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三, 09 三月 2022

1月6日美國會進行總統選舉人團認證時,在川普的鼓吹下,激進川粉攻入國會大廈,打斷了認證程序,爆發警民衝突,造成5人死亡,多人被捕的悲劇,這場暴動前後長達4個小時,在國民兵、警方與FBI持續增援下,才平息下來,同時也引起美國朝野一致撻伐,並造成眾議院發動二次彈劾川普。

週三, 09 三月 2022

美國,多少台灣知識分子嚮往之地,有多少台灣人早成了精神美國人,所有美國灌輸的標準與價值,幾乎沒有不照單全收的,對台灣來說所謂的「世界」,美國大概占了九成九,台灣的一切幾乎可說都是繞著美國在轉。直到川普與川粉,徹底敲碎了這個幻想,雙標美粉們的臉,被打得其腫無比。

週三, 09 三月 2022

在1月20日上午,川普黯然離開白宮,拜登正式宣誓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之前,拜登新政府的美中台政策早已成為台灣政學界熱議的話題。

不分黨派的台灣學者專家大致認為,拜登勢必把疫情控管、團結美國內部置於執政首要任務,未必會在短時間內對美中台政策表態;拜登很難完全翻轉川普的抗中政策,但應該不會是抗中急先鋒;拜登縱不會把台灣當成「棄子」,但必然堅守「一中政策」。

不料,1月23日晚,針對大陸當天派出13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美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華府注意到大陸企圖恐嚇包括台灣在內的鄰邦;美國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於軍事、外交與經濟上施壓,並敦促北京與台灣的民選代表有意義的對話。該聲明也重申,美國將繼續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利益;恪守「美中三公報」、《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

民進黨黨政人士高調歡迎這一份聲明,並指出拜登政府一上任就對台海問題表態,顯示對台灣的相挺,尤其把「六項保證」列入對台政策中,又將1972年《上海公報》中的「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改成「支持和平解決海峽兩岸議題,以符合台灣人民的期望與最大意願」,這展現了對台灣的友好,也要求「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必須符合台灣人民的意願。

國民黨對該聲明也表示歡迎,還評論大陸軍機繞台「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希望可啟動對話,不管是國民黨或學者,都願意扮演這樣的角色」。

其實,正是國、民兩黨長期以來的表現,讓大陸醒悟,維持台海現狀的後果就是讓兩岸分隔固定化,這不僅違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也讓外部勢力可隨時趁機操弄台灣問題遏制中國。

1月23日衛星圖像確認,美「羅斯福號」航母今年首度經由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活動,美偵察機和艦載預警機也抵近台灣周邊空域。在此情況下,若大陸不採取行動,怎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美國聲明中的「包括台灣在內的鄰邦」,已明顯違反美國自己的「一中政策」,以及拜登智囊艾利森最近才公開說的「拜登明白只有一個中國,並沒有獨立的台灣國家存在,美國不會承認台灣獨立」。美國若想與中國改善關係,就絕不能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上做任何挑釁。

此外,拜登政府認知,一旦台海有事,美國必然會被捲入災難性的戰爭,因此敦促兩岸開展對話。國、民兩黨都強調「要以對話代替對抗」,民間人士更呼籲蔡英文務必要想辦法與大陸恢復對話,否則命運就操在他人手中。但是,大陸講得很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家裡的事,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台灣方面若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那麼要以何立場與對岸開啟對話?雙方又能談些什麼?這恐怕才是民進黨當局要認真思考的大事。

週一, 07 三月 2022

1938年10月,全面對日抗戰的戰略防禦階段進入尾聲,即將迎來更漫長艱苦的戰略相持階段,毛澤東在中共擴大六屆六中全會報告〈論新階段抗日民族戰爭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展的新階段〉,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一說。中共自此在國際共運開始確立其民族獨立性和主體性,並廣泛輻射到文藝領域,民族形式與中國氣派成為討論的熱點。

週一, 07 三月 2022

生產超過16,000多架的UH-1直升機,是全球數量最為龐大的軍用直升機,廣泛應用於各式戰場與任務,該機型自1956年試飛至今,仍活躍於各國軍隊,能勝任各式作戰、搜救任務,最新的型號UH-1Y持續在各國服役。

週一, 07 三月 2022

阿根廷的下一代戰機標案,原先屬意瑞典飛機公司(SAAB)的JAS-39獅鷲E/F,但由於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占有其30%的業務範圍(如AESA雷達和電戰系統等),傳言將抵制該標案。後來,阿根廷向韓國航太工業(KAI)洽商採購FA-50攻擊機,但仍遭英國干預而作罷。因此,阿根廷可能採購中國FC-1梟龍戰機(巴基斯坦代號JF-17雷電),以汰換A-4AR天鷹式攻擊機。

週一, 07 三月 2022

我是出生在台灣的耄耋老者。青少年在故鄉,常聽老輩們津津樂道:咱們的祖先是跟著國姓爺鄭成功,從「唐山」過台灣的,深以此為榮。我的祖籍地就是鄭成功的老家—今福建省南安縣石井鎮,同宗同姓,當然更引以為傲。

週一, 07 三月 2022

200多年前,大陸移民為守護新店溪的來往船隻。在依山傍水的虎空山上建「寶藏巖」廟寺。日據時期因水源地的設置,逃過了被開發的命運。後又因道路的開闢,成為著名的避暑勝地。光復後,再因各類移民在此交融,被規劃為國際藝術村,成為文青創作的熱點。

週一, 07 三月 2022

日據時期台灣留有章太炎、陳少白、孫中山及梁啟超等人來台的紀錄,學者對章太炎、孫中山、梁啟超在台的行蹤多所論述,唯獨創辦《中國日報》的陳少白較鮮為人知。

週一, 07 三月 2022

近百年來,海峽兩岸同胞和海外華人皆以身為「龍的傳人」而自豪,侯德建所唱《龍的傳人》風靡全球。然而,中華民族為何自稱「龍的傳人」,值得吾人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