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寒冬已至,對人均成長無感│李沃牆

景氣寒冬已至,對人均成長無感│李沃牆

台灣人均GDP成長已超過日本,民眾卻完全無感,這是因為台灣的貧富差距還在擴大,未見改善。況且,目前的種種指標警示,台灣的景氣正在下行,景氣寒冬已至,政府當局該做好因應準備,而不要只顧著大內宣。

2022030158407334

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的報告指出,2022年台灣人均GDP會達到35,510美元,不僅首次超越日本,也是2003年以來首次超過韓國,成為東亞第一。此報導一出,國發會主委立即表示,「這是全民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經濟上的佳績。台灣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在經濟上揚眉吐氣,儼然成為亞洲四小龍的領頭羊」。然而,一般百姓看到這種報導卻完全無感。原因在於台灣的貧富差距還在擴大,未見改善。況且,各種經濟指標已顯示,台灣的景氣正在下行,宣告景氣寒冬已至。

所得提升貧富差距卻惡化

坦言之,經濟成長及人均GDP數據,均無法衡量所得分配的狀況,由台灣近30年來所得分配的變化可看出,五等分所得級距倍數在1991年為4.97,但2001年卻升至6.39,顯示所得分配惡化、貧富差距有擴大的現象。其後雖有下降,但自2016年後卻出現微幅上升趨勢。去(2021)年底公布的「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顯示,除儲蓄飆升、消費驟減,疫情也導致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更嚴峻,以五等分所得級距計算的可支配所得差距達6.13倍、吉尼係數0.34,均創下8年來最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底層民眾何樂之有?

信號燈距藍燈僅一步之遙

檢視台灣景氣對策信號燈近一年來的變化,那真的可用溜滑梯來形容。如表所列,去年10月為39分的紅燈,景氣火紅到過熱,讓官員們揚眉吐氣,甚至得意忘形。結果隔月即下降至37分的黃紅燈,今年3至8月連續6個月亮景氣持平的綠燈,且分數連月降;直至9月綜合判斷分數下滑至17分,創下2019年3月以來的低點,已是藍燈區間下緣。尤有進者,景氣領先及同時指標續呈下跌,顯示景氣走緩。

此外,台灣前兩年的出口表現可說是相當旺盛,究其因係為資通訊、半導體等具競爭力的高科技商品強力支撐。然近來已出現需求減緩,全球經貿開始吹冷風,讓出口由赤熱轉為陰冷。財政部公布的9月出口成長已出現年減,不僅低於預期,也中斷了連續26個月正成長的紀錄。台灣出口對GDP貢獻達6成5,倘出口不振,經濟自難有起色。

製造業緊縮、科技業減資

中經院定期發布的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呈現連續4個月緊縮。特別是組成項目中的新增訂單指數,已連續7個月下降。除此之外,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也中斷連3個月的擴張,說明經理人不看好未來的景氣。尤其,廣大的中小企業對訂單取消、延單沒有抵抗能力,恐陷入資金壓力,甚至有斷鏈的疑慮。

另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不少家大型上市高科技公司已減少資本支出;如護國神山台積電在10月的第三季法說會宣布,將今年的資本支出由原來的400億美元,調降至360億,降幅約一成。此舉被解讀為產業景氣能見度低,具下行風險。同樣的,半導體業者世界先進也大幅下修2023年的資本支出。旺宏電子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將資本支出下修,減幅逾三成。台灣製造業產值占GDP比重逾三成,對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換言之,製造業營運不佳,台灣經濟要好也難。

房地產成交量明顯萎縮

房地產一直是經濟的火車頭,然面對不合理的高房價,政府祭出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加上升息利空衝擊,不確定性增加,讓房地產市場氛圍出現轉折。雖然都會區房價仍居高不下,但成交量已明顯萎縮,交易冷清。如官方所公布的房地合一稅已出現連續5個月走跌趨勢,且10月也創下近8個月以來的新低,減少幅度明顯增加,連預售屋市場也開始退燒,反應市場交易降溫。

根據財政部的不動產資料顯示,去年不動產的產值高達1.86兆元台幣,相關的產業鏈包括不動產投資開發、不動產買賣、租賃、仲介、代銷、估價、營建工程業及不動產相關服務等。一旦房地產需求疲乏,勢將影響整個產業鏈,危及台灣濟成長。

地緣政治風險加劇

今年8月,美國拜登總統正式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稱晶片法案),美國商務部隨即宣布對中國大陸實施新的晶片出口管制,除了中資企業外,外資位於中國境內的生產基地,亦需透過「逐案申請許可」方式,方能持續取得製造相關設備。緊接著,拜登政府又宣布,接受過聯邦政府資金支持的美國科技公司,將被禁止在中國建設擁有「先進製程」的工廠,禁令有效期10年。

美方對中方的「卡脖子」政策,已使得半導體產業深陷泥淖,護國神山台積電難置身事外。美國認為,台積電一家占全球55%晶圓製造的市場大餅,先進製程占比更高達92%,不是好現象。Google前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今年中便曾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企業所需的半導體先進製程,已經嚴重依賴台灣,倘若台灣晶片產能落到中國大陸手裡,將引發嚴重危機。

中美科技戰勢必愈演愈烈,台灣夾處在中美兩強之間,難自外於風暴圈。尤有進者,台灣半導體產業是製造業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之一,若無法排除地緣政治的風險,必然會衝擊到整體的經濟發展。

世貿組織於10月5日示警全球貿易成長放緩,今明兩年成長率分別為3.5%及1%。同時調降今明二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分別為2.8%、2.3%,並警告若各國央行太過急劇升息,恐將進一步放緩成長。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於10月11日公布,下修今明兩年全球(3.2%及2.7%)、美國(1.6%及1.0%)、歐元區(3.1%及0.5%)的經濟成長。台灣明年經濟成長也慘遭下修至2.8%。筆者以為,政府當局應該做好因應景氣寒冬的準備才是上策。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52
  • 標題: 景氣寒冬已至,對人均成長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