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D-3及BMD-4傘兵戰鬥車發展│宋磊

BMD-3及BMD-4傘兵戰鬥車發展│宋磊

俄羅斯空降軍為俄國6大軍種之一(陸海二軍、太空軍、戰略火箭軍與特種部隊),空降軍於1931年成立,當時蘇聯將領意識到派遣空降部隊進入敵區,是瓦解對手的捷徑,因此努力加強空降部隊的發展。1970年代推出「BMD傘兵戰鬥車」,BMD-3與BMD-4分別為較新款的傘兵戰鬥車款。

20250714307 25

俄國空降軍總兵力約45,000人,蘇聯解體後1992年再次復編成軍,主要的裝備為BMD系列傘兵戰鬥車,在歷次的車臣戰爭、併吞克里米亞半島行動、2022年哈薩克行動、俄烏戰爭等精銳盡出,空降部隊為攻勢作戰部隊,與特種部隊同為精銳部隊。

BMD-3傘兵戰鬥車

BMD系列最早出產的傘兵戰鬥車型號為BMD-1,車體材質以焊接鋼裝甲為主,早在1969年即亮相了,1973年正式服役。BMD-3於1983-1986年期間,分別製造6輛原型車供蘇聯軍方測試,最終於1990-1997年進行一系列的生產,BMD-3傘兵戰鬥車體仍為冷戰時代的設計,設計理念啟發於「BMD-2傘兵戰鬥車」,該系列的傘兵戰鬥車全由「伏爾加格勒」(Volgograd tractor factory)拖拉機工廠生產。

20250714307 27

從車體外觀觀察,BMD-3由3名成員操作,分別為駕駛、砲手與車長,砲塔位於車體前方,車體後半部能容納6-9名步槍兵,總重為13噸,車體長度6公尺,寬度為3.13公尺,高度為2.25公尺,主砲為一門2A42 30mm機砲,彈藥數量860發,若發射高爆燃燒彈時,最大射程約4000公尺,也能有效應付四公里以內低空、慢速飛行的直升機;副砲為2挺機槍,1挺PKT 7.62mm機槍,配有2000發子彈,1挺PKT-74 5.45mm機槍,配有2160發子彈,為增強傘兵戰鬥車的火力,於左側額外加裝1門榴彈發射器,配有551發榴彈。

在實際的作戰中,俄軍會將「BMD-3傘兵戰鬥車」放入伊爾-76運輸機(IL-76),該運輸機具有軍、民兩用類型,總生產數架數超過900架。伊爾-76運輸機一次能攜帶3輛「BMD-3傘兵戰鬥車」投入戰鬥,「BMD-3傘兵戰鬥車」透過安裝特殊的PBS-950U技術空降於特定戰場,在空投的過程中,傘兵戰鬥車內部配有減震式座位,運輸機空投時僅有車長與駕駛隨車空降,其餘士兵自行空降至指定區域,落地後才與傘兵戰車會合。

車體材質為「鋼裝甲」,在動力系統方面,「BMD-3傘兵戰鬥車」配備一個450匹馬力的引擎,型號為2V-06-2水冷式柴油引擎,在陸地行駛的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在水面運行的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最大陸地作戰範圍500公里,水上作戰距離80公里,總生產數量為143輛(包括原型車輛),客戶包括俄羅斯、安哥拉與中國大陸(作為發展傘兵戰鬥車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應該是在1996年向俄羅斯採購一批「BMD-3傘兵戰鬥車」。北京對於如何開發傘兵戰鬥車,包括相關的技術參考抱有濃厚興趣,其戰場的想定應是以台海為目標,最終開發出傘兵戰鬥車「ZBD-03」。

BMD-4傘兵戰鬥車

1990年代初期,俄羅斯認為「BMD-3傘兵戰鬥車」仍有升級的空間,加上俄羅斯軍方預期傘兵所面臨的威脅與日俱增,而著手開始研製新一代傘兵戰鬥車,2004年由「伏爾加格勒」拖拉機工廠推出新款「BMD-4傘兵戰鬥車」。

唯有在車體材質上進行強化,先安裝複合式裝甲,才能正面抵禦30mm口徑的機槍射擊,為使得新款戰鬥步兵車在戰場上不易遭到敵軍紅外線鎖定,戰鬥車兩側加裝6具口徑81mm ZD-6煙霧發射器,大幅提高其戰場存活率。主砲升級為一門口徑100mm 2A70線膛砲,備有34發砲彈,副砲和BMD-3相同,引擎也和BMD-3相同,但車體仍以鋁合金打造,砲塔則為鋼殼砲塔,故重量略增為14.6噸。

BMD-4作戰範圍依據情境有所差異,在水上最大行駛速度為80公里,在水面行駛為每小時10公里;在柏油路上行駛速度每小時70公里,路面最遠行駛距離為500公里。在設計上新款「BMD-4傘兵戰鬥車」的車體與BMD-3相同,原型車於2004年交付俄軍測試,2012年俄羅斯國防部決定下單採購,並於2015年閱兵時俄軍以17輛對外展現,2016、2017、2018、2019、2020年空降團持續接收BMD-4與其衍生款車輛,最終的產量超過300輛。

20250714307 26

最新的衍生款:BMD-4M

「BMD-4傘兵戰鬥車」仍有衍生款,諸如BMD-4M(亦稱BMD-3M)。俄羅斯軍方正式在2016年採用,其外型加裝特殊裝甲以供防護,也是該系列車款中最新的改良款,該型衍生款是由「伏爾加格勒」(Volgograd tractor factory)拖拉機工廠與「俄羅斯聯邦儀器設計局」(KBP Instrument Design Bureau)共同研發的車種,最後由「庫爾干汽車廠」負責生產。

BMD-4M的UTD-29柴油引擎能產生500匹馬力,在高速公路行駛的速度為每小時69.4公里,最大的行駛距離為500公里,在水面運行的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車體長度為6公尺,寬度為3.15公尺,高度為2.7公尺,車體由鋁合金打造,僅有部分砲塔以鋼殼建造,整體重量僅為13.5噸。

結論

傘兵戰鬥車在全球的車款相對稀少,目前僅有美俄中三國具有獨自研製傘兵戰鬥車的能力。傘兵部隊為戰略兵種,具備區域、全球部署/突穿的作戰能力,縱然俄軍空降部隊在俄烏戰爭中的表現差強人意,尤其第31獨立空降旅,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指揮官的戰場反應不夠迅速,致使落入對手的火力壓制範圍,但俄國在傘兵戰車的發展上卻走出屬於自身特色的路線。

(作者係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候選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宋磊
  • pages: 68
  • 標題: BMD-3及BMD-4傘兵戰鬥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