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
週五, 07 一月 2022

五年多以來,蔡英文專制獨裁政府「敵中反中抗中甚至戰中」的賣力演出,只是一場假謀獨,真竊國的悲劇;但是,台灣受到新冠疫情遽轉惡化,演變成為全民因索求疫苗而不可得,陷於「全民憤慨、舉國怨懟綠英」的怒火中,反而忽略了一場毀國滅國的危機已在逼近中。

週五, 07 一月 2022

南韓疫情居高不下,但第20屆總統選舉定於明年3月9日如期舉行。朝野兩大黨擬參選人爆炸,競爭比以往各屆都激烈,彼此廝殺也越演越烈,大選過程及結果格外受到矚目。

週五, 07 一月 2022

7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將於8月31日結束,隨後美國及北約聯軍便連夜匆匆撤離,甚至未及知會阿富汗政府。美軍撤離後,阿國主要反對力量塔里班已加緊攻城掠地擴大地盤,據說已控制該國85%以上的土地,阿富汗內戰恐已無法避免,而且有向中亞及周邊鄰國蔓延之勢。塔里班的坐大及其未來走向,已引起俄、中等國極大關切。

週五, 07 一月 2022

東京奧運(下稱東奧)正在進行,全球矚目。2013年9月,當時的日本安倍政府力挺東京,爭取到2020年的主辦權。那時是構想要做成「復興奧運」、「重建奧運」,在311大地震屆滿10年時,讓世人看到災後重建的現況與希望,同時吸引海內外觀光、加油人潮,再締造經濟繁榮。

週五, 07 一月 2022

巴格蘭姆(Bagram)機場是美國在阿富汗最大的軍事基地,是美國花了好幾億美元整修擴建的一座老機場。它有3,500米長的加固跑道,可以讓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起降,有可以容納1萬名士兵的宿舍、容納3千名囚犯的監獄,並且有許多美國的快餐店和商店在那裡營業。它就像是個小鎮。去過的記者都覺得,既然花了大本錢打造這個基地,美國是絕不會離開的。爲什麽不會離開呢?因爲這也是監聽中、俄兩國的理想據點。

週五, 07 一月 2022

日本與中國大陸、台灣的三邊關係異常敏感,過去日本政府、官員的相關發言一向謹小慎微,現今卻接二連三出格,聲稱要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護」台灣,像切香腸般一步步朝涉足台海事務推進,動機極其可議。

週五, 07 一月 2022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聯邦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和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在給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的一封信中主張:美國應對所有14nm以下的中國晶片公司實施出口管制。這一建議其實並不新鮮,它不過是美國對華技術封鎖政策中的一個小音符罷了。問題是,美國這種技術封鎖政策能否達到其戰略目的?如該問題讓已故的美國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奧爾森(Mancur Olso, Jr.)來回答,結果可能要讓美國政客們大失所望了。

週五, 07 一月 2022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今年4月在美國出版了一本新書Difficult Choices: Taiwan's Quest for Security and Good Life,中譯本書名為《艱難的抉擇:台灣對安全與美好生活的追求》,由遠見天下出版社在6月發行。卜睿哲不愧是研究兩岸議題的頂尖學者,雖然在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大局之下,難免對中國大陸帶有敵意,但無論是分析美中台三邊關係或探討台灣所面對的抉擇,立場還算客觀,分析也頗到位,值得參考。

週五, 07 一月 2022

1941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奧古斯塔號軍艦上簽署《大西洋憲章》,80年後的6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生,兩人依樣畫葫蘆,在英國康沃爾簽訂了《新大西洋憲章》。且讓我們加以對照,看看新舊兩個憲章是否可以等量齊觀。

週五, 07 一月 2022

1971年7月季辛吉秘密訪問北京,與周恩來進行了歷史性的會面。在這場會談中,美中雖然還沒有完全解決雙方關係正常化的問題,但兩者很快地對不支持台獨運動達成共識,季辛吉甚至當著周恩來的面,撇清他與當時的台獨活躍分子彭明敏潛逃出台灣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