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NO.115 │ 民進黨已啟動政權保衛戰 國民黨猶抱琵琶半遮面

2023年3月|NO.115 │ 民進黨已啟動政權保衛戰 國民黨猶抱琵琶半遮面

俄烏戰爭爆發一周年,戰火有愈演愈烈之勢。基輔這邊,澤倫斯基不斷地接收德制與美制坦克,並把目標直指F-16戰機,大有一舉收復失地的架勢。俄軍計畫在西方援烏重型裝備形成戰鬥力前,發動新一輪大規模攻勢。這場嚴重衝擊冷戰後歐洲乃至全球安全的衝突將何去何從?撲朔迷離的烏克蘭困局又該如何破解? 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 2022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首次發出全球安全倡議。這是習繼2021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後,再次就重大全球性議題,分享中國方案。中共二十大報告表示,「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雖然該倡議不是為應對俄烏戰爭量身定制,卻為破解烏克蘭困局提供了理念指導與行動指南。 習近平用「六個堅持」概括了全球安全倡議的基本內涵。一是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二是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別國內政;三是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摒棄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四是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五是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六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共同應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 倡議對俄烏衝突提供解方…
作者: 胡勇 頁數: 48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於2月8日率代表團赴中國大陸,展開「交流對話、關懷民生」之行。於此同時,兩岸也隔空釋出善意,希望理性對話。那麼應以實際行動,早日恢復航點及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應是利多於弊。 立春後天氣回暖,百花盛開,萬物充滿生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於2月8日率代表團赴中國大陸,展開「交流對話、關懷民生」之行,先後會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還安排兩岸關係座談及拜訪台商等行程。 其實,蔡英文早於2月2日在出席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時表示,「願意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同尋求雙方都能接受、也能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可行之道」。對此,大陸國台辦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只要民進黨當局認同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以實際行動停止謀獨挑釁和勾連外部勢力對抗大陸,兩岸對話協商就可以恢復。既然「郎有情,妹有意」,期待兩岸能春暖花開。 大陸經濟成長「錢兔似錦」 大陸去年因採防疫「清零政策」所致,經濟成長勉強「保3」。然而,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落實、解封後消費正有序地快速恢復,各項消費活動均明顯改善。從長期發展潛力來看,大陸總人口逾14億人,城鎮化率穩步提升,鄉村市場蘊藏較大潛力,加上相關政策支持,消費市場穩定恢復發展可期,人潮即是錢潮,加上去年低基期,今年經濟成長前景看好。…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50
