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仍堅持「九二共識」│何慧俐

二十大報告仍堅持「九二共識」│何慧俐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第二十大的完整版報告中指出,「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可見「九二共識」是降低兩岸風險的有效解方。大陸迄今仍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協商,台灣以往曾在「九二共識」下開展交流合作,本文將回顧來時路,探討「九二共識」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2022030158407316

「九二共識」背景與形成

兩岸交流大門開啟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迅速擴大,但也衍生出許多需要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的具體問題。1992年10月28至30日,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就如何表述「一個中國」進行討論。

針對一個中國問題,海協會代表提出五種有關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方案,海基會代表先提五個方案沒被接受,再提三個方案,也就是先後拿出八種表述方案。其中的第八種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建議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

這項由海基會提出的第八個方案,被海協會帶回北京討論,後由時任海協會副秘書長的孫亞夫,致電海基會表示同意並且補充說明,接著在11月16日致函海基會,將兩會的口頭表述方案都記載在這同一份書面文件上。12月3日海基會回函,對海協會去函沒有表示異議。至此,雙方達成了共識,開展了後續的一連串協商。

「九二共識」的同與異

海協會與海基會經過兩岸雙方分別授權,通過反覆協商溝通及函電往來,最終達成了「九二共識」。為何已達成共識,也有明確文字記錄,卻仍有爭議?主要在於雙方對文字的著重點與解讀不同。

細讀雙方的表述,可分析出其中的相同與相異。以相同處而言,「一中」與「統一」是雙方在字面上都提到的。海協會的表述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強調兩岸要以「一個中國」為前提,致力於「國家統一」的目標。海基會的表述如前所說,表示願意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所以「一中」與「統一」是雙方在表述上達成的共識。

至於相異處,主要的分歧點在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與使用不同。海基會的表述是「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亦即「一中各表」;海協會的表述是「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也就是「一中不表」。

台灣表達「一中涵義的認知不同」,這算是延續自1949年兩岸分離以來的歷史痕跡,也想保留台灣在「一中原則」的主體性;大陸表達「一中涵義在事務性商談時不提」,以打開交流為重心,推進兩岸的三通四流。無論如何,「九二共識」確實為兩岸的制度性溝通管道、解決交流問題的協議創造了契機,並促成兩岸領導人2015年在新加坡會面。

「求同存異」以人民為念

「九二共識」的共同詞彙是「一中」與「統一」,對於如何表述「一中」,兩會經過協商、認可的過程後,做了「求同存異」的處理,兩岸才會達成1993年後的4項協議,以及2008年後的23項協議。

可惜的是,民進黨在2016年再次上台後,不願意正視「九二共識」創造的兩岸和平價值,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一直有所質疑,同時又陷入「抗中保台」、「親美反中」的迷思中,將好不容易走出的兩岸和平,一步步退回危險對抗的泥淖中。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前行、人事的變遷及局勢的改變,世界上很多對意識形態的爭議,已有了不言而喻的答案。時代的洪流不斷地向前奔馳,許多人為造成的割裂,在新一代的人民身上,已無需背負歷史遺留下來的枷鎖。對於台灣大多數民眾,上世紀中葉國共內戰的紛擾,與他們沒有直接的關聯,他們只希望能有幸福安康、充滿前景的生活環境。

「九二共識」會帶來和平

「九二共識」是可以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共識。正如大陸所說,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否定「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陷入緊張動盪。台灣應以希望兩岸和平、安居樂業的民意為重,回歸「九二共識」以解決兩岸當前的危機。

台灣近期的民調顯示,64.7%不同意台灣當局只發展「台美關係」,而不發展任何形式的「兩岸關係」。因此,民進黨當局不應該一面倒地傾向美國,甚至成為印太戰略對抗中國大陸的籌碼,讓台灣海峽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之一,讓台灣民眾身處不安。

換言之,台灣民進黨當局若重拾已有良好互動經驗,又能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九二共識」,則不僅台灣可以永續發展,兩岸同胞更可攜手追求美好生活、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係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何慧俐
  • pages: 26
  • 標題: 二十大報告仍堅持「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