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紅、反中已不是選舉主題│林松青

抹紅、反中已不是選舉主題│林松青

俄烏戰爭已改變台灣今年選舉的主題內涵,以往誰反中,誰就有票;誰被抹紅,誰就失分。烏克蘭成為血腥戰場後,未來台灣選舉,誰能護民權、顧民生,誰才是終局勝者。

20220301584

弱小方刺激對手展現勇敢

俄軍攻進烏克蘭兩個月後,文化大學社科院長趙建民發表專文指出,烏克蘭戰事對台灣的教訓是:在實力懸殊的敵對關係中,弱小的一方為了勝選,經常會以刺激強大對手的方式,展現勇敢,獲取選票。

俄烏戰爭的背景是,烏克蘭澤倫斯基政府執行去俄羅斯化的政策,把加入北約、歐盟寫入憲法,刺激到俄國當局的國家安全神經;認為昔日聯邦,後來分立的兄弟國,竟也成為北約組織的黨羽,感受到獨孤的壓力之餘,俄國乃悍然動武。

台灣相對於大陸,軍經質量均弱。1996年首屆總統全民直選,李登輝深諳「弱小一方刺激強大對手能凝聚選票」的招術。他接受日本作家訪問,傳達依戀日本殖民的感情;談台灣人的悲哀,用本土政權切割外來政權。如此分化猶未饜足,1995年他不顧外交部長錢復的反對,堅持訪美,招來大陸激烈反彈,除向台海射飛彈,還在選舉年於福建平潭島舉行三軍聯合作戰演習。

當年解放軍的海空兵力還不足以「千軍萬馬渡海峽,萬里驚濤把路開」。美國派兩組航母戰鬥群護台,李登輝公開說阿共用「吓」的,他們打到基隆、高雄外海的飛彈沒有裝實戰彈頭,免驚。狀似無畏的他得票逾半,連任總統。

今之中國大陸已非昔比

李登輝的台灣之子陳水扁,沿襲弱小一方刺激強大對手,藉展現勇敢贏得勝選的公式,執政兩任八年。李、陳都判斷大陸正在發展經濟,走現代化強國之路;又爭取到北京夏季奧運會、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在國際盛會行進中不會對台動武,「所以喊武統,是嚇唬人的。」

但俄烏戰爭則是向台灣人示範,弱小一方再怎麼背靠強權,都威懾不了意志堅定的強大對手;軍事解決不再是嚇唬人,是真會打起來的慘劇。選舉時批強敵「紙老虎」、騙選票,一起戰端則萬民遭殃。

2010年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至今已滿12年,美國兩黨都欲壓制中國的崛起;指控中國不民主,是國家資本主義集權制,違反國際規範,進行不公平競爭;又非議大陸未保障少數民族的人權;還批大陸嚴控媒體,缺少言論自由。

台灣沒條件打不對稱作戰

在野的民進黨乘勢反對國民黨政府與大陸經貿合作,結合側翼社團、校園綠色師長,向青年學生鼓吹「反中就是愛台」,指大陸對台友善是要「木馬屠城」。民進黨刺激強大對手、展現勇敢,在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中勝選,完全執政。

同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先」等民族主義口號甚囂塵上,並視台灣為牽制大陸的針尖。民進黨以為選贏掌握政權,大陸就會向民進黨的台獨論述靠攏,不必沿襲國民黨主張的「九二共識」。但大陸從此時切斷兩岸官方的互動管道,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並派出機艦接近台灣,增加軍武壓力。

民進黨政府整軍備戰,美國也頻繁對台軍售,甚至提供協訓。但美國只支持台灣購買不對稱的作戰武器,不賣地表最強的戰車、大型自走砲與反潛直升機;還指烏克蘭用肩射飛彈火箭就打得俄軍落花流水,這樣才有威懾力。

烏克蘭式的不對稱作戰,是俄軍已攻入城市,烏軍躲在路旁叢林、大樓牆腳反擊。烏國家園被毀,有600萬人民流亡鄰國,老弱婦孺躲在地鐵站、地下室,缺水少糧,病苦無告。台灣四面環海,城市人口密集,如果在島內進行不對稱作戰,停電停水之後,萬民何以維生?

青年不支持延長兵役時間

新北市綠營議員參選人赴學術單位演講,談整體防衛守備構想,建議按行政區編組,依戰時需要分派國民任務,憑總體動員力威懾敵方勿輕啟戰端。但現實社會則是,父母頻頻請託議員,協助子弟早點開始服兵役,因為俄烏戰起,台灣熱議延長兵役時間,家長怕實施新制會延誤子弟進修、就業的人生規劃,寧願提早入伍,早點退役,出國讀書。

20220301585

俄烏戰爭讓台灣人見識到,強權會以他國人民為芻狗,以維護自家政略利益的權謀。台灣人也看到,戰端一起,烏國忙不迭地取締政黨活動,壓制反對派,實施戒嚴。近年來,台灣有政黨競爭,缺黨政共識;有媒體輿論,缺真相揭露;有司法獨立,缺政治絕緣體。上位政客,藉抹紅對手固權;竟不審台商、台胞維繫的兩岸親情,島內和大陸忍辱負重保衛的文化歷史認同,是比台積電更實際的護台神山。

俄烏戰事的血腥畫面、以及戰爭對當事國與世局的破壞,必將影響台灣選民在未來投票時,慎思誰是紙上談兵、刺激外患以謀一己上位的務虛者;誰才是能在艱難中護民權、顧民生、保平安的專業政治工作者。可以斷言,今年的地方選舉及2024年總統、立委選舉,抹紅、反中不再是當選的踏墊;台海愈動盪,選民愈會選擇能穩大局的公職人員。對於奢談整體防衛、威懾止戰、逞口舌鍵盤之快者,選民不妨看看:烏國總統向北約國請援而不可得的窘態,就應該知道,投票賦權須有臨淵履薄之義了。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松青
  • pages: 10
  • 標題: 抹紅、反中已不是選舉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