冒風險,並付出極大代價,與中方在台海一搏,否則對台灣這張牌就必須另做盤算。
更何況,中美兩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又都是核武大國,彼此之間就算有再大的戰略競爭,但仍有客觀的需要,維持「可以管理的雙邊關係」,也不可能只競爭不合作。
或許正因如此,拜登政府近月來多次鼓勵兩岸應和平解決台海問題,7月4日邱義仁在接受阿扁訪問時大談台獨不可行,理由正是因「美國根本不贊成」;而美國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伯7月6日更直接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
台灣外交部在天津會談前主動表示,美方將循例在事後向我方簡報說明會談要情,並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可見台灣當局對中美任何會談都極為戒慎恐懼。不過,與其作一個隨時擔心害怕再次被美國出賣,又無可作為的看戲人,台灣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