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與西螺的特色和特產│古蒙仁

二水與西螺的特色和特產│古蒙仁

八堡圳及「林先生廟」

濁水溪過了名竹大橋後,原本蜿蜒的溪水一路筆直朝西,彰化、雲林二縣沃野千里,渠道密布,都仰賴濁水溪灌溉,因此自古以來水利設施即十分發達,其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八堡圳。

八堡圳的進水口位於二水鄉的源泉村,舊名鼻子頭。全長96公里,支線及分線長達540公里,灌溉範圍涵蓋清代的八個堡(當時行政區域名稱,相當現在的鄉鎮),故名八堡圳。

八堡圳創設於康熙年間,由施世榜籌資開鑿。他是福建泉州人,年輕時隨父親施鹿門渡海來台。26歲獲鳳山拔貢生功名,後遷移台灣中部,在彰化開墾土地,想引濁水溪溪水灌溉,費時十年,動員民工數十萬人始告竣工。

但水圳完成後,多次開渠導水都失敗,無法將溪水引入圳道。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出現一位老者,教授「導水土工法」,並指引將導水路向上延伸至名間鄉濁水村取水,果然一舉成功,時在康熙50年(1711)。十年之後,埔心人士黃仕卿從同一進水口引水,開鑿了八堡圳二圳。

202203015858

鄉人為感謝施世榜的奉獻,故取名「施厝圳」,或「施圳」,後才改為「八堡圳」。施世榜也備了千金,要酬謝指導的老者,為老者婉拒,請教其姓名,老者笑而不答,走入林中即告消失,因而稱之為「林先生」。後人緬懷水利先賢的盛業遺澤,飲水思源,特別在二水鄉源泉村八堡圳頭興建「林先生廟」,供人膜拜瞻仰,至今仍香火不絕。

1995年,彰化縣舉辦全國文藝季,特別在「林先生廟」及八堡圳分水門前舉行隆重的圳頭祭,並進行「跑引水」的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民眾圍觀,讓人們重溫八堡圳的傳奇故事。以後每年11月第二個禮拜日,水利會和二水鄉公所都會聯合舉辦「跑水祭」,參加的民眾十分踴躍,大家齊聚八堡圳的上游,比賽時將水圳的閘門打開,大家便爭先恐後地往前跑,唯恐跑得太慢會被水淹到,因此每次比賽都十分刺激而有趣。

螺溪石硯雕是鄉寶

濁水溪沖積層以礫、沙、淤泥及粘土組成,流經二水鄉時,河床上布滿了形形色色的礫石,有的大如巴掌,當地人稱為螺溪石。顏色各異,可分為烏黑、翠綠、赭紅、土黃、灰白五大色系,同時混雜其他色彩,真是色彩繽紛,千變萬化,令人愛不釋手,鄉人常撿回家,作為擺飾、觀賞之用。

後有文人雅士拿來作硯台,並在上面雕刻龍或牛的形狀,看到的人無不稱羡,也想附庸風雅一番,竟蔚為風尚,逐之者眾。許多石雕工廠看準這個商機,競相投入製作,意外地發展成一項產業,名為「螺溪石硯雕」,歷久不衰,迄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鄉人視為二水的「鄉寶」,也是濁水溪賜給他們的禮物。

近年來在文物界的推廣下,螺溪石硯雕炙手可熱,身價扶搖直上,鄉民和各界人士也掀起一股螺溪石熱。每逢星期假日,濁水溪沿岸一直到上游的地利村,都可看到在溪邊撿拾螺溪石的民眾,為沈寂而單調的溪岸風景,增添了不少熱鬧的氣息。

西螺七坎的故事

西螺是濁水溪下游的重要城鎮。1972年華視所拍攝的一部連續劇「西螺七劍」,讓「七崁武術」重現江湖,阿善師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西螺因而贏得了「武術的故鄉」的美稱。

「七崁」之名源於「張廖家族」,其先人張元子臨終時囑其子嗣,生當姓廖,死當姓張。並以七條祖訓刻在門坎上,藉此勗勉子孫,此即「七崁」名稱的由來。

清康熙年間,張廖子孫渡海來台,在西螺、二崙一帶聚居拓墾。當時治安不佳,匪徒橫行,居民常受騷擾,村民多習武以求自保。道光年間,適有少林弟子劉名善渡海來台,在西螺廣興里定居下來,憑著所習的少林武功在此開館授徒,人稱「阿善師」。

