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引發爭議│柳金財

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引發爭議│柳金財

8月28日,蔡英文親上火線宣布,將於2021年1月擴大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和30個月以上的美牛進口,引發台灣政界及社會一片譁然。蔡英文在美國衛生部長訪台後,未經立法院會討論及政府部門協調,就逕自宣布,展現其獨攬獨斷的性格,也折射出民進黨執政前後在政策上的反覆。

2020861001

民進黨作為在野黨時,反對「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反對進口美豬牛;然執政後,既要獲得兩岸經貿利益又想享受「聯美抗中」的政治利益,使得政策一再轉彎。

政治利益超越健康權益

首先,民進黨政府採行「聯美抗中」戰略,政治利益凌駕民眾的健康利益。蔡英文親自宣布進口美豬,其關鍵目標是為爭取和美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並表達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盟友。簡言之,就是想運用大量採購美國武器、開放美豬美牛,換取「最好的台美關係」。

美國國會雖通過一系列友台法案,對台釋出善意;但在談判FTA上始終沒有太大進展,禁止美牛豬進口被視為明顯的貿易障礙。

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2020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即指禁止進口美豬牛是不合理的「非關稅障礙」。尤其,國務卿蓬佩奧和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皆呼籲,台灣若開放美國牛豬,可為美台雙邊經貿合作打開大門。顯然,對民進黨政府而言,維持台灣政治的主體性超越民眾的健康利益。

專業部門只在意政治正確

其次,蔡英文自上而下的決策模式,固然凸顯其政治威望,但欠缺了跨部門的意見整合。這一重大決策原本應該由曾擔任經濟部長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召集農委會、經濟部、衛福部、國發會和外交部,組成跨部會小組,研商具有通盤考量的政策及施行細則,使該措施更加細膩、周詳。然蔡英文卻採取垂直的行政命令,顯示她以為得到817萬張選票,就有權力縮短冗長繁瑣的決策,在兩岸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換取美國對台灣的支持與奧援。

蔡英文政府宣稱,衛福部至少已做過三次風險評估,「只是沒有對外公布」。不過,在蔡英文宣布政策大方向後,食藥署並未公布已完成的風險評估,反而提出要「重新審視風險評估是否合乎現況」,再訂美豬萊克多巴胺的標準,這種「先射箭、後畫靶」的風險評估,顯示政府專業部門在決策過程中,以「政治正確」,來迎合民進黨當局所界定的「國家利益」內涵。

民意顯示健康應高於外交

再次,開放美豬美牛政策,缺乏民意基礎支撐。9月3日《TVBS民調》公布「開放美豬、美牛民調」,顯示若依「台灣採用聯合國瘦肉精標準,開放美國豬肉進口」,表示不贊成的有50%、贊成者36%。在未設定條件下,高達64%民眾不贊成,贊成者只有22%。9月8日網路媒體《YAHOO》就「衛福部長陳時中鬆口開放全豬進口,你認不認同?」,進行網路投票(投票時間為9月3日至8日),共有4.3萬名網友投票,贊成者僅25.1%、反對者高達70.6%。

整體而言,民眾多不贊成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上述民調也針對「美豬進口相關細節的政策決定過程,你覺得有沒有跟各界充分溝通?」做調查,僅有13.1%認為有溝通,認為沒有溝通者高達81.2%。

最後,民眾反對以開放美豬牛政策,支撐台灣參與印太戰略。據TVBS民調,當詢問民眾若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國始考慮是否與台灣簽訂FTA時,有51%的民眾仍表示不贊成開放,35%表示贊成。衛福部長陳時中提及,開放美豬進口是為了換取台灣的國際地位,有54%民眾表示不同意,高於表示同意的36%。《美麗島電子報》民調,有高達74%的民眾不認同政府開放進口美豬,作為簽訂FTA的條件,而且近半數持強烈否定態度。顯示民眾重視國民健康高於經濟、外交。

政黨、中央與地方間攻防

最後,開放美豬牛政策欠缺政黨之間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溝通與協商。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提出五大訴求,包括應先完善健康風險評估、完備程序實質審查、禁止美國牛豬內臟進口等措施,並質疑政府公告未達60天預告期,程序不完備。台灣民眾黨批判,衛福部長應以專業為民眾健康把關,決策欠缺跨部會整合協調。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率領黨籍各縣市首長和立委,宣布推動反瘦肉精美豬的公投連署;彰顯國民黨重視直接民權和重視食安的態度。

此外,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其市議會國民黨議員召開記者會,抨擊民進黨是黑心政府、黑箱作業。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中央政府開放美豬政策,應交給全民來判斷。雲林縣長張麗善也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的原則。這已然形成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

而且,國民黨要求其執政縣市嚴格落實管制,國民黨藉縣市長也要求中央在食品安全及散裝豬肉標示上訂定嚴格規定,以利衛生單位依法查緝。

直言之,開放美豬牛事件已引發民意反彈、政黨之間及中央、地方政府之間的攻防博弈戰。

(作者係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柳金財
  • pages: 6
  • 標題: 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