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上合到北京閱兵│汪榮祖

從天津上合到北京閱兵│汪榮祖

今年9月1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主持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25次會議,接著9月3日習又在北京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大典。元首峰會與閱兵經常舉辦,司空見慣,無足輕重,但這次天津上合與北京閱兵卻引起舉世矚目,得到廣泛的討論,影響深遠,值得深入觀察。

上合組織日益壯大

1996年4月26日,中俄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為了邊境安全及反恐與防範分裂主義,在上海成立了五國集團,主張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元文明與不干涉內政的上海精神。2001年建立了常設機構,以處理經濟和安全事務,之後印度、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白俄羅斯先後成為成員,至今已有10個正式會員國,另有許多觀察員國與對話夥伴國。

這一次於8月31日至9月1日由天津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規模最大,最值得注意的是:被川普拉攏又羞辱的印度總理莫迪親自出席了會議,給美國的印太戰略來了一個下馬威。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也來參一腳,更遑論中俄與伊朗三國元首同框,以及中東多國的參與,不禁令人想起前卡特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的名言:歐亞大陸加上中東是全球戰略棋局的「超級大獎」(grand prize),誰控制歐亞大陸,誰就能控制全球,布氏若泉下有知,見到天津上合的情景,豈無夢魘成真之嘆,豈無美國霸權難以維持之憾!上合從地區安全組織,茁壯成為具有戰略價值的國際組織,以守護多邊主義,來對抗美國的單邊主義與霸權政治,態勢已經成型。

北京九三閱兵盛況空前

中國大陸為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於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非比尋常,參與天津峰會的許多國家元首順道乘短程高鐵赴京,俄國總統普丁親自駕車,經由高速公路抵達北京,意義非凡。北京閱兵向來好看,而這次更為精彩,在90鐘內,習近平在俄國普丁與北朝鮮金正恩左右陪同下尤受矚目,在天安門城樓上尚有26位國家元首,以及觀禮台上坐滿 50,000人,一起觀賞12,000名意氣風發的軍人依序通過天安門廣場,方陣整齊到無以復加,包括殲20在內的數百架飛機飛越晴空,以及絡繹不絕的高科技軍事裝備迎面而來,有些還從未露過面,充分證明國防現代化的成功。

川普說閱兵令人印象深刻

特別先進的是各類高超音速導彈、新型無人武器系列、網絡戰設備,還展示了未來的科技,裝在貨車上的定向能源武器(directed-energy weapon),如電漿武器、鐳射武器、電磁武器、粒子束武器,都是以能量打擊飛行的目標,執行「人機協作」(MUMT)的作戰,以及極大型無人機等。

最令美國憂慮的是中國的核戰能力,使美國已無先發攻擊的優勢。中方反擊可以從東風-61的15,000公里射程多彈頭洲際導彈,攻擊到美國任何地方,除陸基洲際導彈外,還有轟-6、轟-20的空射鷹擊-1導彈,以及核潛艇的水下鷹擊-3導彈,舉世只有中美俄三國有此三核能力。美國又面臨冷戰時期與蘇聯「相互保證毀滅」(MAD)的情勢,所以於閱兵後,華府積極與北京軍事對話,明言不會與中國起軍事衝突,衝突不起也。

北京乘閱兵展示了所有最先進的武器都是國產,無疑在說明中國國防事業的飛躍發展,在五大軍種中,海軍發展尤其迅速,短短30年內,以艦艇數量計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海軍。新興的海權在九三閱兵也大有斬獲,如航母殲-15C艦載機、艦載空警600及艦載預警機,並且擁有先進的電子彈射。

閱兵盛況無疑華麗登上國際舞台,華府的戰略家應領略到,當前的對手是結合經濟與軍事實力的超級大國,要比當年先後擊敗的日本與蘇聯不可同日而語。川普自認看了北京閱兵,在白宮告訴記者們說:「令人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儀式」,但話鋒一轉又說:「不過是為了引人注意而精心製作的壯觀場面」。川普還抱怨習主席在演說中,沒有感謝美國對中國抗戰的貢獻,其實習提到「外國政府與國際友人對中國人民的援助」。川普忘了「七七事變」後,美國仍然賣軍用物質給日本,直到四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軍援、經援中國,以便戰敗日本,助人是為了自助罷了。

川普嘴上說習是他的好朋友,卻把中國當作敵國,下手之重不遺餘力。但中國有很多朋友,而美國幾乎沒有。美國為遏制中國而經營多年的盟邦,被川普得罪殆盡,連加拿大、英國與歐盟也要觸怒,還要狂徵印度50%關稅,氣走莫迪老仙,印太戰略何辜!然而習近平卻有25位外國元首,從老朋友普丁與金日成,到新朋友斯洛伐克首相菲克(Robert Fico),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以及東亞多國首腦,與他一起觀賞閱兵。印尼總統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參與上合會議後,因國內騷亂回國處理後,仍兼程趕來參加閱兵。習近平大可向川普說:我有朋友而你沒有!

兩岸和平統一有望

北京展示的嚴肅軍容與精良武器,令會看門道的五角大廈諸公驚訝與憂慮,剛將國防部改成戰爭部的美國,立即澄清絕不會與中國起軍事衝突。其實明眼人早就看出,美國不會出兵保台;但華府總以為美國首屈一指的軍力足可阻嚇大陸武統台灣,台灣執政當局也以為美國大腿可抱,不僅違憲不認一中,而且大言抗中,使北京仍堅持和平統一的政策,形同具文,因而令不少人覺得和統無望。

北京遲不動武非意願不夠、實力不足,而是因彼視台為自己的領土與百姓,投鼠忌器,希望能完璧歸趙。既不願武統,和統又遙遙無期,於是有人誤認大陸並不想統一,以免錯過民族復興的良機;誤以為武統必然會與美國發生武裝衝突,承擔不起後果。這種思維既迷信美軍無敵,又茫然不知大陸如不收台,國家不能統一,如何奢言中華民族復興?

當中國大陸的軍力足以嚇阻美國軍事干預之時顯已來臨,勢必燃起和統的希望。試想當解放軍封鎖台灣,設立禁飛區,效法美軍當年以「隔離」為名,以軍艦與海警船圍困封鎖,使台島無法進口97%的能源及食物、藥品,也無法出口,外銷停滯,足以迅速癱瘓經濟,造成社會恐慌,迫使求饒,即所謂「非動能戰爭」(non-kinetic warfare),如何是好?要突破封鎖,就非靠美軍不可,但當華府認知到兩軍戰力已在伯仲間,而在西太平洋又居劣勢,怎麼會冒軍事衝突的風險開第一槍?雙方都不開第一槍,封鎖持續,美國前議長裴洛西訪台,已給陸機飛越中綫與戰艦圍台的機會,幾年下來不時演習,已經嫺熟,一旦大軍壓境,圍城豈能持久?真可印證《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名言。

民進黨人能不正視中國大陸崛起的現實?大勢所趨,華府不可靠,何莫放棄絕無可能的台獨?數十年了,連美國都不支持,也擺脫不了中華民國憲法的框架,何妨協商和統的台灣方案,盡量提出有利於台灣人民的訴求,至少可以維持台灣的制度與生活方式不變,甚至可以討論兩岸各棄國號,同稱中國,拉平新台幣與人民幣等等。在兩岸同屬一中的原則下必可獲致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是長治久安之計。

曾經跟隨民進黨的「館長」陳之漢大聲說,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希望和平統一,令人感動,也不無一葉知秋之感!

(作者係退休歷史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汪榮祖
  • pages: 20
  • 標題: 從天津上合到北京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