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會影響與兩岸關係思考│黃清賢

美俄峰會影響與兩岸關係思考│黃清賢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阿拉斯加會談,雖然沒有達成協議,但影響俄烏衝突,也影響了世界格局,甚至影響台海兩岸關係。在現實的國際關係中,大國政治是結構中的關鍵角色,所以烏克蘭不可能影響大國;即使有歐洲國家支持烏克蘭,美國仍會優先考量自己的利益。加上川普具「萬物皆可交易」的特質,烏克蘭「若不在餐桌上,就會在菜單上」,這是台灣的前車之鑑。

美俄峰會的過招

這場阿拉斯加峰會有三個第一次,美俄領導人在俄烏衝突後的第一次會面,俄國領導人在2015年後第一次訪問美國,更是沙俄時代以來俄國領導人第一次到訪俄國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領土。

川普為普丁鋪上紅地毯,親自在機場鼓掌歡迎,還讓普丁坐上了美國總統的「野獸」裝甲座車。這場在美國軍事基地的歡迎會上,川普也下馬威,兩人身後兩側,各停著二架F-22隱形戰鬥機,這是美軍在冷戰時代為對抗蘇聯而設計開發;兩人走在紅地毯時,一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4架F-35隱形戰鬥機組成的編隊,從上空呼嘯而過。

不過,俄羅斯也有備而來,外長穿了有CCCP(蘇聯)字樣的毛衣,進入會議酒店,表達對強大蘇聯時代的懷舊,也諷刺了西方的不友善媒體。川普怕被俄羅斯設計,把原規劃與普丁的單獨會晤,改加上國務卿、中東問題特使,俄方則加上外長、總統助理,3對3的方式會談。

會後記者會,川普讓普丁先講話。普丁盛讚會談的建設性與相互尊重,說他與川普的共識是為烏克蘭和平鋪路,希望基輔與歐洲各國首腦不要設置障礙。他還呼應川普,如果川普是總統,就不會有這場戰爭。川普很高興地回應,這場會晤具有成效,期待進行「交易」,努力盡快結束這一切。他要打電話給北約與合適的領導人,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希望他們同意川普政府的判斷。當普丁邀請川普下次在莫斯科見面時,川普說這很有意思。兩人惺惺相惜。

雙普會談的影響

一場沒有達成協議的會面,但是雙普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川普希望能透過英雄相見,停止美國對烏克蘭無底洞的支持,更實現自己拿諾貝爾「和平獎」的願望;畢竟他還曾為此打電話給主辦國挪威,談關稅問題、更談提名問題。普丁則克服他所說的美蘇冷戰以來的兩國最低點,重新建立起雙邊關係,擺脫了被孤立與制裁的壓力。

雖然澤倫斯基接著就訪美,謙恭著正裝,對川普說11次謝謝,但面對他的是「非常接近協議」的雙普會談共識。烏克蘭需要同意轉讓已「公投入俄」的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的領土;以及美國非直接,而是透過北約的歐洲國家,給予烏克蘭安全保障。

在大國政治下,小國置喙餘地不多,縱使歐盟、北約、歐洲國家等領導人陪著澤倫斯基見川普,以免他重蹈前次在白宮被羞辱的覆轍,但川普知道歐洲各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只會口惠而實不至,因此還是要求澤倫斯基接受雙普共識,結束俄烏衝突,讓自己成為羅斯福、威爾遜、卡特、歐巴馬後,第五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美國總統。

過去多年來,美國建制派將中、俄兩國推到一起,美國反而成了國際關係裡的孤雛,川普想藉由擺平俄烏衝突,拆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的關係,讓美國更有本錢對付中國。川普也認為,俄羅斯已不像蘇聯能與美國並駕齊驅,但崛起的中國是威脅美國霸權的力量。

對兩岸關係的思考

川普在雙普會前主動表示,中國大陸與台灣「非常類似」俄羅斯與烏克蘭,所以比照川普「如果他是美國總統,就不會有俄烏衝突」的邏輯,川普說習近平曾向他承諾,只要他還擔任美國總統,就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姑且不論這是喜歡吹噓的川普講大話,但若以為這樣就可保障台灣的安全,那就太過天真了,因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必須與領土轉移掛勾。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不同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國與國關係」,但川普在美俄峰會後受訪的話仍值得深思。

川普說,烏克蘭需要答應「非常接近協議」的雙普共識,因為俄羅斯是大國,烏克蘭不是。他這種說法就像他曾比喻「中國大陸是辦公桌,台灣只是筆尖」。所以川普喜歡普丁、喜歡習近平,不喜歡澤倫斯基、不喜歡賴清德,華盛頓圈內人多所知悉。因為崇拜強者,貶抑弱者,既是資本主義的邏輯,更是川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台灣不必奢望川普可藉美俄聯合對抗中國大陸,因為當前大國的政治主軸是鬥而不破,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俄羅斯設定不能踩踏的紅線,台灣獨立是中國設置不能逾越的紅線,所以美國不會為此而鬥破關係。

烏克蘭如堅持要加入北約,可能會丟失重要戰略領土,台灣應該引以為鑑。台灣應該回到兩岸和平發展,走向融合發展,共創兩岸人民幸福生活,這才是實現台灣主體性的正確道路。

(作者係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黃清賢
  • pages: 24
  • 標題: 美俄峰會影響與兩岸關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