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四講」只會製造仇恨│趙興鵬
南北高速公路、中正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台中港、蘇澳港、造船廠、大煉鋼廠、石化工業、第一核能發電廠等,是現在50歲以上的人琅琅上口的「十大建設」,是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1974至1979年間留下的典範政績,他們為台灣打下經濟起飛的厚實基礎,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主因。
十大建設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三項重工業、一項核能建設,這些計畫帶領台灣走出1973年的能源危機,加速了當時的經濟及社會發展,並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重大貢獻,因此國人莫不感念經國先生,時至今日他仍是聲望最高的元首,無人能比。
當時經國先生並非沒有阻力,黨內有大老譏諷他「好大喜功」、「浮誇」,黨外有人以高速公路是給有車階級富人蓋的,完全不提一般平民百姓搭乘公路局班車與物資運輸貨車也分享到紅利。對於所有的批評,經國先生說了一句名言:「今日不做,明日必定後悔」,他也說過「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他謹記了孟子所云:「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埋頭苦幹少說話、多做事的精神達標。
時任行政院祕書室主任的張祖詒,回憶他陪經國先生視察高速公路的建設時,經國先生說:「我們要把各項建設,不論硬體軟體,都要落地生根,就像這條高速公路一樣,誰也無法搬動移走,這樣才是真正的所謂『本土化』」。現在一般政客只把「本土化」當作搶票工具,過於狹隘,比起經國先生的「本土化」,足見這個外省仔是多麼愛台灣。
阿扁、蔡英文、賴清德三位總統全靠台獨民粹拿下國家名器,但有哪一位完成台獨?阿扁像吃了誠實豆沙包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蔡英文只知拆解核四,保證電價不漲,留下綠電爛攤子就拍拍屁股走人。賴清德上任後,天天說要團結全民,其「團結十講」其實是搞政治鬥爭的小動作,柯建銘也終於承認搞大罷免是為讓刑法100條在立法院復活。
賴清德講完四講後迄今未再繼續,標準的虎頭蛇尾。但他的「四講」已顯示其內容荒腔走板,錯誤百出,也證明賴上任一年多來完全沒做事,讓國政空轉。
經國先生的「十大建設」是做而不述,不打高空,賴清德的講話是述而不做,人民罵了也不做,成天打嘴砲,唯一做的是讓人看穿製造社會仇恨的大罷免,結果也以大失敗收場。
十大建設能順利完成,因為是造福民生的實事,而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講不下去,是因為他們背離實事太遠,其中二講的「去雜質說」,更令全民極度反感,請賴清德反思,到底誰才是標準的雜碎?
(作者係聯勤留守署政戰部前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趙興鵬
- pages: 15
- 標題: 「團結四講」只會製造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