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危機重擊民進黨政權│蕭徐行

缺水危機重擊民進黨政權│蕭徐行

「看天吃飯」似乎是執政黨處理台灣缺水危機的唯一步數。3月在政府的委託下,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娘娘,舉行了別開生面的祈雨祭典,祈禱上蒼「普降甘霖」,這樣的誠心向天能否獲得實效令人質疑。

2021059302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人們若再不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政府若不趕快在「開源節流」上下功夫,台灣即使天天下雨,也解決不了缺水的危機。更別說未來幾個月再不下雨,缺水問題不僅會重創台灣的民生經濟,造成社會紊亂,也將造成執政黨能否繼繼續在2024年維持政權的首要危機。

中南部幾乎無水可用

這次已經有一年多了,桃園以下的中南部地區,沒有長達數日的雨勢出現,更別說有明顯的大型降雨出現,補足經濟與民生所需的用水。過去扮演台灣水情急先鋒的颱風,去年不曾踏上台灣一步,終於使中南部陷入近乎無水可用的慘狀。

為了挽救用水,政府祭出了休耕補償政策,讓使用量大的農業部門暫停,以解工業用水與民生用水之需。去年秋天後,乾旱情形更向北部蔓延,休耕範圍已經往北到了桃園地區,如今不缺水的地方,除了北台灣,以及沒有工業活動的花蓮、台東一帶,其他地區都深陷無水可用的困境。

缺水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也對台灣目前最主力的產業半導體業形成嚴重威脅。半導體製造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半導體主要設置的新竹、中科與南科地區,正面臨無水可用之苦。為了維持半導體的生存,經濟部已打算讓廠商自行開鑿深井,以抽取地下水。即使專家反對這種會造成西海岸地層下陷更為嚴重的「飲鴆止渴」,然而,為了維護台灣主要的經濟發展,政府顯然有著不得不然的考量。

台灣面臨五大水資源危機

中研院水資源專家許晃雄博士表示,台灣正面臨五大水資源危機。

其一,人為過度開發改變土地利用,影響土壤含水性。都市快速發展與人口成長,不透水層面積增加,雨水入滲量減少,導致地下水補注、貯蓄量降低,若這個地區位於山坡地或河川中上游集水區,不當開發加劇地表土流失,致使水庫淤沙更嚴重,減少水庫容量。

其二,不當的開發造成河川汙染,影響河川水質。全台50條主要河川中,有1/3的河段被認定屬於中度與重度污染,不可飲用,也不能做為灌溉使用,嚴重限縮水資源利用的可能性。

第三,台灣自來水管線老舊,漏水率高達14%;農業用水每年有高達20%的漏損率。這兩大系統缺乏改善更新,使得輸配過程中浪費了許多水源。

第四,自來水價長期偏低,缺乏節約用水動機。這不利推動省水科技、省水或回收水設備的投入、新興水源開發等。

第五,水資源調度有其限制。台灣乾旱主要因應策略為水資源調度,但有其限制。以區域調度而言,水源充沛的東部無法調度至西部。絕大多數農業用水為河川溪流等地表水及地下水,而生活與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較高,因此多數農業用水無法提供調度。

地理環境及氣候變遷

台灣的水資源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極大。本島北部得以有充足的雨水外,南部的水源主要靠颱風來臨及抽地下水為主;台灣的地形又為山高水促,河川向東西兩方流動,地形又為南北長、東西窄,每當暴雨來襲時,由於河川短促,常常無法留住大量水力,而使得多數的水資源都流入大海。

據統計,台灣每年大約有雨量600萬公噸,而且還不一定下在水庫集水區,沒雨的時候想要造雨,成效更是有限。如何把這些下下來的雨水留住以供無水之時使用,這才是政府最大的考驗。加上台灣的水價是世界第三低,民眾不會省水,不僅濫用水資源的情形普遍存在,各地水管老舊頻頻漏水的情形也一再發生,當然就會出現水不夠用的現象。

這幾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去年的反聖嬰現象帶來的餘威,致使缺水的情形更加嚴重。氣候暖化也使得整個氣候帶往北移動,台灣過去處於亞熱帶氣候,這幾年卻逐漸向高熱的熱帶氣候發展,結果以往夏天常來的颱風,也逐漸北移侵襲日本、韓國一帶,讓過去依賴颱風當水來源的台灣頓失一大資源。

政府應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採取行動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是台灣目前最緊急的工作。首先,由於民間反對興建新水庫的態度很堅定,台灣既有的水庫與貯水池,必須多加一把勁的清淤,以擴大蓄水量。此外,如何強化循環用水的使用,以及興建海水淡化廠更需加緊進行。目前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是新加坡,新加坡的用水本來百分之百依賴馬來西亞,為了確保供水穩定,避免國家利益受損,努力提高循環用水和海水淡化水的產量乃為首要目標,如今循環用水和海水淡化已經成為供水主力,讓新加坡減少對馬來西亞的依賴。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台灣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需要一個「國家水資源策略」;無奈的是,政府部門無暇顧及長期的水資源策略。然而,除了政府沒有積極作為外,民眾不珍惜水資源,缺乏節水的概念也是重要因素。如果我們不能真實面對缺水的困境,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水資源匱乏將永遠是台灣人民的痛。

(作者係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蕭徐行
  • pages: 8
  • 標題: 缺水危機重擊民進黨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