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恆春鎮古蹟多│林清治

屏東縣恆春鎮古蹟多│林清治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面積136.7630平方公里,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

202203015840834769 120

曾發生「牡丹社事件」

恆春古稱瑯嶠或琅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54名漂至南台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次年有日本人在南台灣遇害,引起日本輿論爭議。日本與清廷交涉後,得知清廷視生番為「化外之民」,聽憑處理,遂在同治13年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率軍犯台。日軍在射寮(今車城鄉射寮村國家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在)登陸,與原住民交戰,死傷多人;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占領牡丹社,是謂「牡丹社事件」。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與居民簽租地合同,屯田墾荒。

清廷得知消息後,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全權與日軍交涉。待事件告一段落後,沈葆楨為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上奏朝廷,建議設縣築城。得到朝廷的准許,在清光緒元年(1875)正式設縣,因該處氣候四時如春,故取名「恆春」,著手籌劃興建城池。

恆春縣城興建於光緒元年10月18日(陽曆11月15日),光緒5年7月15日(1879年9月1日)落成,是台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該城的遺跡在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為台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

為防禦和國防考量建城

城址由擅長堪輿風水術的官員劉璈所選定,以猴洞山為龍脈,分別於東西南北建置四座城門,均設有砲台,城牆外有護城河圍繞,四邊有庇佑城池的群山層巒。東西兩邊以龍鑾山(左青龍)和虎頭山(右白虎)為左右護衛;南邊面向西屏山,猶如案桌在前(前朱雀);北邊背倚三台山當靠山(後玄武)。

古城周長有880丈(約2,600公尺),城基厚2丈、外牆高有1丈4尺5寸,內牆高1丈3尺4寸,牆寬1丈6尺,牆上設雉堞1,384垛,有頂砲台四座,窩舖8間。設有四門,南門有「明都門」之稱,其餘三門僅稱東門、北門、西門。城門內各建卡房一所三間,門間設排水涵洞4個。城牆外有寬3丈2尺、深6尺5寸濠溝一道,溝上築橋,每門一作,長2.5丈、寬1.2丈。在城裡有縣署、典史署、文廟、同善公所、天后宮、風神廟、城隍廟、福德祠、三山國王廟、白龍庵、五龍君王廟、觀音廟等設施。

光緒4(1878)年,知縣黃延昭在城內挖掘五口水井,分別位在大街、縣署西轅門、風神廟前、縣署後與南門。城裡熱鬧的地區在西南部,主要街道有縣前街、西門街、打鐵街、南門街、客人街、東門街、北門街與土地公街等。

東、南、西、北門各有特色

南門向為通往南灣、墾丁的要衝,日治時期鋪設鐵軌,通過門洞,行駛台車運送貨物於南灣港和恆春城之間,人員、物資往來頻繁。南門圓環中間有很多餐廳和小吃攤販,有一間南門醫院,相當熱鬧。受過幾次風災的摧殘,後經修復,南門城樓已恢復往昔的模樣,城門二樓無法登上。城樓為因應當地炎熱的氣候,多了「抱廈」(亭仔腳)的設計,讓士兵有個可以遮陽的地方。門額採用玄武岩為建材,字體陰刻,門額加上框飾,以咾咕灰漿粉飾並施彩繪。

恆春國中段的古城垣在校園擴建時消失,為求完整,以空橋型式串聯環城動線系統,並以「漂浮城牆」的概念進行橋體設計。為了與舊城牆區隔出新舊建設的時代感,矩形交錯的格柵與舊城牆磚石疊砌意象相呼應,又為避免過度干擾校區,保留遮陽頂棚、司令台的空間需求,格柵隨機能高低變化。

南門馬道是城牆上供通行的路面,以前大官在上面巡視都是騎著馬故名之。

東門為昔日台南郡至卑南必經之地,是通往滿州鄉的主要道路。城牆約500公尺,是目前唯一被保存下來的城牆,城垛、砲台等都齊全。東門雉堞即為「城垛」,是城牆上的突出物,讓單調的城牆更具有造型之外,兼顧實質防禦的功能。城垛中央留有方形射孔,射擊者射擊時能掩體躲藏於後,增加攻守優勢。

