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四, 10 三月 2022

每個政黨都會有派系,但國民黨的派系主要是地方派系,沒有全黨全台的格局與器識,非但難以調動黨內團結的力量,反而更容易產生巨大的離心力,根本是國民黨的掘墓人。

週四, 10 三月 2022

回顧兩岸關係40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兩岸政治互動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總結過去、分析現在,展望未來,並充分預判未來兩岸政治關係發展所面臨的主要障礙,對於今後積極推進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週四, 10 三月 2022

12月12日凌晨零點時分,台灣有線電視52台畫面瞬間黑頻,許多人從51台轉到53台,又再從53台轉回51台,轉到確認52台已經消失,確定台灣的「新聞自由」已死後,才悵然若失地關上電視。只是多數人心中仍有疑惑,蔡政府為何甘冒大不韙,非關中天新聞台不可?

週四, 10 三月 2022

以搞抗爭起家的民主進步黨,在蔡英文連任後,不僅無視於「野薑花運動」對進口美國萊豬的絕食抗議,硬是將議場當成街頭,拒絕與在野黨協商,準備強行通過蔡英文對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這哪是民主進步黨?哪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根本是獨裁退步黨嘛!

週四, 10 三月 2022

中日都加入RCEP後,中國大陸隨即表達對CPTPP的興趣,王毅接著訪日,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非但沒有任何因應策略,還搭配日本駐台機構的動員,返台為日核食解禁試水溫。

週四, 10 三月 2022

疫情、疫苗、紓困、中天關台、核食、RCEP、勞退基金弊案等議題連連震撼台灣政壇,行政院長蘇貞昌決策措施一再受到各界質疑,尤其「牛肉麵之亂」後,外界抨擊蘇揆的砲聲不斷,議論內閣改組聲浪頻傳。蔡英文雖多次強調蔡蘇關係如常,內閣暫無改組問題,但近來多次跳過閣揆指揮政務,下屬官員也直接向蔡請示。這樣被架空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何必棧戀權位?

週四, 10 三月 2022

日前駐日代表謝長廷回國述職,直言未來一年日本擔任CPTPP輪值國,台灣應藉開放日本東北福島及周圍縣市的食品(下稱日本核食)進口,以換取台灣加入CPTPP。這種邏輯猶如開放美國萊豬一般,認為只要順從美國,即可爭取到簽署雙邊投資及貿易協定。不過,從最近民意看來,若民進黨政府開放日本核食,勢必產生加乘效果,不利於民進黨執政。

週四, 10 三月 2022

12月11日晚,顧立雄、王美花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上日本駐台代表官邸餐敘後,座車發生車禍,引發社會議論,為何國安會秘書長、經濟部長聯袂參加這次餐會?媒體也猜測,這是否與駐日代表謝長廷返台見蔡英文,談日本核食進口有關聯?他們去官邸談了什麼?

週四, 10 三月 2022

每到歲末年初,人們都不免期待除舊布新,明年會更好。這種心情,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將屆滿周年之際,尤其強烈。不過,台灣當下有多少人相信2021年會更好,令人懷疑。

2019年最後一天上午,《反滲透法》在立法院外上千人的抗議聲中過關,似乎透露出2020年台灣不會平靜。1月11日,蔡英文以817萬票創下得票新高,但選舉是否作票及其學歷真假疑雲纏繞至今。蔡當晚表示,希望第二任期在外交上開拓更多空間。一年下來,儘管蔡政府反覆宣稱「台美關係空前友好」,但台灣既無法出席WHA,又不能加入任何區域性經濟夥伴協定,到了9月還主動表示「不尋求台美建交」。

農曆年前,武漢傳出新冠肺炎疫情,蔡政府除大打「口罩外交」、「國際盃」,並執意稱WHO正式命名的COVID-19為「武漢肺炎」至今。之後又隨著美國疫情失控,配合川普「甩鍋」WHO及大陸,毫不掩飾自己「以疫謀獨」。