隨著去年12月27日中國大陸公布調整「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今年1月8日起又全面開放國門後,讓參加1月16日「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各國都認為,如果中國疫後景氣快速復甦,將會是全球擺脫黑暗時刻的唯一「正向力量」,其未來勢必會對各國經濟成長帶來重要影響。 1月25日,聯合國提出的「2023年世界經濟情勢與展望」報告指出,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前景暗淡,預估僅增長1.9%,但在中國解封及接軌國際社會的情況下,如果多數產業恢復活動、廠商正常生產,勢必加速中國的經濟引擎動能,如此可直接讓全球經濟,包括全球供應鏈的生產與物流更加順暢、原物料的需求與價格轉為上揚,尤其是高居全球第一的觀光客恢復正常出國,不僅會活絡各國內需成長,也是促進全球景氣復甦的關鍵要素。…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52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早在今年1月就通知國會,美國政府債務會在1月中旬觸及上限,呼籲國會儘快採取行動,再次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出現債務違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於2月15日警告:倘若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將於今年7月前沒有錢支應國債債息及承受債負贖回,而淪為信用破產國家。 債務上限是美國國會為聯邦政府設定為履行支付義務而舉債的最高額度,觸及這條「紅線」,就表示財政部借款授權用盡。只有調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才可透過發行新債來履行現有的支付義務。 CBO要求放寬「債務上限」 美國國會於2021年12月通過立法,將聯邦政府債務上限調高至約31.4兆美元。根據財政部官網,截至目前,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超過33兆美元。根據美國Peter G.…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54
經濟是民生的重心、社會安全的基礎。台灣歷經40年穩定長期高速成長,但之後30年就只有低度成長,而且經過兩次經濟衰退,目前面臨出口不振、內需不足、就業困難、工業五缺、貧富差距擴大、產業過度集中於電子等系統性難題,必須做生產要素的重新安排、經濟需求的有效促進、產業發展政策的改弦更張,力求成長與穩定並重,方可望在2022年GDP總量7,622億美元、人均GDP 3,2788美元的基礎上再求超越,也避免逆水行舟的悲劇。 生產要素需重新安排 生產要素在經濟學中又稱為生產輸入或資源,指所有用於促進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的資源,但非生產的結果,也不會被生產過程明顯地變化。生產要素包括土地(生產用地,亦包括地上的自然資源與地下的土壤礦產)、資金(用於生產的資本)、勞動力、企業家才能。各國對於生產要素的使用規定,顯現在其政府的體制與施政理念上。 就土地而言,由於土地的先天稀缺性,極易造成富甲一方,貧無立錐。台灣採行土地私有制,遂行土地登記制度,同時推動具有高度社會主義理想的「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政策,惟未竟其功,都會區房價過高已是多年來民怨的主要來源,應該透過釋出公有土地,改革土地稅制(漲價合理歸公、房租入稅、地價稅合理化),增加社會住宅,抑制惡性囤房炒作(對空房、空地課徵財產稅),以達更為公平合理的土地制度,這應是兩制台灣方案中土地政策的重點。…
作者: 韋伯韜 頁數: 56
台灣勞保去年(2022)支出大於收入,出現赤字386億元,加上一年以上債務的未償餘額達5兆7,298億元,蔡政府此時普發去年超徵稅額的1400億元是否允當,值得嚴肅探討。 十多年來稅收超徵與短徵 過去十多年來,台灣多數是稅收實徵數大於稅收預算數,但也有稅收實徵數小於稅收預算數的情形,而後者的情況大都是因發生不可預期的重大事件所致,例如2009年雷曼兄弟事件爆發導致全球金融海嘯,當年稅收短徵 2,538億元,創下歷史紀錄;2012-2013年發生歐債危機,台灣產業以外銷為主,海外需求降低,訂單減少,導致2012年稅收短徵258億元,2013年的稅收短徵295億元,其後2014-2019年的稅收實徵數均比稅收預算數要來得高。 2020年全球爆發Covid-19疫情,政府按《稅捐稽徵法》第26條,同意納稅義務人與營利事業因受疫情影響、營運困難、收入驟減,可向稅捐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延期最長1年,分期最長3年,致使2020年稅收實徵數較稅收預算數短少了222億元。不過,2021年的稅收則超徵4,327億元,2022年更超徵5,237億元,詳見表1與表2。…
