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亟待補修有效溝通的學分│馮國豪

國民黨亟待補修有效溝通的學分│馮國豪

3月5日傳出國民黨將「裁撤」已成立68年的黃復興黨部,引發黨內爭議,黃復興黨部正副主委皆請辭,地方民代也忙著滅火,因為收到不少黨員抗議電話,甚至揚言退黨。之後黨中央雖解釋不是裁撤而是「整併」,但為時已晚,引發黃復興基層抱怨反彈,後續效應與影響仍待觀察。

其實這個議題多年來在國民黨中常會、中央委員會等都討論過,之所以會不停地被檢討,還是要回歸到黃復興黨部跟中央黨部在選舉上的摩擦。黃復興黨部雖在總統、立委、鄉鎮市長選都會輔選,但在議員等民代選舉,黃復興通常會集中支持自家黨員參選,難免會發生有黨籍候選人因未獲得黃復興支持而落選的情況,讓一些人對黃復興黨部,有著「黨中有黨」、不認真全面輔選的錯覺;且地方黨部有時也無法指揮黃復興的地方黨部,讓選務出現雙頭馬車。

另外,經費也是問題,地方黨工人事費用都由地方黨部自己張羅,只有黃復興黨部掛在中央黨部下,由黨中央支付黃復興黨部地方主任的人事費用。據了解,國民黨感受到經濟壓力頗大,所以向最近幾任主席表達,是否可以不要由黨中央負擔黃復興的人事費,這或許也是讓黃復興轉型的原因。儘管如此,不少黃復興基層黨員還是要問:黨中央不能提早好好溝通嗎?

國民黨向有溝通不良問題

其實國民黨有溝通問題不是今天才出現,回顧2022年九合一選舉及南投立委補選前,侯友宜一句「歲月靜好」引起藍營支持者炸鍋,埋下總統大選時對侯的不滿情緒,加上侯遲遲不宣布參選,這些都是他最終落選的主因之一;而2023年5月17日國民黨宣布徵召侯友宜參選總統,引來同為競爭者的郭台銘抱怨,認為黨中央提前宣布徵召、民調不公,這也造成後來郭台銘與國民黨漸行漸遠,甚至後來展開參選聯署,形成國民黨的實質分裂。

再者,儘管大選早已結束,柯文哲仍經常抱怨,「國民黨從頭到尾態度都不強硬,只是一直騙我,進去他設的局」;雖然柯文哲應對他自己的反覆無常要負最大責任,然而國民黨缺乏溝通誠意與技巧,是否也是造成「藍白合」破局的重要因素呢?

組織發展必須做有效溝通

管理學強調,組織的發展與成長必須要做「有效的溝通」,溝通不僅是訊息傳達,重點是在「有效」,溝通要使雙方意見能達成共識,一起為組織的目標努力。因此,有效的溝通至少有以下7個原則。

一、信息盡量透明。一個好的組織一定要內部信息透明,最大的好處是降低溝通成本。如果國民黨中央能公開黃復興黨部每年使用的經費,以及黨部遭遇的困難,阻力或許就會小很多,可惜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國民黨有具體作法。

二、多傾聽,理解對方要表達的。一個人會不會溝通可看他打斷別人的次數、或從他聽人講話的狀態即可辨別。傾聽的本質是讓人的大腦高負荷運轉,同時順著主講人的主軸進入他的世界,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講。國民黨與郭台銘、柯文哲溝通時,是否理解他們的需求、企圖與目的?

三、表述時要有框架描述。溝通時要描述細節和宏觀概括,也就是要有框架描述,最怕的是指令型的命令。所謂框架描述就是要有戰略意圖的描述,也要有目標的拆解;不要用形容詞,描述越具體、越清晰越好。

四、把溝通本身作為問題,不預設立場。當與別人一起協作,面對結果和預期不一致時,首先應該思考:雙方溝通不到位,而不是「你的方案不好,照我的做就對了」。不要輕易去懷疑別人的立場,一旦進入立場假設,中間過程就容易被忽略,帶著立場溝通幾乎難以成功,這正是藍白多次溝通還是無法達成共識的原因。

五、面對面溝通效率最高。如果事情緊急、重要,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面對面溝通。面對面溝通之前,首先要做好充分準備,其次要帶著問題來,最後要做好會議紀要。國民黨中央要裁撤黃復興黨部,是否與該黨部進行過面對面的溝通?

六、有反饋的溝通才是有效溝通。任何一次溝通後,要想辦法拿到別人的反饋,也就是別人到底聽懂了什麼。這樣的反饋不是拍胸脯說我懂了,而是溝通完後,要做一份文檔,甚至把剛才溝通的事再講一遍,彼此確認溝通結果無誤。

七、誠意是溝通最重要的基礎。溝通不是為了擊敗對方或占對方便宜,而是要化解衝突、解決問題,因此誠意就是最重要的基礎,只有各方拿出誠意解決問題,就能確保溝通順暢並達成目標。

國民黨目前還有很多問題要面對、要逐一解決,近期的黨部改組、黃復興整併、智庫輕量化、三青整併為青年數位委員會;中期繼續推動藍白合與2026年九合一選舉;遠至2028總統大選,都需要透過溝通化解歧見。為避免重蹈覆轍,國民黨中央及朱立倫主席都亟待補修溝通的學分。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馮國豪
  • pages: 10
  • 標題: 國民黨亟待補修有效溝通的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