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選出新黨魁:兩岸關係的回溫與期盼|周忠菲

國民黨選出新黨魁:兩岸關係的回溫與期盼|周忠菲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過程曲折、信息豐沛,解讀不一,但與目前海峽局勢的複雜多變,緊張對峙有關。從大陸研究者的角度觀之,本文認為,國共互動與民族復興,高處著眼,是觀察此次選舉的一個最大亮點。

問題總是相輔相成。目前的國際形勢撲朔迷離,西方炒作對華強硬政策,短期不會收手。美國因素對兩岸關係的挑戰,都是越來越尖銳的問題,不可迴避。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島內的分裂勢力。除了民進黨公開持「台獨」立場外,國民黨內「獨台」路線的主張者、推行者仍根深葉茂。

在此情此景下,國民黨選出新主席,回歸「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回溫可盼。而選舉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也頗引人重視。以下談幾點看法:

一、艱難再起的一次選舉

這次選主席是國民黨內部分裂加劇,國民黨中央遭受多重削弱,國民黨整體處於艱難時期的一次選舉。從選票結構看,持「我們都是正藍,沒有什麼深藍、淺藍」立場的朱立倫,最終以帶有政黨運作的方式,獲得45.9%的選票,艱辛勝出。政見提出與大陸簽署「和平備忘錄」,選舉過程中被「抹紅」,辯論中曾觸碰台美關係,高呼「期望每個人都是正藍」的張亞中,得到32.6%的選票。居第三的是原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得到18.9%,第四位是卓伯源,僅得2.7%。

選舉結束後,朱立倫拜訪了張亞中。二人就「求同尊異」與「求同化異」進行交流,顯示出新任主席希望黨內團結;張亞中也不負眾望,除繼續將批評的矛頭,對準民進黨「開火」外,還倡議2.28事件真相調查、「傳播三民主義思想」等,起到了「黑馬」仍然是「黑馬」的作用。

通過這次黨主席選舉,國民黨基本形成了以團結迎戰未來選舉的氛圍。國民黨員的投票意願開始提升(投票率51.71%,低於2017年主席選舉投票率58.05%,但高於2020年補選投票率的35.9%),但士氣仍說不上高昂,黨內仍存在嚴重分歧。

二、國共互動與民族復興

對這次國民黨內部的選舉,大陸給予高度關注,對選舉結果給予快速反應。這次選舉或許不能與2005年連戰主席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相比,但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堅定地釋放出國共關係回溫,國共合作的信號。這些信號的浮現對現階段的國民黨,無疑具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選舉結果出爐後,第二天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就對朱立倫發出賀電。電文表示大陸「期望兩黨登高望遠,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守民族大義,為同胞謀福祉,為台海謀和平,為國家謀統一,為民族謀復興」。傳遞了中共領導人從更開闊的視野,祝賀國民黨選出新主席。還特地指出:「過去一個時期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良性互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成效有目共睹」。這也是對2005年以來,兩岸以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反「台獨」為基礎的國共互動系列成果表示肯定。

朱立倫在覆電中表示:「深盼今後兩黨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求同尊異,增進互信融合,加強交流合作,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鮮明地展示了他本人及他領導下的國民黨,對國共第三次合作有所期待。

回顧2019年1月2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就指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就「祖國完成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進行論述。習近平說,孫中山先生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體國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

換言之,這次國共雙方的電文往來,可以說是對國共合作,對兩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國民黨調整了過去迴避「九二共識」立場的舉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對雙方進行視野更加廣闊的合作,對促成統一的早日實現,展現了期待。是將謀求台海和平與安全、謀求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融為一體。

三、此次選舉有幾個特點

這次國民黨選主席,呈現一些耐人尋味的特點。

其一,朱立倫當選後,美國在台協會(AIT)主任也很快給國民黨新主席發了賀電。近年來,海峽局勢風雲激盪,波詭雲譎,實際上與美國的角色分不開。美國對台政策的本質就是把台灣問題當作交易,這個問題在國民黨選舉主席辯論中,已經含蓄地觸碰到了。AIT此舉只是說明,拜登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干涉作用還會繼續持續下去。美國對台灣的政治影響仍是對兩岸關係的最大挑戰。

其二,民進黨變本加厲,更加指望依靠外來勢力的扶持,換取這些勢力對民進黨的加持。為此,民進黨將迎合國際反華勢力的需要,在兩岸關係上採取一波接著一波的攻勢,攪亂地區和平,阻礙兩岸關係發展。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沒幾天,美國就在南海出動核動力潛艇,顯示不會輕易放棄打「台灣牌」,以增加中美談判籌碼的機會。民進黨在對國民黨選主席進行「抹黑」、「抹紅」的同時,蔡英文在雙十講話高姿態亮出「四個堅持」對抗大陸,其中之一是「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民進黨的「強硬表演」,被外界解讀為「赤裸裸的兩國論」,其分裂立場的頑固,「比李登輝還要李登輝」。當民進黨除了迎合美國,挑釁兩岸和平外,內心對國共恢復交流的前景十分害怕,必然猖狂反撲。

其三,國民黨親美、友日、和中路線,顯得更加空心化。美日勢力對台灣政壇是有影響力的,而美國最為典型。美國力量盤踞在台灣,企圖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球員兼裁判」角色,兩面投機,獲取最大利益,包括拿中國的領土與主權完整作賭注,做交易。所以,在兩岸關係上,反分裂、反台獨、反對外來勢力干涉,就是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但國民黨對美國的對華戰略重大改變未做出任何反應,更未展現應有的擔當。國民黨過去的親美、友日、和中路線,其實與兩岸形勢格格不入,比如過去國民黨主張:中美關係好,兩岸關係就好;中美關係不好,兩岸關係必然不會好。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區隔應該建立在歷史高度上,即一個中國和國家統一。至於兩岸關係如何回溫,國共如何合作,那是如何操作及如何設定具體程式的問題。民進黨的所謂「自保」,所謂的「依賴美國」,實際上是與外來勢力裡應外合,以犧牲中華民族的利益,換取一己之私。

四、歷史不會止步不前

國際反華勢力對台灣社會結構性變化是有影響的。但現在反華勢力在與中國的博弈中已感受到,中國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實現國家統一的決心。這在過去是沒有的。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最後攤牌,應該說是越來越近了。

國民黨在這個節骨眼上,選出新主席。對國民黨而言,無論未來如何艱難,這是一個把握台灣社會脈動,促進兩岸關係回溫,體現「兩岸一家親」的重要機會。更是以更加廣闊的視野,促成國共合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機遇。

目前,國民黨已快速公布了人事安排。雖然班子未涉及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但就人選具有企業界、縣市長身分,熟悉黨政協調及大陸事務等細節而言,國民黨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回溫也進行了鋪墊。或許思考台灣經濟如何轉向復甦,將是國民黨新主席突破民進黨當局的壓力,邁開兩岸關係回溫與期盼的第一步?

登高望遠,歷史不會止步不前。

(作者係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周忠菲
  • pages: 20
  • 標題: 國民黨選出新黨魁:兩岸關係的回溫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