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NO. 145 │ 藍白固盤成功 後續變化難料
電鍋是家庭廚房中最常見的電器用品,不僅操作簡單、用途廣泛,更能在日常烹飪中節省時間與能源。然而,「電鍋外鍋該加什麼水」竟然在網路上掀起熱議,有人主張只能加飲用水,有人則認為自來水就足夠,這個選擇是否真的會影響健康? 釐清什麼是「飲用水」 在台灣的語意中,「飲用水」指的並不是市售的瓶裝水或礦泉水,而是「經煮沸過後的自來水」。這是基於公共衛生的科學共識,自來水經過濾與消毒處理後,再經煮沸,足以消滅所有的細菌與病毒,達到絕對安全的飲用標準。請勿將飲用水想成是高價瓶裝水,那不僅會增加家庭開銷,更會模糊判斷水質安全的準則。 自來水之所以含有「餘氯」,是為了確保在水送達家戶前,仍能持續消毒、抑菌。這種餘氯其實是餘下的氯離子,是經過計算後保留的安全劑量,目的在於殺菌防疫。這對人體無害,反而可確保水質安全。 科學研究指出,在高溫條件下,自來水中的餘氯確實有機會與空氣或水中有機物質反應,產生「含氯副產物」,如三鹵甲烷(THMs)、氯胺等。但電鍋外鍋使用的水量極少,且這些副產物屬揮發性物質,在蒸煮時會迅速逸散,根本不可能沉積於食物中或被人體吸收。…
作者:
潘懷宗、黃巧妮
頁數:
86
台灣製糖會社以交通、用水便利等原因,將大型新式工場設立在橋仔頭,期間遭到當地民眾反殖民的抗爭。後向糖業大國夏威夷取經,建立第二工場,其成效造成其他製糖會社也紛紛仿效。台灣製糖會社還在旗下各製糖所推廣棒球運動,成為台灣南部棒球運動的搖籃。 橋頭糖廠所在的橋頭區位於高雄市西北部,北抵岡山區,西鄰梓官區,東連燕巢區,南接楠梓區。今有台鐵和高雄捷運紅線分別在今橋頭糖廠附近,設橋頭火車站和橋頭糖廠站。橋頭糖廠為日本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廠,是台灣邁向產業工業化的火車頭,也被譽為糖業文明的發祥地。其濫觴起於日本對台灣糖業的覬覦。 據1891年來台考察的日本駐華外交官上野專一在《台灣島實踐錄》裡描述, 輸入到日本的打狗(高雄)砂糖一年為三、四十萬擔(一擔為100斤),由打狗港的富商陳中和及王雪農經銷該糖的販賣。歷史學家戴國煇評:「對明治20年代(1887-1895)的日本來說,因該砂糖的進口而導致外匯流失而苦惱不堪。」當時,二層行溪(今二仁溪,為台南市與高雄市的界河)以南至恆春為打狗砂糖的產區,阿公店(今岡山)、楠仔坑(今楠梓)、阿緱(今屏東市)、東港等地生產量為43萬擔,占全台總產量94萬擔的近一半。這也是日本1895年打敗中國、強索台灣的原因之一。 新式製糖工場的建立…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