5月20日,蔡英文就職演說表示,要在印太地區「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只換來了更多天價的美國軍售案。另外,她宣布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法理台獨」再度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隱憂。

6月,陸委會針對海峽論壇提出「三項禁止」,公然阻攔兩岸民間交流,大陸軍機不斷穿過台灣西南空域,7月後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軍演。

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來台;28日蔡英文宣布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被痛批「黑箱作業、雙重標準」,也引發了全民「反萊豬  護食安」運動。

9月17日,美國務院次卿訪台,大陸數十架軍機繞台,更鄭重宣布「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台灣人心惶惶,無不擔心台海「兵凶戰危」。

10月10日,蔡英文承認台海情勢緊張,願「以談判代替對抗」,但她絕口不提「九二共識」,立法院長游錫堃更說要啟動修憲讓「國家正常化」。

11月美國大選前,蔡政府一味挺川普,結果出爐後又急忙否認押錯寶,與拜登團隊套交情。同時,駐日代表謝長廷回台,為日本核食進口奔走說項。

12月12日凌晨,有26年歷史的中天新聞台被強迫下架。24日民進黨立委強行通過9項行政命令、2項修法,讓萊豬元旦就放行。

「最慘的2020」終將過去,新冠疫情或可因疫苗接種而結束,萊豬對人的危害或可因人民的自覺降至最低點,但蔡政府的「親美友日抗中」立場不變,2021年兩岸關係勢必仍將緊張對峙,這絕非台灣人民所能承受之重。

且不論大陸是否會「以武促統」,或公布台獨頑固分子列表,光憑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與貿易順差來源地,若沒有大陸,台灣經濟根本無法維持正成長這一點,蔡政府就應趁著「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仍為大陸對台的方針時,立即停止台獨分裂活動,開啟政治對話,逐步化解政治分歧。只有這樣,2021年的台灣,才值得人民期待。

週三, 09 三月 2022

20世紀的中國詩壇,新詩全面勝出,而自從古典詩詞退居邊緣以來,毛澤東的詩詞卻像泰山般聳立半個多世紀。其中關鍵原因,是詩人的篇章運用了民族形式與充滿中國氣派,反映了救亡圖存的時代需要。

 2021029034

毛澤東詩詞的來源和基礎有三個方面:民族傳統、廣大人民和作者天分,詩人將這三個方面融鑄成因應時代需要的革命篇章。

〈沁園春‧長沙〉

早在19252月,才過而立之年的毛澤東回到韶山發展農民運動;其後被湖南省省長密令通緝,只好避走廣州。9月途經長沙時,毛澤東回憶就讀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少年同學,而抒寫出懷抱天下的〈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詩人處境危殆,又逢寒秋,卻毫無傷感憂鬱的悲秋陳調,而是寫出健朗開闊、生機盎然又樂觀進取的新意境。從上片「獨立寒秋」到下片「攜來百侶曾遊」,由看今而憶昔,在章法上回應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之問,答案只能是當年那種「指點江山」、「中流擊水」的革命青年,這當然也包括毛澤東自己。

詩人獨立於寒秋中湘江的橘子洲上,上片頭三句點出時令和位置之外,奔流北去的活水也為放眼四望、追求理想的高大形象蓄勢。這與「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執傲不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是要展現開闊進取的胸襟。遠看群山楓紅,近觀綠水舟逐:一靜一動,一遠一近,一山一水,一紅一綠。「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四句話,層次、色彩鮮明爽朗,反映出詩人內心的樂觀圖景。而仰視「鷹擊長空」,俯瞰「魚翔淺底」,是將目光由山水轉向飛鷹游魚,流轉自然,增添矯健輕快的生命形象。再由「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總括前述生機盎然的秋景,在反映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同時,提出「競自由」的命題。

