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嘉義市長選舉看南台灣政治板塊移動│馮國豪

從嘉義市長選舉看南台灣政治板塊移動│馮國豪

民進黨在九合一大敗後,12月18日嘉義市市長投票結果,民進黨的候選人李俊俋以32,790票,敗給國民黨的黃敏惠59,874票。民進黨在11月26日大敗後顯然還沒有走出陰霾,嘉義市的敗選不僅讓民進黨再多失去一個縣市,更可能是南台灣政治板塊移動的開始。

20220301584083

2018年由於「韓流效應」,國民黨除在高雄市贏得勝選外,南部就是嘉義市的黃敏惠打敗政績不佳的涂醒哲,成為南台灣勝選的唯二縣市,但隨著韓國瑜競選總統失敗,以及2020年「罷韓」成功,政治觀察者都認為,南台灣又將重回民進黨的掌握。

南台灣的民情顯有鬆動

但隨著疫情爆發,台灣經濟受到極大影響,加上林智堅的論文事件,九合一選前各項民調都預測民進黨在嘉義會大敗。但嘉義市因其中一位候選人黃紹聰過世,中選會刻意拖延補選日期,同時安排在星期日舉行。其目的有二,一是近降低投票率,避免不滿民進黨的年輕及中立選民支持黃敏惠,二是希望在嘉義市成為唯一選舉焦點時,以「全黨打一人」方式打敗黃敏惠。

但選舉結果顯然與民進黨的預期有極大落差。這次補選雖然投票率確實降低到43.99%,但黃敏惠得票率63.82%(得票數為59,874),徹底輾壓李俊俋的34.95%(32,790票),這樣的結果,除了讓藍營在南台灣保有未來反攻的灘頭堡外,更可能是南台灣政治板塊移動的開始。

回顧2018年的選舉,儘管有韓國瑜「橫空出世」,為台灣政壇捲起千堆雪,但其實民進黨在南台灣仍是鐵板一塊,當時黃敏惠僅小贏涂醒哲2,302票,台南市儘管綠營分裂,黃偉哲還是贏了高思博54,644票,屏東縣的潘孟安也大贏蘇清泉65,291票,到了2020年高雄市補選陳其邁大勝,多數學者專家都認為,南台灣又回到2018年以前的局面,也是民進黨最堅實的根據地。

沒想到11月26日和嘉義市補選的結果,除了黃敏惠大勝外,台南市黃偉哲僅小贏謝龍介,陳其邁在面對臨時被徵召的柯志恩僅拿到76萬票,屏東縣接棒潘孟安的周春米更只以11,077票險勝蘇清泉。這翻轉了韓國瑜被罷免後南台灣的政治板塊,民進黨未來在南台灣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與衝擊。

嘉義市可能是第一扇破窗

政治觀察常引用犯罪心理學的「破窗效應」,來說明政黨競爭或選舉效應。「破窗效應」是指某種不良現象發生後,如果沒有馬上進行改善或修復,這種不良現象便可能會逐漸被接受,且日益擴大。筆者認為,嘉義市就是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的第一扇「破窗」,更可能是民進黨全面潰敗的第一扇「破窗」。

2018年黃敏惠勝選,一般的看法是「韓流效應」加上涂醒哲政績不佳,但這次選舉,黃敏惠已是第四度參選,且民進黨透過技術性操作,極力要把黃拉下馬來,但最後黃卻以空前的得票率勝選,顯示嘉義市民對「勇媽市長」的肯定,更是對民進黨施政不力,以及11.26敗選後不知反省的表態。

九合一選後,報章媒體對南台灣民進黨的選票衰退提出很多看法,例如台南市選前88發子彈槍擊案等治安問題、高雄2022年出現20多具浮屍、屏東縣「百里種樹」造成民怨,加上經濟不景氣及物價上漲,民進黨「抗中保台」邊際效用遞減等等。但蔡英文12月4日的檢討卻聚焦四個面向:(1)執政團隊要更與人民感同身受,減輕人民負擔;(2)執政團隊必須謙虛以對,朝野降低對抗,中央地方共同合作;(3)執政團隊要集眾人之力,確保國家安全與台海和平穩定;(4)執政團隊要穩定政局,也要開展新局。一般認為,蔡英文對施政不力、政績不佳,造成民生困苦並未深切反省,尤其選後一個月來,對施政要負最大責任的蘇貞昌內閣幾乎紋風不動。

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不滿

最近兩份民意調查都顯示民眾的無奈與不滿。台灣民意基金會12月20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20歲以上民眾,53.2%同意內閣應該立即總辭,而蔡英文的聲望更滑落到37.5%,創下44個月以來的新低記錄。該基金會在19日公布的最新政黨認同的民調也顯示,20歲以上的人中,約30.5%是綠認同者,31.6%是藍認同者,這和三個月前同一份民調,民進黨流失了10.7%的認同者,而國民黨認同者則多了12.6%,如果換算成實際人口數,民進黨等於流失了207萬認同者。

回想2018年在「韓流」爆發後,民進黨聲勢頓挫,但稍後在2019年3月台南市第二選區補選中,郭國文贏了有韓國瑜加持的謝龍介,隨後在2020年6月罷韓成功,隨即在高雄市長補選中,陳其邁大勝國民黨的李眉蓁,民進黨就這樣一步一步贏回失土。因此,2022年國民黨勝選後絕對不能大意,必須逐步鞏固戰果。12月18日嘉義市補選已贏得第一仗,接著2023年1月8日台北市第三選區的立委補選,代表國民黨的王鴻薇雖在民調領先民進黨的吳怡農,但仍應步步為營守住戰果。接下來就是3月的南投縣立委補選,國民黨也必須克服黨內可能分裂的危機,再下一城,阻絕民進黨反攻的氣勢。

黃敏惠已經為國民黨打破南台灣民進黨長期執政的一扇窗,但最重要的決戰關鍵還是在2024年1月的大選,如果國民黨各縣市當選人都能認真施政,建立優良政績,藍營同時整合內部勢力,一年半後,將有機會打破南台灣「零區域立委」的窘境,更有希望能一舉奪回執政權。

(作者係崑山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馮國豪
  • pages: 6
  • 標題: 從嘉義市長選舉看南台灣政治板塊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