作者: 王有康 頁數: 58
關於二二八悲劇的形成,不論是「官逼民反」或「民逼官反」,兩造不僅高度對立,其主張也相互排斥。筆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找出更能切入當年複雜史實的觀點,以利論述的辯證發展。在這樣的思考下,筆者發現關於兩岸的民族主義這個題目。這裡所謂的「民族主義」,一個是「中國民族主義」,一個是戰後初期的「我族中心主義」,最簡單的民族主義;一個是當前想努力掙脫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而這三者在戰後的一個時間點都被不經意地喚起。 「民族救星」蔣委員長在抗戰勝利的那一天,發表了重要談話:「不念舊惡,與人為善」;該講話被描述為「以德報怨」,據稱是蔣介石親自擬定的文稿。這是一個高度道德標準的宣示,可惜在現實中很難達到那樣的標準;而且,道德也應該是相對的,若只是一味要求弱者要有高道德表現,處於現實的生存競爭中,實在很少能不被淘汰的。 兩岸對「以德報怨」都有意見 在艱辛抗戰8年甚至15年慘勝後,蔣介石立刻安撫昨日的敵人,現在回顧起來,可以理解其有種種戰略與外交上的理由;但當年國府卻可能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筆者認為,那應該算是國府的一項重大錯誤,對於海峽兩岸而言都是,而且它影響了後來的歷史發展。換言之,蔣委員長在談話中表現了對「我族中心」的輕忽;在慘烈犧牲後,急於對侵略者表示善意,很可能造成民心的背離,以下筆者以史實做具體分析。 由時序上看,九一八事變中,國府曾被描述為不肯抵抗日本侵略者,甚至提出所謂「敦睦邦交令」,禁止學生與民眾抗日的執政者。所幸後來國府大力投入松滬會戰,重新獲得民眾的肯定。接著1935年福建省主席陳儀,在「敦睦邦交令」下,來到台灣,參加日據台灣40年慶功宴,稱許日人在台灣的建設,這對抗日的台灣人而言又是一大打擊。…
作者: 郭譽孚 頁數: 60
又逢一年一度的獨派盛宴二二八,國民黨的黨國史觀被瓦解後,台獨史觀取而代之。連33年前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也被重製成4K數位版,好來冷飯熱炒繼續操弄悲情,彷彿二二八就是台獨思想的起源,為台獨分離主義取得一切道德正當性。只是,在獨派的宣傳中,統派的角色與敘事卻悄悄地被消失了。 台獨缺少烈士故事 這樣的情況並非只在談論「二二八」上發生,民進黨前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所出品關於白色恐怖的《流麻溝十五號》,同樣被人質疑故事中的主角,究竟犯了什麼罪被送往火燒島,講得不清不楚,讓人不明就裡。從電玩紅成電影的《返校》也是如此,連劇中人自己都不懂,為什麼只是讀了泰戈爾的詩集,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其實瞭解實情者,誰不知道當年若非碰觸到了「紅」與「左」,怎麼會因思想言論而有牢獄、滅頂之災呢?一切的原因就在於「台獨烈士缺貨」,只好拿共產黨的烈士充數。掩蓋掉共產黨人,為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坐穿牢底、橫屍法場的真相,更讓島民誤以為「獨」是唯一的政治正確,忽略了當時的犧牲者,渴望「統」的歷史事實。台獨成功地狸貓換太子,將自己嫁接在「紅統」的墳塚上,用共產黨烈士的鮮血,灌溉出一朵朵的獨花。 統派該取回話語權了…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63
2022年10月,台北故宮被爆出近兩年內接連打破幾個價值連城的瓷器,據媒體報導,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下達封口令,要求下屬不得點交、寫檢視報告,欺上瞞下的作法令各界譁然,引發一片撻伐。 同月,故宮也發函板橋林家,要求將寄存經年的「蘭千山館」在月底合約到期後自行取回文物,12月吳密察在公聽會上表達擬修改寄存制度,並說「故宮質精量豐,無需以寄存方式彌補藏品不足」,以「庫房不足」為由,欲將蘭千山館331件藏品逐出故宮。 世上各大博物館都不遺餘力地蒐購珍貴文物,堂堂故宮院長卻將寶貴文物推出門外,令人不可思議。2021年傳出要將故宮轉型為法人或改隸文化部的消息,透露出主事者擬一步步將故宮博物院降級、弱化,追根究柢,與蔡政府「去中國化」有關。據知情人士說,吳氏上任院長後,聘用自己過去的下屬或學生,且遇缺不補,如此缺專業、損文物、毀管理之人竟安坐大位達四年,至今年1月底內閣改組時才悄然被換掉。 