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枋寮鄉的今昔│林清治

屏東縣枋寮鄉的今昔│林清治

枋寮鄉位於屏東縣西部中段偏南,是連接屏東平原與恆春半島的中介點,東方臨接春日鄉、南方臨接枋山鄉、西方臨台灣海峽、北方臨接佳冬鄉、總面積5,773.4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5個村落,臨接山地的土壤早期以種植稻米為主,現改種蓮霧、芒果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農產品,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面臨台灣海峽的土地平坦,大多開闢為養殖區。枋寮鄉現總人數23,894人中,有55%居民住在都市計畫區內。

居民現以漁業為生

枋寮鄉原本是一片森林,清康熙年間有福建漳州移民來此伐木為生,以木板搭寮居住,台語的木板寫作「木枋」,因此稱為「枋寮」,《鳳山縣志》記載「枋寮街,購料造船軍匠屯墾之所」,可知此地早期係因木料而發展起來。

枋寮原先只是一個窄小的內港,居民以種稻維生,後來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鹹、淡水邊界不斷往地表接近,使地下水鹹化無法飲用,或供農、工業等用途。1974年十大建設開工後,工廠林立,漁產的消費增大,漁業慢慢興起,枋寮的居民們現都以漁業為主。

海岸線長35公里,有枋寮漁港及楓港漁港。漁撈作業多為早出晚歸或晚出晨歸的近海、沿岸漁業型態。漁區盛產鱙、白帶魚、鰆魚、鰹魚等魚貨。

濱海陸地是漁塭養殖的區域,設置大庄、番仔崙、北勢寮、東海等四處養殖生產區,養殖技術居世界重要地位,面積約為650公頃。飼養白蝦、石斑、黃錫鯛、黃臘參、午仔魚、紅雞魚、金鐘魚等高經濟海水魚。

枋寮車站幾經改建

昭和16年(1941)12月,林邊至枋寮間完工通車,枋寮驛正式啟用,同日起屏東線全線完工通車。1944年,太平洋戰爭急缺鋼料及防止鐵路被敵人利用的關係,將林邊至枋寮間的鐵軌暫時拆除。1953年1月再復建通車,通車初期站房不敷使用,於1967年10月重建完工,今日所見的站房於1992年8月改建完工,2016年8月再整修站前的廣場及站房外觀。

在南迴線通車前,距離起點基隆站465.5公里的枋寮站,一直是西部幹線的終點站,長達51年之久,當時為台灣最南端的火車站。南迴線通車後,枋寮站變成起點站,屏東線從支線地位變為環島鐵路幹線中的一站。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7

F3鐵道藝文特區走入歷史

F是指枋寮(Fangliao),3是指3號倉庫,位於枋寮車站的左右兩側,右邊是3號倉庫,左邊則是藝文特區。這裡原為台鐵員工宿舍,由在地藝術家組成創作空間,2001年獲「閒置空間再利用專案」資金,經過屏東縣政府重新翻修活化,成為藝文特區。2005年由縣政府文化處接手經營,規畫成多間工作室,邀請裝置藝術、音樂、版畫、偶戲等創作者來此駐村,他們不僅可在此創造藝術品,也和當地學校、社群互動交流,每年籌畫藝術展演,成為當地熱門的觀光景點。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8

2020年縣政府文化處未再續約,鄉公所又沒有經費承接,枋寮F3藝文特區正式走入歷史,至為可惜。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9

德興宮歷史悠久

德興宮創於清乾隆年間,先民們在烏魚季來臨時恭請媽祖聖像隨行出海保護。清庭因船艦維修需要,在枋寮設置存放板料寮房,不久居民聚集成庄市,漳州、泉州先民合祀湄洲媽祖和龍溪媽祖。

嘉慶11年(1806),枋寮黃茂純開墾番界順利完成,感恩聖母保佑,留有匾額一方;咸豐、光緒年號匾額亦有多方。道光10年(1830),泉州人林光輝由地方先進籌資興建土确草茅,供奉聖母,宮名為德興宮。昭和三年(1929),曾大目、董興等議集重建,得當時郡守津下豬太郎獻匾額一方,是名慈濟。

202203015840834769 122530

1984年,因廟瀕臨海邊地勢低窪受淹水之苦,經聖母指示,爐下眾弟子合力玉成,1988年12月舉行安座,1993年完成聖母殿,成就今天的壯觀大廟。2006年續建觀音殿、大雄寶殿、凌霄寶殿,於2012年10月29日安座落成。

珂掘底(清魚池)右側

養殖戶在魚隻全部收成後,池裡還會有些漏網之魚,要先排水清池,請鄰居幫忙將池底的魚、蝦、蟹等抓起,當作漁民的加菜食材。待清池後,魚池經過一段時間的太陽曝曬、消毒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再重新放養另一批魚苗。在魚塭水上打水,產生的波浪,將底下曝氣盤旋轉所產生的溶氧氣泡帶離擴散,提高氧氣量,稱為水中增氧機。

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

日本在簽訂《馬關條約》後,派南北兩路軍接收台灣,掃除最後反抗日本侵略的勢力。1895年10月11日,曾任第三任台灣總督的乃木希典將軍,親率第二師團由澎湖抵枋寮外海,清晨開始登陸後,沿海岸線北上攻打佳冬東港,向鳳山台南挺進登臨此地,開始台灣長達51年的殖民史。有人質疑不該保留該紀念公園,但筆者以為可藉此提醒國人日本侵台的歷史。

202203015840834769 122531

中華大排「水管牆」奇觀

從大庄海邊到屏南工業區的中華大排,兩側道路原有1.5公尺寬,但長期以來養殖業者私自接水管引海水養魚,層層相疊的水管占用道路,最窄處僅50公分;層層相疊的水管最高處約有2公尺,只要有水管損壞,業者就從別的地方往上堆,以致愈疊愈高,「水管牆」綿延數公里,有的阻塞排水溝,成為淹水元兇,有的貫穿海堤危及結構。

據知,屏東縣政府已向中央爭取前瞻預算興建,等完成後,屏東縣沿海養殖專區就全都能有供應站提供的乾淨海水,「水管牆」即可走向歷史;短期考慮以公共管線解決中華大排水管占路的問題。

202203015840834769 122532

 

枋寮德聖宮

在鄭成功來台後,有褔建貨帆船在粅堀登岸,其中郭姓船員帶來郭王爺神像,神靈顯赫,發現下寮是瘦龍見骨,萬丁遍出的好地方,指點該員改行定居下寮,從此郭王爺在此興基,有求必應,遠近風靡。是時亦邀請參加頂寮三年一科迎王爺遊境,嗣後發現吳池兩王爺亦併隨郭王爺,一時傳遍遠近,香火鼎盛。現在的廟貌為1981年重建落成。

(作者係退休工程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清治
  • pages: 86
  • 標題: 屏東縣枋寮鄉的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