在古城中唯一保留的雉堞,只有西門城台側僅剩一垛而已,現今城垛多為1980年後整修重建的。城垛下方的大方形孔是大砲射口。砲台是城牆突出的部分,上方可以放置大砲。古城的四個城門都各有一座砲台,其上置放大砲四門,其中兩門朝向正前方擺放,另兩門則一門向左、一門向右,各傾斜45度角向前。砲口基座以花崗石為材料,用以承受砲火的後座力。

東門馬道以閩南磚丁字鋪設。東門敵台也叫馬面,是城牆外側突出牆外的實心台,高與牆齊,敵台凸出牆外側7米,寬15至14米;各敵台間距120米。敵台上建的樓稱敵樓(城樓),也叫卡房,是供守城士兵休息、儲備的場所。上面城樓已頹圮,城樓地基、砲台皆保存完整。

東門內城牆又稱城垣。以三合土「糯米糊、蔗糖漿、牡蠣殼灰」為材料夯築而成,採用最古老的「版築夯工法」建築。城牆表面可看出明顯水平線條,為當時一層一層夯築時,所留下的模板痕跡。

北門是殘存城牆中最長的一個,旁邊面對著虎頭山,風景很漂亮,遊客可以登上城牆漫步,感受恆春古城之美。這裡原本有一座磚窯場,現已廢棄不用,附近有一個游泳池、籃球場、滑板公園,是該地居民散步、遛狗、運動之處。北門內城門有石階保留,可登高望遠。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樓現已蕩然無存。

西門外城門門洞太小,路面不斷填高,造成門洞屢遭過往車輛碰撞而毀損。綠色郵筒貼有電影《海角七號》拍攝場景的導覽介紹。西門內城牆僅剩殘跡,城牆上的垛堞已消失。西門文化廣場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休閒處,經常在此舉辦活動,像每年的「恆春民謠音樂節」就是在此舉行。

豎孤棚「恆春搶孤」

豎孤棚「恆春搶孤」是普渡中的一種特殊儀式,習俗傳承幾百年,搶孤活動表達超渡孤魂、慎終追遠的涵意。

202203015840834769 121

所謂「孤」指的是救濟孤貧的物品,傳統習俗中,農曆7月15日普渡後,將祭拜的用品發給孤貧,普渡的祭品稱為孤品,因在分發孤品時常常發生爭搶推擠,才設計出「豎孤棚」的比賽方法,來爭取孤棚上的物品。豎孤棚係由4根約10公尺的原木架起32根柱子。活動共有32支隊伍參加較勁,當天有32路人馬各憑本事,爬上塗滿牛油的木柱,搶奪孤棚上的順風旗,完成豎孤棚的儀式。每年都會吸引數萬人觀看,是恆春的一大盛事。

廣寧宮與猴洞山

廣寧宮原稱為三山國王廟,是恆春年代最久遠的廟宇,與恆春城牆同時興建於光緒元年。走進牌樓可看到清總兵梁燕所題的「威振台揚」、「悠久無疆」、「石洞天成」等字,還有歌頌恆春風光的恆春八景題詩。

廟後方的珊瑚礁岩壁山丘,即為猴洞山。恆春石牌公園原名為猴洞山史蹟公園,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是一個高20公尺的珊瑚礁岩,原本為猿猴的棲息之地。日治時代,猴洞山闢建為恆春公園,園內豎立各種紀念碑。後來鎮公所規劃為「猴洞山史蹟公園」,因園內多古碑後又改名為「石牌公園」,今僅存日治時代的忠魂碑、兵器整備紀念碑。

(作者係退休工程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清治
  • pages: 85
  • 標題: 屏東縣恆春鎮古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