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動中亞-歐洲貿易走廊的意圖│李沃牆

川普推動中亞-歐洲貿易走廊的意圖│李沃牆

川普推動「中亞-歐洲貿易走廊」(TRIPP),旨在繞過中俄影響力、削弱「一帶一路」、促進美國能源與基建出口。此戰略結合地緣與經濟利益,但受資金、安全與中、俄的反制等挑戰,成敗仍在未定之天。

川普於今年8月初宣布,將在群山聳立、地緣衝突頻繁的高加索山南部,開闢出一條「川普國際和平與繁榮路線」,全名為Trump Ro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Prosperity,簡稱TRIPP的中亞-歐洲貿易走廊。除了推動貿易,成為中亞與歐洲之間的能源運輸通道選項外,也希望藉此來終結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長期的衝突。TRIPP也稱為「贊格祖爾(Zangezur)走廊」,是以亞塞拜然為起點,通過亞美尼亞南部,連接土耳其邊境的亞塞拜然外飛地「納希切凡(Nakhchivan)自治共和國」,再通往西方國家,全長不到30英里。川普此舉應非單純經濟考量,而是融合地緣戰略與經濟民族主義的複合布局。

圍堵中國大陸「一帶一路」

川普對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心存高度警惕,視其為中國在歐亞大陸擴張影響力的重要手段。中亞地區正是「一帶一路」的核心節點之一,涵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等國,既是中國大陸能源進口與商品出口的通道,也是推進基礎設施外交的關鍵區域。川普的這條走廊連接亞塞拜然-土耳其,最終進入歐洲,巧妙地避開中國大陸主導的基礎建設網絡,想藉此削弱中國在中亞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無疑將威脅中國大陸所推行的「一帶一路」。

在川普的戰略邏輯中,這種競爭並非單純的市場行為,而是「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的延伸。透過支持替代性走廊,美國不僅能牽制中國大陸的對外投資與貸款模式,還能與中亞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貿易與能源合作,降低它們對中國的依賴。

削弱俄羅斯能源戰略要道

雖然川普在外交場合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態度一度曖昧,但基於能源與地緣戰略的考量,美國仍有動機削弱俄羅斯的區域影響力。而中亞-歐洲走廊若能有效繞過俄羅斯境內的傳統管線與鐵路,將直接削弱莫斯科在能源過境與貿易上的掌控力。對美國而言,這種繞道的戰略價值,不僅可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更可切斷其對歐洲能源安全的威脅,進而為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的出口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川普第一任期已多次強調,要讓歐洲「不再依賴俄羅斯的能源」,最近公布的日本、韓國、台灣的對等關稅協議中,均稱要採購美國的LNG產品。未來若與中亞-歐洲走廊結合,這一目標將更具可行性。

促進美國能源與基建出口

川普的「美國優先」經濟民族主義強調,製造業回流與出口擴張,而中亞地區的基礎設施需求正好與此吻合。該地區在港口、鐵路、物流園區、油氣管道等方面存在巨大投資缺口,為美國工程公司、能源企業與機械設備製造商提供了進場機會。川普意圖透過此倡議,進行能源合作、推動美資參與中亞基建項目、推銷美國LNG與能源設備。未來如果將中亞-歐洲走廊納入戰略規劃,不僅能拉動美國的出口與就業,還能在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增加美國在歐亞市場的影響力。

此外,美國若能在走廊沿線推動港口與物流節點的建設合作,還能為自身企業創造長期營運與服務的收入,形成類似中國「一帶一路」港口網絡的美國版,進一步強化其在歐亞貿易鏈中的角色。

對抗中國南方通道合作

在全球交通網絡的布局中,南方走廊經過伊朗,對美國存在明顯戰略風險。伊朗不僅與美國存在長期的敵對關係,近年來還與中國加強能源與基建合作,並簽署長期戰略協議。若南方通道持續發展,將使伊朗成為中國在中東與歐亞的關鍵樞紐,對美國的中東政策構成挑戰。因此,川普可能選擇支持繞過伊朗與俄羅斯的中間走廊,避免增強伊朗的地緣價值,又能遏止中、伊在區域的合作深化。在川普的戰略邏輯中,這種選擇屬於「以地緣安全優先於短期經濟利益」的操作,因為避免敵對國家獲得戰略優勢,遠比單一貿易的收益更重要。

持平而論,這條中間走廊的成敗很大程度上依賴土耳其、亞塞拜然與喬治亞等國的地緣位置與基礎設施能力。土耳其作為橫跨歐亞的門戶,不僅在地理上扮演關鍵角色,也是北約成員國,而成為美國在黑海與地中海的戰略部署中無法繞開的重要夥伴。儘管美、土之間在庫德武裝、軍購等議題上存在摩擦,但透過貿易與基建合作,美國即可能加強土耳其在經濟上對華府的依賴。亞塞拜然與喬治亞則是裏海-黑海能源與運輸網絡的中樞,美國若能在該區域推動油氣管道與鐵路項目,不僅能提高中間走廊的運輸能力,也可以在能源供應上對中俄形成牽制。

川普倡議仍面臨挑戰

儘管中亞-歐洲走廊對美國具有多重戰略價值,但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高加索衝突、阿富汗局勢與中亞國家內部政治不穩定,都可能影響走廊的長期運作。其次,與中國大陸相比,美國在對外基建投資上缺乏靈活且快速的融資機制。再者,走廊的最終市場在歐洲,若歐美在對華、對俄政策出現分歧,將削弱該走廊的推進力。最後,新運輸走廊的實際運作模式尚不明朗,關鍵細節尚未確定,包括海關檢查與安全如何實施,以及亞美尼亞對亞塞拜然領土的互惠通行性質。

綜合而言,川普推動中亞-歐洲貿易走廊的最大動機在於將經濟合作與地緣戰略結合,達成遏制中俄、推動美國能源與基建出口、鞏固戰略夥伴關係的多重目標。該戰略若能成功落地,將成為美國在歐亞地緣競爭中的重要籌碼,甚至可能改變中亞與歐洲的貿易與能源版圖。但若無法克服上述挑戰,該走廊可能只會淪為象徵性倡議,無法對中俄形成實質性的制衡。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44
  • 標題: 川普推動中亞-歐洲貿易走廊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