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三閱兵分析中國洲際飛彈性能│宋磊
中國大陸的九三閱兵,透過實務模式向外界展現解放軍的實力與發展,無論是從傳統的裝備載台到新型無人機系統,均顯示中國大陸軍工企業的精密度與細緻程度,其中「解放軍火箭軍」所列裝的洲際彈道飛彈,凸顯出解放軍具備完整的「核、常兼備」打擊能力,對於具有敵意的大國,更有「第二擊」核報復能力。
東風-61型洲際彈道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基本的射程均超過8千至1萬公里以上,至今仍以美中俄三強為主。今年大陸九三閱兵,首次公開亮相的洲際彈道飛彈為東風-61型,每顆飛彈均由HTF5980十六輪裝甲車裝載,由於大陸軍方尚未透露相關的性能諸元,所有關於東風-61洲際彈道飛彈的性能皆為推測。
根據英國《衛報》推測,東風-61彈道飛彈的射程約1.2萬公里,美國CSIS智庫推估該彈體的射程約1.2-1.5萬公里。無論數據為何,中國大陸能開發出如此多樣的戰略洲際彈道飛彈,表示中國在飛彈技術的發展上超出外界預期,擁有強大的嚇阻能力。
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為持續提升火箭軍(前身為二砲部隊)的洲際打擊能力,1984年中國軍方正式啟動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CSS-X-10)的研發工程,2012年首度試射成功,2013-2016年試射數次,最終在2017年正式進入部隊服役,2019年閱兵首度亮相。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彈體長度為19.6公尺,彈頭直徑為2公尺,能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MIRV),飛彈飛行速度為25馬赫,使用固體燃料發動,最遠的射程達1.5萬公里,導引模式包括慣性、衛星定位(北斗衛星系統)、星光制導等,發射平台包括地面飛彈發射井、移動的發射車(八軸16輪運輸發射車)與鐵路發射,是一款具備機動性能的戰略核武飛彈,誤差範圍約在100公尺內。關於東風-41型洲際飛彈的數量目前不明,美方推測其服役數量應有約百枚,至於具體的部署地點,據推測應以內蒙古、甘肅、新疆等較為內陸的省分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鐵路發射平台的應用,與冷戰時期的蘇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時蘇聯為提升戰略核武彈道飛彈的打擊能力,SS-24戰略洲際彈道飛彈就是在該背景下開發的,蘇聯除能以傳統的發射井進行發射外,蘇聯軍方特地開發出鐵路運輸/發射平台,為的就是增加戰略核武飛彈的機動性與隱蔽,也能大幅降低遭對手偵測到的機率。
縱然目前美中的競爭強度無法與冷戰時期相比,但北京為提升戰略核武的機動性與打擊,特地開發出鐵路發射,為的就是要在戰時保有更強大的第二擊反制能力。從東風-41戰略核飛彈的射程來論,大陸任何一座基地皆能打擊全球,是一款戰略級的洲際彈道飛彈,對於潛在的大國競爭,東風-41型飛彈所扮演的角色與核動力級潛艦與長程戰略轟炸機相等。
東風31系列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31洲際彈道飛彈的開發,最早能追溯到巨浪2型潛射彈道飛彈(北約代號CSS-10),1985年開始進行研發,1999年首度出現在閱兵場合,2006年才進入部隊服役,整顆彈體長度為15公尺,彈體直徑2公尺,總重量約42公噸,起初的射程為8千公里,能攜帶一枚核彈頭,改良過的東風31洲際飛彈的型號依序為「東風-31A」與「東風-31AG」,依序在2007年與2017年出產,射程分別為1.12萬與1.3萬公里,前者至少能攜帶3枚分導彈頭,後者目前尚無公開資料,但合理推斷應能攜帶更多的分導彈頭。
東風-31洲際飛彈除能以傳統的「發射窖」進行部署,也能以八軸16輪運輸發射車進行機動部署/發射,整顆飛彈的誤差率約在150-300公尺之間,根據美方CSIS研判,該型飛彈的部署地點應在陝西,衍生版的東風-31A洲際飛彈旅的部署地點以青海、雲南及海南為主;東風-31AG的部署地點則以蘭州、湖南與海南較多。
實際上,東風-31系列洲際彈道飛彈能在公路上,運輸車運載進行部署與發射,美方認為該款系列的飛彈與俄羅斯白楊洲際彈道飛彈類似,平時隱藏於山洞掩體或地窖發射管,戰時能機動部署增進核武第二次打擊能力。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北約代號CSS-4)最早的開發計畫能追溯至1966年,1981年服役至今。早期的東風-5洲際飛彈能攜帶3-5枚分導彈頭,最新改良版預計能攜帶10個分導彈頭,彈體長度為32.6公尺,彈頭直徑3.35公尺,基本的射程約1.2萬公里,後續的改良版射程依序為1.3萬與1.5萬公里,飛彈飛行速度為20馬赫,能以發射井或機動車載平台進行部署/發射。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誤差範圍約800公尺,東風-5B的誤差範圍縮小至300公尺,2017年最新改良版東風-5C飛彈的誤差範圍縮小至50公尺,大幅增進該飛彈的嚇阻/攻擊能力。
結語
九三閱兵代表解放軍實力的更新,也顯示解放軍已發展出完備的戰略核武打擊能力,無論是地窖發射或車載機動發射,火箭軍的實力已達世界一流,未來無論是面對大國競爭,或嚇阻潛在的挑釁者,洲際彈道飛彈已成為解放軍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者係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候選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宋磊
- pages: 82
- 標題: 從九三閱兵分析中國洲際飛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