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失敗與民眾黨走向│馮國豪

大罷免大失敗與民眾黨走向│馮國豪

繼726大罷免以25:0完封後,8月23日的罷免投票仍以7:0收場,「核三延役公投案」未達500萬票門檻,但同意票是不同意票的三倍。搞了一年的大罷免終告結束,但政壇才正要展開一個新局。

賴面臨民調下滑、黨內壓力

726罷免投票後,賴清德政府民意滿意度明顯下滑,偏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與美麗島電子報,賴清德與卓榮泰的滿意度皆跌破四成創新低,而偏藍的TVBS民調結果,賴卓二人的滿意度更跌破三成,不僅引發內閣重組的討論,黨內也出現檢討聲浪。

賴清德面對朝野政局與黨內壓力,態度開始放軟。明顯的例子是先前反對藍白通過的普發全民現金1萬元的法案,近期表示接受;在民進黨內,8月20日賴宣布由英系的徐國勇接任秘書長,各方普遍認為,賴主席終於願意釋放權力,以求取派系平衡。

然而,目前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完成,8月1日美國公布的對台對等關稅,民眾普遍擔憂民生經濟會受到劇烈影響;另外,前陣子颱風造成南部重大災情,政府被批評救災不力。儘管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面對823罷免投票「民進黨會繼續與罷免團體同行」,但「民眾期待執政黨專心處理關稅跟內政」的聲音,讓他難以施力助選,反罷方的動員力道也隨之降低。

反罷成功對在野陣營影響

在野勢力方面,歷經726與823兩場戰役後,不僅藍營歷經2024年總統選舉失利後的浴火重生,白營也擺脫了大選失利、主席被收押的困境,重新取得在台灣政壇上的關鍵角色,站穩第三大黨的地位。在這兩階段大罷免後,雖然表面上三大黨在國會中席次沒有改變,但藍營的36席區域立委已經取得「無敵星星」,未來三年沒有被罷免的後顧之憂。反觀民進黨的區域立委則隨時有被罷免的顧忌,更重要的是,雙方士氣明顯逆轉,這將影響2026九合一選舉,甚至衝擊2028總統與立委大選。主要原因是,這次大罷免至少對在野陣營產生四大作用,分述如下。

第一、堅定藍白合的方向。2024年藍白合破局,導致總統選舉失利,在藍白陣營中都留下一層陰影,尤其柯文哲案中,國民黨籍的鍾小平與游淑慧市議員,一直被認為是舉發京華城等案的罪魁禍首。在這次大罷免的過程中,從第二階段連署過關後,民眾黨6月底就宣布,捐棄前嫌全力投入反罷行列;而民眾黨推動的「重啟核三公投案」,國民黨執政各縣市也全力支援,726之後第一階段通過罷免考驗的立委,更義無反顧地全力為民眾黨公投案站台助陣。

經過2024年到「反惡霸」、「重啟核三公投」,藍白陣營已經體認到雙方「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藍營明白沒有白營的協助,難以通過罷免的考驗,2026與2028更難樂觀,白營也確知沒有藍營的支持,柯文哲要被釋放將遙遙無期,甚至可能會遭到團滅。未來雙方合作當然還有很多問題,但合作大方向已無懸念。

第二,台灣年輕人選票再次移動。1990年的「野百合運動」可以說是台灣年輕選民的第一次大規模移動,很明顯的是朝當時在野的民進黨移動,這批年選民也形成民進黨在2000年後執政的重要基礎;2006年8月的「紅衫軍百萬倒扁運動」則是年輕選民拋棄民進黨(但未必支持國民黨),這是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八年的基石;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則造成柯文哲崛起,以及民進黨重返執政的重要關鍵;而726到823大罷免失敗,是日本學者小笠原所說的「民進黨太陽花優勢告終」,年輕選民再次移轉,一部分轉向成為支持白營的小草,也有一部分受到「南方公園」動畫的吸引,重新關注老舊的國民黨。

第三,政黨板塊移動的關鍵。2024大選後,各主要民調機構所做的民調都有幾個趨勢,一是民眾黨支持度從高峰期的25%逐步下降,二是國民黨支持度始終維持25%左右變化不大,三是國眾兩黨支持度的總和始終低於民進黨。但726大罷免失敗後民調開始轉向,以美麗島電子報7月31日公布的國政調查為例,民進黨方面,有32.7%民眾對民進黨抱有好感、53.5%反感,與上次調查相比,民進黨好感度下降7.8%,反感度則大增8.5%;國民黨方面,32.7%民眾對國民黨抱有好感、46.6%反感;民眾黨方面,33.2%民眾對民眾黨抱有好感、42.1%反感。政黨好感度儼然三分天下。

第四,可能也是台灣統獨板塊移動的轉捩點。在這段大罷免操作近一年期間,罷團與民進黨難以解釋何以採用「無差別大罷免」,最後只好祭出「抗中保台」。大罷免的失敗不能直接與「抗中保台」失效做連結,但至少也證明,「抗中保台」這張牌在台灣政壇「邊際效用遞減了」,加上其間與白營交好的網紅館長陳之漢三度訪中,並高調喊出「我就是中國人」,這雖未必會馬上讓統獨板塊移動,但可能會讓民眾重新思考,這或將成為未來統獨移動的轉捩點。

最後,我們也觀察到,民眾黨8月10日黨代表大會上,確認不會廢止「兩年條款」。在經歷大罷免及公投案後,估計民眾黨將會在2026年選擇與藍營繼續合作,日前黃國昌宣布投入新北市長選舉,外界多數認為是「以戰逼合」,目的在爭取新竹市、嘉義市及宜蘭縣由民眾黨的邱臣遠、張啟楷及陳琬惠代表藍白出征,為民眾黨擴大版圖。總之,除劉書彬外,2026年1月底將有7位立委卸任,不論是否投入縣市長選舉,

他們都應該積極經營選區,為2028年區域立委預做準備。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馮國豪
  • pages: 10
  • 標題: 大罷免大失敗與民眾黨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