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49年中共建國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進行不同程度的打壓、制裁和圍堵。中國在打了一場抗美援朝戰爭後就遭到西方全面封鎖;1972年尼克森破冰之旅後,中美關係大幅改善;1978年改革開放實施後中美建交,情況又進一步好轉。到了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美貿易量大增,中國的廉價商品紓解了美國的通膨壓力,而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大陸也賺得盆滿鉢滿。可是,2010年當中國的GDP超過日本時,華府感受到威脅,乃開始嚴肅對待中國崛起。從那時開始,美國的對華政策可分成三個總統、三個階段。
沒有人能想像,中共中央最高決策體系是如何能在疫情混亂、美國硬扣「武漢病毒」的內外壓力下,做到全國總動員抗疫,而且反手向全球提供疫苗及醫療援助;同時又攻克建立小康社會的「脫貧攻堅戰」,扭轉港獨藉「反修例」掀起的危局。此外,當蔡英文挾川普、拜登「以台制中」的庇護,揚起「以武拒統」的綠色十字旗;當G7康沃爾(Cornwall)峰會發表以抗中為要旨的《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時,中共建黨百年的歷史殿堂開啟,橫亙在眼前的是更艱鉅的「新世紀新長征」,是一場和西方集團的持久戰。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紀念日,但1921年召開於上海法租界的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非於7月1日舉行,而是在7月下旬秘密召開。由於法租界警特在開會之際闖入會場,與會代表便被迫從秘密會場轉移到了浙江嘉興,並在嘉興南湖水面上的小船上完成該次大會。如毛澤東所言,「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但在很長的時間裡,與會代表和黨史研究者,都沒能說清一大具體的召開日期。
我這個出生在台灣彰化的九秩晉四的老人,即將在北京迎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大慶,想藉此時機跟台灣鄉親分享一下我在大陸度過的70多年生活,以及作為一個有74年黨齡的中共黨員,怎麼看中共建黨百年。
1935年中共召開了兩次極為重要的會議,一是1月15至17日的遵義會議;另一次是12月17至25日的瓦窯堡會議。遵義會議解決了黨的軍事路線和組織問題;瓦窯堡會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這兩次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大慶,台灣反中、仇中的人難以數計,而知中者少之又少,連研究中共的專家學者,也只能以鳳毛麟角來形容。所以當今台灣社會上聼過李大釗(1891-1927)的人,恐怕沒有幾個。然而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催生者,創黨兩大元老之一,號稱「北李南陳」(獨秀),兩人都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李更有「中國馬克思主義之父」的稱號。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中共)的百年大壽。可以這麼說,沒有中共,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中國的崛起,也就沒有中華民族的振興。所以,中共、新中國、民族振興,三位一體。但三者必須有個凝聚的核心、主心骨,否則就會散架了;這個核心就是它們的締造者、開拓者、完善者─毛澤東。
只要了解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史的人,看到中共在發展道路上的艱辛、曲折、挫折、坎坷與奮鬥,都會對中共產生興趣與敬意;如果再進一步看到中共建立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以不到半個世紀的光景使中國崛起,並以和平發展的態勢全力朝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則在此建黨百周年之際,就不能不將對中共研究的興趣加以「肯定」,並對其成就給予掌聲。
今年5月6日,時序已從初夏跨進盛夏,在台中市山城豐原的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台中分社豐原包裝場,有場簡單隆重的「封櫃典禮」,這是2020年底至2021年初的台中市茂谷柑產季,銷往中國大陸的最後一批,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長蔡精強很自豪的說,近年來透過特殊的冷藏技術,在中國大陸一直到盛夏6月,都還可以吃得到來自寶島台灣的新鮮茂谷柑!
不少政論家把台灣問題看成無解,或完全由中美博弈的結果而定。其實,美國只求能掌控台灣,獲得第一島鏈的戰略地緣利益,並不願意台灣獨立,更不願引起大陸武力統一發生戰爭,讓美國進退兩難。所以,台灣問題不是美國急於解決的問題。但對大陸來說,台灣問題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至於如何解決,要看台灣人民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