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舉世震驚。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政府和媒體認定,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是「侵略」。在強大的外交和輿論壓力下,中國大陸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主持公道、捍衛正義。相較美國和北約先是煽風點火,再是火上澆油,大陸不僅對生靈塗炭不忍心,而且拿出了治標又治本的中國方案。
俄烏戰事膠著,經中、法、德斡旋後,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外長舉行了多輪會晤。在俄烏階段性談判未得出結果之際,3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2小時的視訊通話,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重視。
俄烏衝突情勢下,國際政治經濟變數陡增,加上新冠疫情揮之不去,讓世界前景更為撲朔迷離。被西方列為與俄烏情勢同樣高風險的台海兩岸,將何去何從,不但外國關切,身為當事人的兩岸人民更是利益攸關。
俄烏戰爭看似由俄羅斯一手挑起,其實美國才是真正的幕後策動者,美國需要這場戰爭,其殷切遠勝於俄國。
俄羅斯與烏克蘭戰事已逾四周,現形成膠著狀態,但仍打打停停,未曾稍歇。日前歐盟再度拒絕烏克蘭立即入會的要求,歐洲國家的偽善心態表露無遺,美國則更難辭其咎。
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前參謀長韓豫平少將,被指於2015年挪用演習加菜金2880元,用來支付花防部指揮官招待部屬與家人吃海鮮的費用,日前依貪污治罪條例之利用職務詐取財物罪判刑4年6個月定讞。3月7日國民黨立委、黃復興黨部及家屬到法務部陳情,法務部長蔡清祥承諾會請相關單位研究是否提起非常上訴、再審救濟。民進黨立委也與韓豫平開記者會,韓強調沒有任何一毛錢入自己口袋,餐費是受指揮官核定,最後卻由他扛罪。
俄羅斯烏克蘭之戰曲折離奇,與其說是俄羅斯打烏克蘭,不如說是俄羅斯為突圍打美國為首的北約;如果說美國因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遭到打臉,不如說是拜登一手用烏克蘭牽制普丁,挪出一手想把習近平按在地上,壓制中國大陸繼續崛起。
美國卸任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在台北的演說中,再次提到美國應該外交承認台灣,這話聽起來非常好聽,但龐培歐不是第一位美國政客說出這樣的話,過去40多年來,至少有雷根總統、白宮國安顧問波頓等,在沒有官職的情況下,都曾公開主張美國要外交承認台灣,但這些話從未兌現。
3月3日全台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以來數一數二的嚴重停電事故。台鐵中部以南全線停駛,台灣近四成總共約549萬家戶停電,半導體、光電、石化、鋼鐵等工業生產也受到影響,損失恐上達百億。
近來行政院長蘇貞昌又開啟了吵架模式,可能和年底地方九合一大選的政權保衛戰有關。但這位堂堂「一品」宰相的言論,卻讓人聯想到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裡的「吵架王」包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