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大又圓│吳文希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大又圓│吳文希

自從滿清後期,中國屢次未能抵禦住東、西洋船堅炮利國家的侵略,使不少中國人產生了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心態。五四運動認為德先生(民主)及賽先生(科學)可以救中國,可惜在自稱民主聖地及科技島的台灣,近年來出現了各種各樣不倫不類的怪異景象。

202203015840836

捫心自問當前台灣的民主制度是真正的民主嗎?其實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專政;科學絕大部分停留在模仿、複製階段。這種情況是因國人慣於因循跟隨的毛病,而未能徹頭徹尾地創造出適合自己文化、習俗、價值觀念、國情的法律及體制;也未能結合傳統技藝及現代科技,創造出醫學、農學、自然科學、天文地理、及人文科學等突破性的新格局。

蘇貞昌主政行政院四年以來,令人稱道的政績寥寥無幾,展現出的霸道及違反議事規則、違反常理的作為,連民進黨若干黨員都不以為然,但他硬是拖到今年1月20日才請辭,陳建仁於焉取而代之。

陳內閣可能會較好嗎?

陳內閣所用的閣員,有77%是蘇內閣的人事,因此游盈隆批評陳內閣是「破銅爛鐵」的組合;而沈富雄更感慨地說:「民進黨的衰敗如此的迅速」、「連黨內自己人都不想當你的官了」、「陳建仁應該是苟延殘喘的末代內閣了」。

陳建仁上任時並不風光,因他在12年內,已6度借調擔任政府部會主管,而且服務中央研究院已逾屆齡,在應退休的情況下還辦理借調,卻繼續領取中研院較優渥的薪資。更不要說他在卸任副總統後曾大剌剌地支持高端疫苗,遭到輿論撻伐。

陳建仁於1997年12月出任國科會生物處處長時,曾開創一項嚴重打擊台灣學術期刊的規定,即任何研究人員擬申請國科會生物處的研究經費時,核撥研究經費與否,除根據所提研究計畫內容外,主要須計算以往5年的學術研究論文所發表之期刊類別,其間存在極其顯著的成績差別,即國際間所謂的「科學引用指數期刊」(SCI)刊登的論文,是台灣學術期刊論文分數的好幾倍。簡言之,陳建仁認定台灣專業學術期刊所刊登的論文,其學術價值遠遠落後於SCI的論文,如此之假設,和筆者留學返國任教時所持的想法截然不同。

應提升台灣學術期刊水準

筆者以為,台灣各領域的研究成果應該發表在各專業學術學會所出版的學術期刊中,國人若擬與國際交流,只需在中文論文中增加英文題目及摘要,並以英文標示內容中所呈現圖表的題目及其註解即可,或根本直接以英文撰寫論文,如此國際學者即可明白在台相關論文的內容。筆者認為,政府若偏重SCI期刊,不僅扼殺台灣學術出版的空間,而且會因不斷地輸出國內優良傑出的學術論文,可能會導致國際對台灣學術界能量,產生不必要的錯誤認知,因而損害台灣在國際間研發的聲譽。

當然也有人認同陳建仁的作法,認為「學術無國界」,但為何SCI期刊多係以英文出版發行呢?若藝術也無國界,為何全世界各個國家仍堅持要有自己的博物館呢?另,若「文不因人而廢」,各國又何必設置言論檢查及控管的機制呢?

政府利用獎助方式迫使台灣學者不得不將研究論文向外投稿;政府為何不能用類似辦法,扶持台灣的學術出版園地呢?努力將國內相關學術期刊培養成SCI期刊的水準,才應該是提升台灣學術聲譽及地位的根本之道!

1999學年度,陳建仁擔任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時,曾與時任台大農學院院長的筆者重疊一年時間。那一年中的每周二下午,我們同時出席台大行政主管會議,筆者曾當面請教他,根據什麼研究報告及公式計算得出,SCI的學術貢獻比台灣期刊高出幾倍的原因?為何不探討積極提升國內學術期刊的策略?這兩個問題,他均無言以對。這種不想迎頭趕上,只會自貶身價、缺乏擔當與魄力的表現,讓台灣的學術成就永遠無法「趕英超美」!

台灣教育必須重新調整

美國在科技或軍事領域居國際領導地位,但並不表示美國的所有領域皆可作為國際效法的典範,而美國所推行的民主制度未必適合其他國家,硬性要求其他國家實施與它一樣的民主制度,豈不也正是反民主的作為?

台灣學術成就進步有限的原因在於教育方式的偏差,自小學的啟蒙、中學的奠基、大學的通識教育,均偏重於背誦記憶,缺乏啟發性、思考性、邏輯性方面的訓練,大學又普遍缺乏基礎課程的素養,因此想持續深入研發時,就很難在論文中呈現出新穎性,大多數的研究成果係源自以本土元素,配搭國際學術報導的技術、方法。很少能展現出科學的精神,亦即「懂得仔細的觀察自然、利用實驗方式證實各種觀察時所設立的假說、然後將所獲實驗結果,經系統的整理、分析、歸納出原本既已存在於宇宙中的各種現象及原理。」

單單就設計執行一項完整的試驗,就必須具備與主題相關的基本學識,譬如農作物生產方面的田間試驗,至少就應要有作物習性及生理、生態學、土壤、肥料、作物病蟲害及實驗設計與分析等方面的課程訓練;再如時下最流行的分子生物學,要學好此門學識,同樣地怎麼可以沒有生物學、細胞、遺傳、有機及分析化學、生物化學方面的基礎背景?一躍馬上去做核酸的裁切及鏈接,會做這一點功夫就可進一步有所突破性發展!?所以,台灣的教育必須重新調整,絕非現今僅重視政治層面的課綱調整而已!

民主及科學既是振興國家民族之道,我們就應考量自己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自然環境及民族特性,而非一味地跟隨外國的制度走,否則外國的月亮就一直會比我們頭上的大又圓!

(作者係台大榮譽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吳文希
  • pages: 12
  • 標題: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大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