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施政與其政見背道而馳│吳文希
賴清德上任至今已14個月,其表現完全未落實他在競選時提出的「十大主題政見」,也和他在今年5.20執政滿周年談話,強調「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三元素背道而馳。
政府不開放人民無法作主
賴競選政見中首先提及「民主自由、維持現狀」,又稱要「人民作主 開放政府」。不料,民進黨今年初就搞出大罷免,令全世界民主國家為之側目,不過,也正好讓台灣民眾認清民進黨是一個輸不起的政黨。賴清德日前邀請藍白兩黨主席參加「國安簡報」,但議程中缺了兩黨主席的發言及問答時間,非邀請函裡所謂的「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事」,所以朱立倫及黃國昌均拒絕出席。
民進黨一天到晚喊「抗中保台」,唯恐中共不被激怒而動武,而事實上,台灣軍力遠不及中共,花大錢向美國採購的武器又都老舊;三軍招生不易,願意服義務役的又寥寥無幾;現役軍人只要一到退役時機就申請退伍。種種現象導致台灣兵力薄弱。
賴清德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面對現實擬藉美國強大的聲威,達到獨立建國的目的,所以充當美國的馬前卒,若民進黨政府真走到這一步,台灣人民豈不都將成了戰爭難民?賴清德強調「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但他只獲得40%的選民支持,怎麼能代表台灣全體民意「抗中」呢?
經濟政策錯誤且缺乏靭性
賴競選政見提出「四大支柱 追求和平」,具體作法包括「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目前卻只有11國與台有正式外交關係;他又稱要「強化經濟勒性」,結果14個月來只見百業蕭條,民生物資價格節節上昇;廢核政策迫使外資怯於在台投資;政府卻支助綠友友,使之獨享建設綠電之超高報酬所得;支持其他各類行業的專案補助,例如高端疫苗及超思雞蛋案,自蔡英文執政時代拖到賴清德執政一年後的今天,其中的弊端想必早已不了了之?
其實,台灣民間的經濟根本就明顯缺乏靭性,老百姓只有感受到自己的經濟承受力,已快到令人窒息的階段。在野黨阻止民進黨政府每年補助台電1千億元,經濟部郭智輝部長便回應說,如此電價勢必調漲,變成全民為台電虧損買單,而台電的虧損其實是因民進黨政府錯誤的非核家園政策所導致,所以按理民進黨應該對台電虧損負全責。
目前各國均聚焦在川普的關稅議題上,民進黨政府為巴結美國,早於2020年間就要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動工設場;美國向台強行推銷萊豬牛及其內臟,民進黨執政後也不得不順從,還得向美國採購波音飛機,向美採購天然氣及頁岩油,並且打算逐步將國防預算增至GDP的5%。若川普這次對台關稅訂在日、韓的25%以上,民進黨的顏面會盡失,甚至直接影響到7月26日的罷免結果。這種種現象顯示,賴政府的經濟政策缺乏靭性。
「均衡台灣 在地希望」本意是要重視糧食及食品安全、農民福祉,可惜綠營人士利用發展綠電,享魚肉人民之樂;綠電又殘害生態環境、破壞農漁業用地。最近丹娜絲輕度颱風過境,一來就將政府補助1.35億元予「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屏東佳冬、枋寮沿海所搭建的「離岸光電系統浮台」,吹得不堪一擊;立法院是否應該清查一下政府濫發補助款的關係鏈?
目前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頻傳,破記錄的高溫、在盛暑猛下冰雹、暴雨成災使美國德州中部因突發洪災奪走100多人的生命、失蹤173人;成都及台灣南部均因強降雨而產生洪水,除損及人民財產,又造成土壤侵蝕及流失。至於乾旱、野火、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情況的劣變,都與氣候變遷有關,所以聯合國要求各國需減少碳排,主要的因應之道就是發展核電,以取代火力發電,而綠電只適合在地域寬廣的地方發展。台灣並不適合開發光電,但如今農耕地及養魚場都因太陽光電板的遮蓋,而危及農漁業的正常發展。
社會不公義 台灣不溫暖
賴競選政見提出「公義社會 溫暖台灣」,本應照顧弱勢民眾的生計,例如內政部應負責包租代管、租金補貼、以及裝設電梯或升降機,結果內政部卻要地方政府自明年起參與分攤補助經費,即中央明年的租金補貼為300億元,台北市就需負擔40%,其他縣市則分攤10-15%的經費,等於行政院支付各地方政府的分配稅款後,地方政府必須從中繳回部分經費予內政部。
最近賴清德將這種套路應用到「敬軍」上,即軍人搭乘飛機可享商務艙禮遇,前往餐館用膳可享折扣優惠,而這些優待所滋生的價差,要企業及商家自行吸收。這不就等於賴只要出一張嘴,大小商行就必須照辦,其他國家可有這種便宜行事的作法?
缺乏民主素養製造分裂
民進黨立意不正的大罷免,起初還惺惺作態,推託是民間團體發起,6月中旬後賴清德及林右昌認為大罷免已到了收割期,公開要求全黨配合推動大罷免,就連三立、民視等電視台及《自由時報》也來幫嘴,以獲得政府數十億元的補助,難怪「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舉辦的國際媒體信任度評鑒,此三家媒體連續多年都被評為台灣最不被信任的媒體。
賴清德為推動「大罷免大成功」,推出「團結十講」,結果一開腔就錯誤百出,又指在台96%的「其餘人口」中,有不少是「鑄鋼時必須去除的雜質」,引起社會強烈反彈。
7月26日,罷免投票結果是25:0,24名國民黨立委及高虹安一個都沒被罷掉,民進黨慘敗,現在已有不少人說「賴清德才是應該被去除的雜質」。
(作者係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吳文希
- pages: 24
- 標題: 賴清德施政與其政見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