比較四大博物館與故宮 世界公認的四大博物館,一是有270年歷史的大英博物館,擁有豐富的皇家與貴族文物,也擁有世界上最大量的古埃及、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藏品,以及殖民時期從各地搜取的文物,總藏品有800萬件。二是法國的羅浮宮,也以皇家貴族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崙時期陸續增加古羅馬、古埃及與遠東地區的藝術品,總計60多萬件,為此羅浮宮多次擴建,乃至後有貝聿銘打造的玻璃金字塔,成為巴黎的金字地標。三是俄羅斯博物館,有300萬件藏品。四是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有200多萬件藏品,其藏品數量有後來居上之勢。…
作者: 張璉 頁數: 64
西方文明的兩大支柱:民主與科學均源於希臘雅典。希臘文明於西元前四、五世紀衰亡後,其標誌性的民主、科學,不但未隨之消失,反而在西歐諸國大行其道,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人類先進文明的標杆。本文僅論述希臘雅典的民主,以及其伴生的帝國主義,不妨稱之為雅典的民主帝國主義。 民主何以走上帝國主義 希臘的民主理念和民主制度源遠流長,早在西元前五、六世紀,即蘇格拉底在世時已很發達,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只不過是將之哲學化、普及化、精緻化。希臘的文明哲學化的標誌性特徵是民主自由平等,在柏拉圖的《理想國》或《對話錄》中,以及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中得到充分闡發。 充分開放的民主自由制度,不僅促使人民自願參與公共服務,更重要的是讓人才得以輩出,例如索福克里斯、希羅多德、菲迪亞斯、伯里克利、優里彼得斯、希波克拉底、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不世出的文化巨匠,都對希臘古典文明添磚加瓦做出重要貢獻。 帝國主義的標誌性特徵是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那麼,問題就發生了:古典希臘文明怎麼會發展出與之價值理念不相容的帝國主義?換言之,是什麼歷史偉力推動希臘人發展出,與其文明和城邦政治相反的帝國主義?…
作者: 龔忠武 頁數: 68
2月5日,我70歲生日,在家人為我慶生的聚會結束後,我在臉書上看到朱雲漢院士因病辭世的訊息。我和朱雲漢認識多年,但學門不同,相忘於江湖之上,並不常聯繫,幾天前還看到他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無知於他早受病魔攻擊。我生日,他辭世,死生交錯,才知命祚無常,平生契闊。 回想初識朱雲漢的時候,他才19歲,台大法學院政治系二年級的學生,還「未成年」,但他少年老成、穩重成熟。當時我大四,正在準備考研究所,從性格上講,我和他大約同屬一路,因為那個時節大家都喊我「魏老、魏老」,我們也就有一種相知相惜,自有默契,不用說破的了然於心。 台大學生運動重要的一晚 初識的那個晚上,是台大學生運動重要的一晚。 1975年4月7日晚上7點多,我接到台大學生代聯會主席丁庭宇的電話,要我即刻趕往新生南路三段的一個地址,說是有個緊急會議要開。我到場時,已經來了十多位同學,多為代聯會的幹部,其中有朱雲漢,他好像是代聯會的秘書長或政策部主任之類的。討論的主題是「蔣總統去世,台大同學應該做點什麼?」是的,那年4月5日下午蔣總統過世,軍警戒嚴,所有娛樂活動停止,報紙一片黑白,滿是哀悼之情。…
作者: 魏國彥 頁數: 70
肩射式防空飛彈是一種體積小、單兵操作、攜帶方便、適合低空防禦的武器系統,已服役數十年。時至今日,這類武器系統仍持續進化,並成為軍用車輛、直升機和小型船艦的標準配備。本文將討論其優缺點和應用範圍,並介紹全球各國現役的肩射式防空飛彈。 優缺點和應用範圍 肩射式防空飛彈,其優點為:體積小、單兵操作、攜帶方便等,適合低空防禦、短程空對空作戰用途。其缺點為:導引段為紅外線(IR)導引設計,常會受到敵機拋撒熱焰彈(Flare)等熱源干擾,而產生失誤;內置燃料有限,有效射程僅數千公尺;內置小型彈頭(戰鬥部)加上預置破片,僅能殺傷敵機,無法完全摧毀。若碰上A-10或Su-25這類有裝甲防禦的攻擊機,擊落機率更降低不少。 應用範圍:軍用車輛可配置結合防空飛彈發射器、機槍、機砲、反裝甲飛彈(ATGM)發射器、雷射武器系統(LWS)的多用途遙控武器站(MRWS),以進行低空防禦;直升機的武器掛架可攜帶防空飛彈發射器,以進行短程空對空作戰;水面艦艇因甲板面積有限,僅可配置單兵操作的雙聯裝(DMS)或三聯裝(TMS)三腳架發射器,或由單兵攜帶的肩射式發射器。 美國FIM-92刺針防空飛彈…
