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糟的過境之旅破局了│楊泰順

史上最糟的過境之旅破局了│楊泰順

外交部長林佳龍7月中旬率領企業家訪問中南美邦交國巴拉圭,總統貝尼亞親自會面接待。在歡迎會上,貝尼亞不經意透露,賴清德將於8月初造訪巴拉圭。媒體為此幾乎炸了鍋,因為此前並無任何出訪訊息,友邦元首率先揭露並不常見。更不常見的是,這場之後被總統府公開承認的過境之旅,在7月28日晚間取消了。

貝尼亞的發言見報後,總統府立即對外澄清:「總統府沒有相關說明,若有確定安排將會對外公布」;外交部也隨後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並無元首出訪的相關資訊」。然而,根據媒體求證與外電報導,賴清德早就確定將在8月4日出訪中南美三個友邦國家,途中會過境美國停留紐約與達拉斯。故而,林佳龍7月中的中南美「榮邦之旅」,根本就是扮演賴清德出訪的「踩線團」,外交部不敢承認,反而顯得有些欲蓋彌彰。

國際形勢不利賴出訪

總統出訪是大事,過往在啟程前一個月必然就已敲鑼打鼓,無非希望藉著出訪,提升總統拚外交的形象。歷史紀錄顯示,歷次總統出訪確實也都對聲望有拉升的效果,但距外電揭示的出發日期僅剩二周,何以總統府卻依然諱莫如深,反而是受訪國家元首搶先揭露?合理揣測,執政當局應該是理解,目前並非賴出訪的恰當時機,故而儘量放低姿態,以避免曝光後各方勢力迫使賴改變行程。

就國際情勢而言,任何人都看得出賴清德現在出訪確實有諸多不宜。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盟邦,但美國目前正努力改善與北京的關係,賴挑選此時過境,勢必引發北京強烈的抗議,可能使美中改善關係的努力付諸東流。而美國若為討好北京而對賴的過境冷處理,則又可能讓日、韓等盟邦對美國失去信心,影響美國在亞太的布局,甚至造成第一島鏈的破口。賴清德堅持過境必讓美國左右為難,不無可能暗示賴主動取消。正因這些混沌不清的訊息,使得賴在出發前一周都還舉棋不定。

從外電報導研判,美中關係在過去一周出現明顯改善的跡象。川普在4月2日宣布對中國產品課以145%的超高關稅後,中國大陸立即進行報復,對美國產品課以125%的關稅,雙方關係曾降到冰點。但幾經談判後,美國在4月中放軟將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降到30%,中國也隨即回報調整美國關稅為10%。如此大幅度的降稅,連歐盟、加拿大都感到吃味。

接著,中國開放部分稀土輸美,美國也將H20晶片輸陸解禁,展現了雙方關係解凍的跡象。過去半年來,川普更口頭上多次稱呼習近平為「老朋友」,習也籌劃邀請川普出席9月3日的「抗戰80周年紀念」閱兵活動,人民日報特別稱許中美「歌唱和平,共同書寫中美友好的新故事」。如此熱絡的互動,賴堅持8月初過境美國,豈非自找沒趣?

而且,「美國在台協會」(AIT) 理事主席自今年1月便懸缺迄今,賴若過境,恐怕連個稱頭的代表接待也沒有。過往總統過境美國時,美方最低的接待規格便是由理事主席代表美國政府登機歡迎,但現在主席出缺,美方要找到具有份量的人物出面接待,既讓中共不跳腳,又可滿足台灣的自尊心,顯然不容易。

尤其令人擔心的,賴可能為了換取美國「舒適、安全、便利、與尊嚴」的接待,而對正在進行中的台美關稅談判做出讓步,傷害台灣利益。

島內政治氛圍不利賴出訪

除了國際情勢不利賴出訪,台灣政情也明顯不適合賴此時出遠門。

首先,美國對台關稅預期將在7月底公布,多數預測稅率可能落在與日韓看齊的25%。在此一稅率下,台灣農工產業勢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重衝擊,屆時各行各業哀鴻遍野已可預見。身為執政最高領袖,賴此時應坐鎮首都,致力安定人心共度危機,而非在許多人徬徨不知所措時,選擇出外進行非必要的「榮邦之旅」。尤其,此次出訪已安排大批工商界人士隨行,名為強化與中南美洲國家的經貿交流,實則是為了搬錢去美國擴大投資。

其次,在民進黨主導726大罷免全盤皆輸後,藍白氣勢目前達於頂峰。民進黨用盡力量竟然連一席也罷不掉,無非是因民眾不信任民進黨的治理能力與一面倒的親美政策。此時,賴堅持過境美國,必將引發各界重新審視民進黨的內外政策,對聲勢低迷的民進黨顯然相當不利。在此風雲詭譎的情勢下,賴急流勇退取消出訪,雖然顏面盡失,但至少有降低爭論的效果。

賴想一意孤行最終受阻

儘管賴清德已取消出訪,原因眾說紛紜。但回顧賴當初提出的出訪理由,據聞是為了出席8月14日在達拉斯揭幕的「2025台灣形象展」。這樣一個地區性的展覽,卻可以讓賴大張旗鼓地籌備出訪,不能不佩服賴的個人意志居然超越了台灣的尊嚴。

前立委郭正亮分析,雖然客觀情勢不佳,賴清德出訪卻幾乎能醞釀成功,顯然與賴個人的「態度堅決」有關。然而,賴這種特殊個性,使得理性分析者在民進黨高層幾乎沒有空間。荒腔走板的大罷免就是在此情況下發生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出訪,又何嘗不是?

 

(作者係中美文經協會理事、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楊泰順
  • pages: 16
  • 標題: 史上最糟的過境之旅破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