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釣魚臺列嶼必須破除美國勢力│劉源俊
今年10月25日欣逢臺灣光復80年,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從法理上言,釣魚臺列嶼也於80年前回歸中國了,但事實上,光復釣魚臺至今仍是「未竟的光復」。
釣魚臺列嶼於1683年(康熙22年)由清政府正式納入版圖,隸屬於福建省之下的臺灣府,並於1812起劃歸為臺灣府噶瑪蘭廳(今宜蘭縣)管轄。日本自1879年併吞琉球設沖繩縣後,就開始覬覦該列嶼;但因「擔心可能引起清朝的疑慮乃至紛爭」,未敢「輕動」。然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前,日本政府認為時機已到,於1月14日以文書作業方式秘密將該列嶼納入沖繩縣管轄,改名「尖閣群島」。
美國始終操弄釣魚臺議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於1945年4月發動「沖繩島戰役」,該年6月占領琉球,同年8月15日,日皇發表《終戰詔書》,承認戰敗,宣布願接受美、英、中、蘇四國的《波茨坦公告》。該公告確認「《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換言之,「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釣魚臺列嶼既是臺灣附屬島嶼,依據法理,這時當已歸屬中華民國。
但美國以霸主的地位,繼續占領琉球與釣魚臺列嶼,並將黃尾嶼、赤尾嶼作為海軍靶場。當時的政府面臨諸種焦頭爛額情勢,實在無暇顧及。隨後,兩岸政府隔台海對峙,又百廢待舉,乃給予美國從中操弄之機。然可以肯定的是,迄1970年前,台灣漁民仍能自由前往釣魚臺海域捕魚。
美國政府原本打算在1971年的6月17日,片面將釣魚臺列嶼連同琉球群島「歸還」日本,以換取日本的輸誠。有鑑於這時發生激烈的保釣運動,美國在當天與日本簽署的《沖繩歸還條約》(Okinawa Reversion Treaty,1972年5月15日生效)中,只將釣魚臺列嶼的行政管轄權,而非主權交予日本(並曾於1971年5月正式照會我方)。之後,美國為維護其在西太平洋的利益,並「圍堵」中國,繼續操弄釣魚臺議題。2014年4月2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針對1960年兩國簽訂的《美日安保條約》,稱「包括『尖閣諸島』在內,適用於所有處於日本施政權之下的區域。」
上述顯示,雖然日本是130年前竊占釣魚臺列嶼的元凶,美國實是這80年來釣魚臺列嶼未能回歸的背後黑手。
大陸已常態化巡邏釣魚臺
如今的釣魚臺列嶼儘管仍大致主要由日本管轄,然自2012年9月10日後,中國大陸先是派出漁政船、後是海警船,開始在相關海域「常態化巡邏」;近年海警船巡弋次數已接近一年365天的頻率。不止於此,中國海警船還會驅逐在相關海域捕魚的日本(包括沖繩等)漁船,甚至追尾。這已實質達到一定程度的「中日共同管理」目標。
有意思的是:臺灣當局除由內政部宣布釣魚臺列嶼歸屬宜蘭縣頭城鎮,外交部多次聲明「釣魚臺列嶼為中華民國固有領土」之外,迄未對大陸海警船或艦艇飛機在釣魚臺海域巡邏,表示過任何意見。換言之,台灣當局是默許這些行動的,臺灣漁民也認知,大陸艦艇在該海域經常性巡邏,有利於臺灣漁民的捕魚。換言之,兩岸已在共同保衛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的權益。若將視野放得更遠些,則美國國力逐漸弱化,其勢力終將被趕出東海之外,有效結合台灣方所擁有的法理與大陸方所擁有的實力,可確保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的權益。
美國是兩岸合作保釣之阻力
美國無疑是阻止台海兩岸合作的主要阻力。從歷史看:1987年「解嚴」前是為中國維護一塊「民主」的淨土;但自1996年後美國在幕後支持「台獨」勢力,近年來甚至企圖挑起台海戰爭,藉以削弱中國大陸崛起的勢頭與實力。在這種情形下,尋求中國的「和成」,必須鼓勵台灣內部反對美國的理性與情緒。過往台灣的反美活動因受到嚴格管制,並不常見─因而難能可貴。
在此回顧一下台灣有關反美的四次歷史事件。首先要提1957年發生的「劉自然事件」。該年3月劉自然因故遭駐台美國軍人雷諾槍殺,嗣後美軍軍事法庭竟然宣判雷諾「無罪釋放」,引發群眾憤怒,於5月24日闖入美國大使館,並破壞大使館內部。
其次是1971年的「保衛釣魚臺運動」。美國1970年意欲將釣魚臺列嶼交與日本,引起港、臺留美學生與在臺學生的憤慨,1971年4月15日留美學生在華盛頓遊行,向美國國務院、日本大使館及中華民國大使館抗議;6月17日臺灣的大學生首次舉行示威遊行,到美國大使館遞交抗議書。
第三次是1978年12月。16日清晨,美國突然通知將於翌年元旦與中華民國斷交,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卡特總統派特使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來台說明。12月27日,臺灣民眾在松山機場與克氏預定下榻的圓山大飯店兩處示威抗議。
第四次是2004年9月25日「民主行動聯盟」發起的「反軍購、和平愛台灣大遊行」,反對民進黨政府編列新台幣6108億(約180億美元)預算向美國採購武器。
兩岸合作才能光復釣魚臺
釣魚臺列嶼雖然在法理上已回歸中國,且中國大陸已強力宣示主權,但實際上它卻還在美、日的控制之下,未能光復。簡單說,其中關鍵就在兩岸的不合作,特別是對美國的態度大相逕庭,一個「抗」,一個「倚」。最近數月,由於美國予取予求、壓榨掏空的搶劫行徑,以及台灣當局無能無賴、屈從墮落的專制作為,台灣民眾已在悄悄醞釀濃厚的疑美、厭美情緒。此一發展,對兩岸未來的「和通」有正面意義。
然而,台灣空有疑美、厭美的情緒,尚不足以成事。兩岸有志之士有必要著力於破除美國勢力、拆穿美國謊言、揭發美國圖謀、摒除美國影響、反對美國作為,而「保釣」正是恰當而有效的切入點。
(作者係東吳大學名譽教授、釣魚台教育協會常務監事)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源俊
- pages: 52
- 標題: 光復釣魚臺列嶼必須破除美國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