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前進│花俊雄

全球貿易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前進│花俊雄

川普仗著美國占全球消費30%的市場,和世界半數的貿易額,脅迫盟友和對手接受美國加徵關稅。川普愚蠢的關稅政策非但沒有引起其他國家群起效尤,反而促使他們另闢蹊徑。9月7日,《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社論-《在貿易方面,世界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繼續前進》(On Trade, The World Is Moving On Without US),值得一讀。

世界不再相信美經濟政策

文章寫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當美國努力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時,世界許多國家紛紛效仿,接受美國領導人的論點:增加貿易會促進繁榮。如今,隨著川普設置新的壁壘來限制進口,越來越明顯的是,世界不再相信美國的經濟政策。其他國家大多不會對美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也不會對從美國以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

幾乎所有國家正在拒絕川普的保護主義。川普的首席貿易顧問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最近在《時代》一篇評論中寫道,川普政府正在打造「一個新的全球貿易秩序」。但事實上,美國正在走出它自己創建的體系。儘管其他國家對它的離開感到遺憾,但他們並沒有跟隨其自我毀滅的腳步,全球貿易戰的擔憂並未成為現實,因為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已認識到川普似乎無法理解的事情—提高關稅,將會損害自己的國家。正如世界貿易組織(WTO)8月的報告,其結果是「迄今為止,避免了可能對全球貿易造成極大損害的更大範圍針鋒相對的報復行為」。這主要是川普的貿易政策顯得非常愚蠢,無人起而效尤。

美國人未因高關稅獲利

其他國家未提高關稅的原因之一是,川普政策沒有帶來應許的利益。川普長期以來一直堅稱,提高關稅將保護美國製造商免於受到不公平的外國競爭,從而促使美國消費者購買更多美國工廠生產的商品,進而擴大就業。但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工廠的就業人數減少了28,000。儘管政府提到一些新工廠的大規模、高調投資,但更廣泛的模式是,這些公司正在取消或推遲擴張計畫。美國工廠建設支出是衡量國內製造業前景的良好指標,但在川普第二任期的前6個月,該支出每個月都在下降,結束了拜登任期內的快速增長。

工廠是長期投資,而川普沒有給企業任何理由相信他們能堅持下去。此外,由於川普係通過行政命令徵收關稅,而非獲得國會批准,其作為很容易被未來政府所撤銷。聯邦上訴法院8月就裁定,許多新關稅是非法的,川普政府正在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關稅對美國製造商是一把雙刃劍,它提高了進口材料和零組件的價格,許多「美國製造」產品中的零組件和材料大都是在其他國家生產的。振興國內製造業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二戰後,全球貿易擴張帶給美國及發達國家繁榮,但也因此造成利益分配不均,數百萬工廠工人失業。今天可以運用關稅來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並保護關鍵技術,美國的一些交易夥伴已利用關稅在實現這些目標。然而,川普卻不加區別地提高關稅。

耶魯大學的「預算實驗室」資料顯示,美國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從川普1月上任時的2.5% 飆升至18.6%。這一新的水準,遠高於任何其他發達國家。川普誇口說,關稅將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新收入,可能每年高達5,000億美元。但這些新稅的成本,主要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預算實驗室計算,到2027年,這些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每個家庭的平均購買力下降2,100美元。

川普還表示,關稅將迫使交易夥伴做出讓步、擴大外國市場准入。美國政府與歐盟、日本和其他國家已達成協議,但一些較小國家甚至還沒有等到上談判桌就提出交易,例如,美國宣布對北馬其頓產品徵收33%關稅,這個巴爾幹小國立即宣布取消對美國產品徵收關稅,希望能獲得更好的條件。然而,其他國家願意降低關稅壁壘,實際反映出他們對川普所拒絕的原則的持續承諾。只有以色列今年春天宣布取消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並放鬆其他進口管制時,官員們承認他們是為了安撫川普,但也強調以色列人將從中受益。

但其他各國並沒有提高對其他交易夥伴的關稅,他們拒絕川普的貿易方針。例如,歐盟不僅沒有對美國採取重大報復措施,也沒有仿效川普對低收入亞洲國家徵收關稅,以試圖增強歐洲製造商的前景。相反地,韓國正努力深化與東南亞的經濟聯繫;加拿大已重啟與南美各國長期擱置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包括印度和西班牙在內的許多國家正尋求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川普的貿易政策導致美國的盟友與對手的關係更加密切。巴西總統盧拉7月在主持金磚國家峰會後表示:「如果美國不想買,我們就會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世界很大,大家都渴望與巴西做生意」。

全球貿易環境獨缺美國

該社論總結道,其他國家繼續效仿美國幾十年前樹立的榜樣,因為他們仍然認為貿易是實現更繁榮的途徑。川普政府拒絕全球的共識,損害了美國的經濟和其全球領導地位。

從早期的「烏拉圭回合」談判,到WTO的簽訂,美國積極推動關稅減讓、貿易透明化等規則的制定,為全球貿易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美國的角色正逐漸從貢獻者,轉變為規則的破壞者。特別是川普的「美國第一」成為美國的貿易政策後,美國頻繁對中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加徵關稅,違背了WTO 的非歧視原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WTO前副總幹事沃爾夫(Alan Wolff)表示:「美國不再被認為是世界貿易體系的領導者,它已經退出。它會做它想做的事,達成自己的交易,卻不考慮過去的義務。這是一種根本性的變化。」

據《華盛頓郵報》7月20日報導,隨著川普設定的關稅談判截止日期臨近,美國的許多交易夥伴試圖發展可以繞開美國市場的貿易關係,一個美國之外的「全球貿易環境」正在逐漸形成。

(作者係旅美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花俊雄
  • pages: 44
  • 標題: 全球貿易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