一時之間,「張廖」族人習武成風,為發揮七崁精神,加強族人團結,乃合數庄為一崁,總共七崁。每年定期集會,輪流舉辦祭祖迎神賽會,為了防禦墾拓,形成宗族聯防自保,「西螺七崁」從此成為尚武團結的象徵。

202203015859

「七崁」結成武術聯防之後,再也沒有外人敢覬覦此地,「張廖」族人也逐漸在地方上嶄露頭角,如雲林縣前縣長廖泉裕、前立委廖大林、省農會前總幹事廖萬金等人都屬七崁子弟。「阿善師」走紅之後,族人更在廣興里重修其墓園,並建廟奉祀。讓人感受到濃厚的文風武德,既是歷史勝地,也是「張廖」族人的榮耀。

醬油王國、蔬菜供應地

走進西螺街道,抬眼望去,林林總總的市招中,最醒目的大概要數醬油了。光是「大同」、「瑞春」和「丸莊」這三大品牌,就占了其中的大半。遊客到此一遊後,總會買幾盒醬油回去分送親友,使得西螺的醬油全省飄香。

西螺生產醬油始於前清時期,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全盛時期有30多家工廠,如今尚有十來家,代代相傳,已有四代的歷史,不但沒有成為夕陽工業,因堅持傳統風味,反而歷久彌新,廣受現代人歡迎,奠定了「醬油王國」的地位。

202203015861 

濁水溪沖積傘平原,因含有豐富的有機土壤,加上溫和的氣候,最適合蔬菜的生長。從早期飽受風吹日曬雨淋的露天生產,進步到網室生產,再到最先進的溫室生產,西螺的菜農一直走在時代的前面,才能提高產量,成為國內最大的蔬菜供應地。

西螺蔬菜早就進入專業生產的階段,全鎮五萬多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菜農。同時也是全省最大的蔬果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市場中因此流傳著「西螺果菜市場一天不運作,台北人就沒青菜吃。」而每當颱風過後菜價上揚時,西螺果菜市場也是官員和媒體頻頻走訪的地點。

西螺的特產不只這二項,日據時代西螺米曾是日本天皇指定的御用米,每年收成的稻穀經過嚴選之後,都會運回日本,稱之為「獻納米」。以西螺米製成的肉圓、碗粿、米糕,也是風味絕佳。走一趟西螺,嚐嚐這些風味,再買些醬油回去分送親朋好友,便不虛此行了。

西螺大橋是永恆的象徵

濁水溪流域廣闊,主流全長186公里,橫跨在濁水溪上的橋樑自然多得不可勝數,若論最具歷史意義及知名度的,則非西螺大橋莫屬。

202203015860

西螺大橋始建於1937年,日本人完成橋墩的工程後即爆發了太平洋戰爭,原本的鋼鐵、水泥等建材全被日軍移往南洋構築防禦工事,建橋的工程因而停擺。直到台灣光復後,獲得美國援助才復工興建,以鋼鐵為架,水泥為墩,全長1,932公尺,宛如一條紅色巨龍,於1953年完工通車,為當時遠東的第一大橋。

挾著這個光環,西螺大橋舉行通車典禮時特別盛大,郵局在通車周年時發行了紀念郵票,台灣銀行發行的十元鈔票也採用西螺大橋的圖案。但西螺大橋最大的意義還是在交通上,它不僅成為當時南北交通最主要的幹道,橋上還可供台糖小火車行駛,促進了地方的交通和產業的繁榮。

隨著汽車逐漸增加,狹窄的橋面不敷汽車使用,1980年小火車的鐵軌便被拆除了。到了1991年,西螺大橋再也無法負擔台灣經濟起飛後的交通需求。1993年溪州大橋通車後,完全取代了西螺大橋在南北交通上的地位。走過40年的風光歲月,它終於沈寂下來,成為地區性的替代橋樑,只有當地居民的車輛和一些懷舊的觀光客,來此緬懷、憑弔往日的光采。

 (作者係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古蒙仁
  • pages: 83
  • 標題: 二水與西螺的特色和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