大陸作家易孟醇說,「競自由」是詩人在困境中的心理抒發,既點出萬物勃勃生機,更揭示了萬物變化的動力:競便可得自由;要得自由,則須競。面對「競自由」的寥廓萬類,詩人由衷發出「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從當時的背景來看,19253月孫中山逝世,5月底發生英、日帝國主義打死中國工人與學生的「五卅血案」,8月國民黨左派人物廖仲愷被暗殺,右派則醞釀西山會議,中國革命的前途一時風雨如晦。

這種時局,才興起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之問,而與「萬類霜天競自由」構成映襯格:即以萬類生物自由自在,對比在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下的中國人民。後者欲得自由,必競起革命,解放壓迫這種深刻思想的含義,又成為婉曲格。由寫景抒情轉向敘事言志,自然帶出詞的下片。

「攜來百侶曾遊」既對應「獨立寒秋」,又為「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鋪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百侶」就是上片之問的答案,是成就詩人這篇問鼎天下的青春宣言的主角群像。他們與詩人共同成長於眼前秀麗的祖國江山,上片「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旺盛鬥志與活力,以及「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革命精神,都在下片由「百侶」重新演繹:「風華正茂」、「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書生意氣,以及「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克難豪情,將「蒼茫大地」與「誰主沉浮」天人合一起來。懷抱祖國江山與人民前途的「同學少年」,因這首〈沁園春‧長沙〉而永誌中國文學。

〈十六字令〉、〈長征〉

再看作於19341935年間的〈十六字令〉。相較於陸游和辛棄疾的悲壯、李煜的淒絕,毛澤東作於「天上有飛機,後面有追兵」時期的〈十六字令〉卻能置身於另一種精神境界,改寫中國詩史上十六字令無名篇的歷史: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捲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第一首以環視的眼光寫山之高,歌頌紅軍迎難挺進的豪邁情懷;第二首以俯視的眼光寫山之勢,表現紅軍壓倒一切敵人的雄偉氣勢;第三首以仰視的眼光寫山之峭,強調紅軍身負國家民族重任的堅強意志。這三首十六字令都是以山喻人,即便在存亡關頭的困境中,也毫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的悲情,反而呈現開天闢地的磅礡氣象。如此,讀者便能理解193510月的那篇〈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長征〉在193710月曾發表於美國記者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正值中國人民全面對日抗戰剛開始,等於為艱苦抗戰所需要的精神意志提示了一種歷史參照。「萬水千山」是「遠征難」的形象概括,「只等閒」則是「不怕遠征難」的英雄氣概,全詩就定調在這大氣非凡的起手式。而暖、寒二字是寫氣氛、寫心境、寫感受: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避免重蹈當年石達開的覆轍,故而「暖」 ;戰鬥過程中腹背受敵,驚心動魄,故而「寒」。這是作為紅軍領導人在戰略藐視之下,一種戰術重視的心境反映。尾聯「更喜」翻山越嶺後的新局面,以照應首聯的樂觀精神,全詩結構工穩,豪氣干雲。

〈清平樂‧六盤山〉

〈清平樂‧六盤山〉也寫在193510月,毛澤東完成長征、登臨寧夏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在「天高雲淡」的西北高地上遠顧秋雁南飛,「望斷」二字說明作者深切掛念南方戰友,也深切哀悼犧牲的戰士;同時,它也激勵作者直面現實和前途。「不到長城非好漢」就是以雙重否定的句法,來宣示紅軍北上抗日前線的意志;「屈指行程二萬」既是以征程的事實作為抗日意志的註解,又是以從容「屈指」的微小動作來表現舉重若輕的戰略氣魄。詞的上片是遠景,下片則就近吟詠。點題六盤山峰,覆以獵獵紅旗西風,這是刻劃長征勝利的景象。

在毛澤東看來,從江西瑞金戰略轉移到奔赴抗日前線,最大的阻礙是「攘外必先安內」的蔣介石。在革命前途已長纓在手的當時,「何時縛住蒼龍」就是作者必然的探問。整首詞情景交融、剛柔並濟,沉鬱雄渾而沒有自憐自艾。

(作者係高中國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