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以負責態度面對二戰80周年│王宇宏

日本應以負責態度面對二戰80周年│王宇宏

20250714307 220 27

在全球各地舉辦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之際,國際民調機構如皮猶(PEW)等顯示,幾乎有高達九成的日本人對中國持負面態度。也有多個網紅去日本街頭訪問年輕人,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南京大屠殺及二戰時日本曾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戰。日本成年人則僅知道有南京事件,但完全不知曾發生大屠殺。

已故華裔學者、《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張純如,在上世紀訪問了上百位受害人,她得到的結論是,每一名受害人在死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屈辱、虐待,有的是幾分鐘,有的是幾小時、有的甚至長達幾天遭到飢餓和身心的虐待。而慰安婦的受害者則是數年,細菌戰的受害者則因皮膚潰爛終生受苦。讀者在閱讀受害人的遭遇或照片時,都有不忍卒睹之感,便可以想像,受害者當時的身心多麼疼痛。

1937年12月南京到底有多少受害人,一直是個有爭議的未知數。當年南京審判官方的數字是30萬人,但經過幾十年各方資料的查證仍有很大的分歧。日本一直狡辯只有幾萬人,以降低其罪惡感,中國大陸則保持30萬人,但有些研究則認為有高達40萬人之多,中間差距就是不確定的失蹤人口。對家屬而言,親人失蹤造成的痛苦往往比死亡更難耐。

和二戰後德國政府主動提供資料的作法,日本在戰後卻極力掩蓋公布事實的真相,造成中日雙方在戰後有更大的認知分歧,也使得中國人至今沒有辦法接受及原諒日本。而日本政府最近幾位首相都不再發表二戰結束的演說,但卻對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大肆宣傳,也定位自己才是二戰的受害人。

多年來,日本政府及學術界都認為,自己會戰敗是因在軍事上輸給美國,最後投降是因為美國投下原子彈。對於中國戰場,日本認為他們是碾壓式的勝利,所以從來不願意跟中國道歉、賠償。其實,日本在22次,超過10萬人以上的會戰中,有逾半數曾經使用毒氣,而且在台兒莊、萬家嶺、芷江、崑崙山及幾次長沙會戰,也遭到軍事上的挫敗。由於使用了化學武器及細菌戰,日軍就算打了一些勝仗,也不是光榮的。

對於日本政府幾十年來對二戰不負責任的態度,日本人民根本是無知,兩岸中國人則應在悲痛中找到有效的反制措施。在關心日本的戰爭責任時,我們必須了解日本發動對中戰爭的動機和目的;在做二戰總結時,我們一定要從高點切入,掌握宏觀及微觀,見樹且見林。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讓這個人類歷史上少見的暴行得到撫慰,以慰當年受難的軍民同胞在天之靈!

(作者係退休軟體設計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宇宏
  • pages: 62
  • 標題: 日本應以負責態度面對二戰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