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賞給日本燙手「護身符」│李中邦

拜登賞給日本燙手「護身符」│李中邦

拜登政府系列外交活動,日本狀似樣樣搶得第一,但在美日2+2會議裡,過於露骨的親美、反中,就算取得美國在安全、釣島上的保證,也難改其只能當美國跟班的角色,同時在東亞越來越孤立。

2021049222

日本從拜登確定當選的那一刻,就急著想跟美國新政府對話,渴望要回川普執政期間所失去的安全感。3月中旬,拜登外交國安團隊在印太、東亞掀起一股外交熱,而在此美中二國實力日漸相近之際,美國的焦點幾乎全都圍繞著中國大陸。

拜登外交日本連拔頭籌

在拜登政府啟動外交活動之初,日本接連拔得頭籌。如日相菅義偉4月果能訪美,他會是拜登上任後第一位接待的外賓。3月12日,菅義偉參與了拜登主持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2007年成立,一度時斷時續,2017年開始為處長級對話,2019年上升為外長級架構,今年竟成了領導人對話)視訊峰會。15-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丁首次出訪,就到東京與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防衛相岸信夫舉行2+2會議;且二人均和菅義偉會了面。

其實,之前美日就在鋪陳這次對話的方向和內容。特別是大陸2月起實施《海警法》,允許海警對侵犯中國主權、管轄權的外國組織或個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器。此後,大陸海警船益發頻繁在釣魚台海域巡弋,且開始執法驅離日本船隻。日本除加強自衛隊、海保廳的聯防,更亟欲從「美日安保條約」中取暖。這中間還發生一段插曲。

2月23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記者會上說「有關尖閣諸島主權,(美方)支持日本的立場」,這變更過去立場的失言,讓日本喜出望外,但他隨後在26日出面更正「美國政府對有關尖閣諸島主權的方針沒有改變」,亦即美國同意日本擁有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但對主權未採取特定立場。日本垂涎的主權仍然落空。然而,從柯比的錯誤可知,即使美國本身正是釣島問題的始作俑者,但美國高官卻對該問題的來龍去脈缺乏正確認知,顯示國際間普遍存有偏袒日本的錯誤見解。

3月7日,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兩會表示,《海警法》是一項例行國內立法,不針對特定國家,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實際上,包括日本在內很多國家早就制定和實施了類似法規」。

美擬砸巨資在亞太增軍力

另外,拜登政府意識到美軍優勢快速流失,其國防部3月初稱,中國擁有逾1,250座中程飛彈,而駐日美軍並沒有射程可及於大陸的中程飛彈,有意建構以日本、菲律賓為主,針對大陸的飛彈網。美軍在亞太地區總共部署了13.2萬人,其印度太平洋軍2022會計年度編列的預算為46億美元,是2021年的兩倍多。為警戒大陸在台海、東海、南海的活動,美國政府和國會正研議從2022會計年度起,6年砸273億美元加強軍事部署。

一旦美國如此做,不僅日本所負擔的駐日美軍費用(飛彈維持管理)會巨幅增加,中日敵對態勢也會升高,且七成美軍所聚集的沖繩居民恐怕也會反彈。但日本外務、防衛當局仍不思後果地表示歡迎。

Quad口惠而實不至

不過,拜登3月3日發表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指稱中國是「能不斷挑戰過去開放、穩定國際社會秩序唯一的競爭對手」,布林肯也有類似的發言,確實給日本壯膽了。於是美日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只是在Quad會議及其聲明中,由於印度自脫英獨立以來就有「不結盟」的傳統,講求跟中、美保持等距,且剛達成中印邊界和平、撤軍的協議,避免過度刺激中國;日本也不想發展成類似北約(NATO)的軍事同盟;澳洲則不希望與中國的爭執升溫,遂都刻意不提中國。

其會後共同聲明,重彈「自由開放印太」老調。為牽制中國的「疫苗外交」,要成立疫苗專家工作小組,竟不是由美國釋出其積存的過剩疫苗,而是由美(DFC)、日(JICA)機構出資協助印度,建立10億劑的生產體制,與保存、分送的設備系統,到明年才開始支援東協國家。實在既欠誠意,也少不了政治操作。

在科技創新及稀土金屬上,Quad也表示要合作,前者是延續美中科技戰,至於稀土金屬則是電動車馬達、蓄電池、戰鬥機、飛彈裡的關鍵素材,目前中國產量占世界六成。Quad想樹立新供應鏈,擺脫依賴中國,美、澳、日已展開合作,開發新礦源或替代品,不過,大陸的分離、精製工程還是獨占領先,連美國自產的礦石都得送到中國精製,三菱UFJ研究顧問公司也說作電動車磁石原料的鋱、鏑,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根本找不到。

美日2+2大搞「反中」

於是到了美日重頭戲2+2會議時,兩國就按耐不住了。會後共同聲明打破了日本過去模糊、顧慮「鄰國」感受的作法,先吹噓「美日同盟」是印太和平、安定、繁榮的基石,再恫嚇美國會通過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各種力量保衛日本;之後就罕見地指名中國行為不符合國際秩序;稱在南海有「航行和飛越自由」;並撈過界地干預台海、香港、新疆事務。日本倒是再次向美國要到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台的承諾,美方也對大陸海警隊表示關注。

美日措辭如此強硬,當然惹來大陸強烈反彈,痛批美日「狼狽為奸」、日本為一己之私,仰美鼻息、引狼入室。更且,會後傳出美日擬在釣魚台聯合大規模軍演;若兩岸有突發事態,日本自衛隊也會協助來台支援的美軍。顯然日本已被推上東亞爭端的前線,踏入「對中戰略的十字路口」。日本經濟界很擔憂這會進一步惡化中日關係,而日本企業如TOYOTA、日立製作所在中國的事業、營利比重異常高,它們絕對不會放棄大陸市場。

相較兩天後美韓2+2會議聲明的低調、不針對任何第三國,這就透露了南韓的審慎、有為有守,反襯出日本的冒進和對中國崛起的焦慮。

經過這輪外交熱,儘管日本貌似樣樣跑第一,也好像已從拜登政府拿到一張「護身符」,但其代價極高。不僅仍只能續當美國跟班模範生,而且還大大地得罪了中國大陸,這是否值得?要是中國亮劍,護身符真能管用?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56
  • 標題: 拜登賞給日本燙手「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