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互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龔忠武

文明的互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龔忠武

歷史的動力,馬克思說是生產力,毛澤東說是人民,韋伯說是精神理念,都對,但都不夠全面。統而言之,文明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推動歷史前進。其顯著者,就是希羅文明引進了中東文明的因素,歐洲文明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引進了埃及和希臘文明的因素,特別是希臘的文明;具體而言,就是義大利的人文思想家,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使歐洲人從基督教的神權牢籠中解放出來,摒棄宗教的神性,恢復世俗的人性。

中國神權思想淡薄,當魏晉時期儒教文明衰微之際,印度佛教文明乘虛而入,為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活力。這是第一次中印文明互動,推動了中國的歷史前進。

其後,當儒釋道三家融合而成的中華新文明,於1800年左右再度衰微時,西方的工業文明和理性文明來到東方,猛烈衝擊儒道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陷入空前危機,李鴻章謂之兩千年來未有之危機,其實應稱之為亙古未有之危機。

佛教輸入基本上是和平的,雖然與儒家的綱常名教激烈衝突,但佛教絕不介入政權之爭,所以統治者不嚴加取締,唐朝時三教並行而不悖,武則天成為虔誠的佛教徒,達官顯宦失意時遁入佛門,苦研佛經,終老一生。其次是,佛經之傳布純屬中印之間的個人行為,沒有國家的力量介入,更無領土野心,所以統治者和士人階層對之全無敵意。相較於專注人倫綱常的儒家而言,佛教長於玄思哲理,對人生之前世、今生、來世都有一套系統的、言之成理的說法,以致好學深思的士人深受吸引。這是中印文明互動,促使儒釋道三家融合而成的新中華文明,也推動了中國歷史向前發展。

但是,儒釋道三家文明的物質基礎仍然是小農的農耕生產力,完全無法與西方工業革命後的大規模機器生產力相提並論。體現公共文明的儒教文明,顯然無法抗拒先進工業化的資本主義文明,而處於被淘汰的境地。

資本主義文明雖有壓倒性的優勢,但其內部矛盾卻十分嚴重,資本主義內在的剝削性,使廣大的勞工階級(工農階級)異化為敵對的力量,要將其推翻。馬克思、恩格斯抓住資本主義這個致命的弱點,《資本論》透徹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優劣,並預言終將滅亡,社會主義將代之而興。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先行者李大釗、陳獨秀,順應時代潮流,將中國推上社會主義的軌道。其後的毛澤東、周恩來踵步前賢,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與歷朝政權性質不同的國家和政權,一個完全由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這是中西文明互動碰撞,形成了中國現代的社會主義文明,也推動了中國歷史飛速前進。

當今全世界已不再有異質的大文明,可以同中華文明互動,而推動中華文明前進。從此,中華文明前進的主要動力來自中國內部,不再是外部。將中華文明推向全世界,將是中華文明未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作者係旅美體制外歷史學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龔忠武
  • pages: 75
  • 標題: 文明的互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