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必看衰中國大陸經濟│林建山

台灣不必看衰中國大陸經濟│林建山

過去半年,台灣有多家媒體、名嘴及學者在電視評論節目中看衰中國。他們所採取的方法論述集中在三個要點上:一是放大台灣的特殊經驗,推斷中國大陸2023年與未來幾年經濟必然衰頹。二是咬定中國地方債務泡沫化,必將拖垮中國,導致中國崩潰。三是中國進出口貿易衰退,特別是對美國的大後退,將致使中國經濟崩跌。

地方債不會導致經濟衰敗

用中國地方債泡沫化,而非中國中央公共債泡沫化,指述中國經濟「必然崩潰」,既不符合政治經濟學的理則,也不符合歷史前例。

世界政治經濟學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曾因地方債務,而肇致國家經濟崩潰:美國加州及克利夫蘭市都曾發生地方債破產,卻並未導致美國崩潰,何以中國的省市縣債務泡沫化,就會導致中國崩潰?包括所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都不曾有過這樣的例證,為什麼獨獨認定中國的地方債務泡沫化,會發生如此嚴重問題?

多極貿易使美市場失去地位

從1980到2000年代初期,全世界都以美國為最終市場標的,只要對美國進出口一衰退,國家經濟就完了;但自2018年川普發動貿易戰,尤其加上Covid-19之後,「一極貿易」已移轉成「多極貿易」的新格局。尤其是美國市場早已失去既往世界貿易唯一定尊的地位,有沒有美國市場,不再如過去那麼致命性;所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南方國家,無不受到歐美西方國家自1970年代,藉由《華盛頓共識》的欺壓凌虐,並且強制改變國家的政經體制,也因此永遠成為歐美西方的附庸國家。

2013年習近平倡議「一帶一路」政略,強調「共同和平發展」,對抗《華盛頓共識》,讓所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南方國家,有了「脫歐美」、「脫西方」的機會,轉而跟從中國一起爭取國家自主權、國家經濟自由;也紛紛爭取「多元貨源」與「多元市場」,以徹底擺脫《華盛頓共識》單極主義的箝制。

台灣媒體及經濟學家僅從中國海關公布的官方數字,推斷中國經濟會崩潰,當然會失準。

進出口衰減由B&R取代

習近平早在2013年倡議「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簡稱B&R)。這項政策主要包含「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也就是計畫在舊絲路附近的國家,一同擔起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中國每年將投資1,500億美元於68個簽署國家,目的是要建立中國與中亞、歐洲等區域貿易的新管道。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在對抗歐美的「脫鉤」、制裁,以及中國自體經濟的復甦,產生了關鍵效應。

路透社蒂許維爾(Peter Tirschwell)的團隊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物流(Global Logistics)在2017到2023期間,從世界全方位流量/流向/流速分析,全球國際商品貿易物流總動向,可以看到,過去八年期間,中國進出口貿易對美國呈現一路下跌的趨勢,但對於全球市場量值占比卻一路擴張,中國現仍繼續穩居全世界第一貿易強國地位,也已成為當今全球僅次於歐美西方的最大供應鏈。

2023年12月6日,由世界供應鏈全球市場智能情報中心(Maritime & Trade and supply chain within the Market Intelligence)副總裁蒂許維爾及其研究團隊成員Agnieszka Maciejewska,在路透社論壇上發布的《全球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一帶一路」的「貿易替代、移轉、創造」效應,給中國帶來極大效益,尤其在對應美國西方結合盟友國家的超限「科技脫鉤」與「貿易制裁」上;研究報告同時也預測,中國經濟還是會大好。

該《全球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八年,中國在美國進口市場占比雖一路下跌,但在全球市場出口卻持續擴張;這是看衰中國經濟者最容易看錯之處。現實正是如此微妙:當全球製造業都在尋求「委外生產製造」,中國正集中以生產綠色科技產品而急速竄起。當其他國家過去一年對全球發貨量銳降6.4%之際,中國供應鏈則大發利市,頻頻竄升。

美國經濟有可能先衰敗

在此基礎上,論者很容易扯進:中國青年失業率、經濟成長減緩、通縮跡象越來越顯著、股市房地產弱化等議題,以增強中國崩潰的論證基礎。不過,中國利用「八縱八橫」的基礎建設,讓城市知識青年下鄉,已實質解決了青年失業率的問題;股市房地產本身就是歐美西方最佳套利的金融資產,中國予以打壓弱化,正是對黑石集團等歐美資本入侵的絕妙作法。

看衰中國經濟者完全漠視了中國全球出口獨占力越來越強,而非趨弱的事實,當原本主導全球出口霸權的歐美西方越來越衰退,而主要輸入國無不積極覓求多元化供給貨源之際,中國的補進,正好順利占據了供應鏈的地位。

尤其,美國2023年公債規模已破34兆美元,進出口貿易都衰退,是不是更應令人擔心美國可能會衰敗呢?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建山
  • pages: 56
  • 標題: 台灣不必看衰中國大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