作者: 王尊平 頁數: 73
飛彈快艇(Missile boat)具有小、快的優點,基本上配備反艦飛彈、魚雷與機槍等武裝,在現代海戰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自身優勢往往能協助大型水面艦進行作戰,對多數國家而言,飛彈快艇屬於「支援兵力」,雖然其地位不如主力水面艦,但因現代海戰日益複雜,各國海軍仍有發展飛彈快艇的需求。 歷史上的飛彈快艇 飛彈快艇具有速度、火力等優勢,歷史上是前蘇聯首先投入飛彈快艇的研發與服役,首艘飛彈快艇型號為「183R型飛彈快艇」(又稱黃蜂級飛彈快艇),1967年以艦上的「冥河反艦飛彈」擊沉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正式開啟小船摧毀大船的先例,從此各國也爭先加入研製飛彈快艇的行列,無論大國或小國,目前飛彈快艇仍以小型、快速與火力強等優勢於海軍服役中。 中國22型飛彈快艇…
作者: 宋磊 頁數: 76
編註:本篇是趙剛為《陳映真文選》正在撰寫的「導論」中的第一部分,因本刊篇幅有限,全文將以連載方式刊出,且文字經編者刪節過。 在與祖國大陸離散的這百餘年來,台灣始終有一個旨在克服新舊殖民、追求民族統一與自主,乃至兼善天下,悲願所有弱小民族皆得解放,世界臻至大同的左翼傳統。在帝國主義強權及其扈從代理的全面接力摧殘下,這個既是台灣人民的光輝傳統,也是20世紀中國革命的有機構成,卻總是敗而不潰、薪火相傳。與此同時,「勝利者」則極力宣傳他們的史觀:不反省甚至肯定日本殖民、低眉順眼頌揚美式現代化,並以此為前提,先是反共,繼之以反民族,以永恆化民族分裂為梓棺黃河。在「勝利者」史觀獨步全台的當代,關於反抗者的記憶,則被擠壓至精英歷史書寫與大眾歷史意識的極邊緣地帶,幾近罔兩。 「殖民地的孩子」到人之子 陳映真(1937-2016)是這個傳統在1960年代之後的主要承繼者,畢生事業指歸於對這個傳統的反思與前推。他的思想求索、行動事功,與各種書寫,都是建立在包括台灣在內的現代中國革命之上。陳映真思想裡的這個歷史性基礎,讓他表裡名實皆是「中國的孩子」,所思所言,都繫於中國的未來。 「歷史性」可以指出基礎,但說不好高度。對陳映真而言,中國在世界上的未來,又絕不僅僅是一個民族國家圖存,或富強的功利主義問題,而在根本上是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與精神主體性的問題,是關於在現代世界之林的中國民族,如何能自尊愛人的問題。對這個生於日本殖民時期,自云「殖民地的孩子」的陳映真,他「平生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個平凡而胸襟坦闊、脊骨挺直的中國人」(《關於陳映真》1976)。如此自命,意味著把中國的問題,落實在一個平凡的中國人的主體狀態問題。於是,陳映真的思想與文學在「中國之子」之外,還有第二根支柱,即天下之子、世界之子或「人」之子,在中國之歷史現場,也在各文明傳統的花果中滋潤學習奮鬥。…
作者: 趙剛 頁數: 78
第6屆「台灣戲曲藝術節」訂4月6日登場。今年在台北藝術大學張啟豐副教授的策展下,以「英雄˙超時空」之名,邀請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匯聚至戲曲中心大小表演廳及戶外廣場、小舞台,與觀眾一起「論英雄」。   今年節目三大特色 「台灣戲曲藝術節」自2018年開辦以來,不但是台灣戲曲中心年度大型品牌劇展,更是台灣傳統戲曲的指標型藝術節。今年12檔節目,劇種包括歌仔戲、京劇、豫劇、客家戲曲、掌中戲等等,傳統跨界並陳。有三大特色:第一,首度規劃大小表演廳雙旗艦製作;第二,首度推出沉浸式演出,演員們將以前衛實驗的表演,從劇場內走向劇場外,徹底解密台灣戲曲中心;第三,在經歷3年疫情之後,啟動首檔國際製作,邀請印度藝術家參與演出。 藝術節以「英雄」為引,然而傳統戲曲不缺英雄。張啟豐表示,「英雄」百百種,除了正派英雄,也有反英雄、孤獨英雄、悲劇英雄,甚至違反正義的英雄、沒有英雄特質的英雄。在戲曲藝術節這座「超時空」橋樑上,將全面解鎖「英雄密碼」,除了傳統戲曲裡的英雄人物現身舞台,還有超越時空、回到過去,「翻轉」英雄,又或者連接未來,「創造」救世主,更可能以當代觀點「重探」英雄。…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82
1月5日清晨,在報端看到劉紹銘教授於前一天逝世,享壽89歲,我平靜的心湖掀起一陣漣漪。 自18年前劉紹銘在香港嶺南大學榮退,我們就少有連繫,2018年他獲該校頒發榮譽文學博士,翌年他所翻譯的《1984》出版70周年,香港中文大學重新出版他的譯本,我也是從新聞上得知。 一 劉紹銘是廣東惠陽人,1934年在香港出生,因家境清寒,小學畢業後即告失學,在學校印刷所當學徒,之後轉到書局當售貨員,工作之餘自修中英文。1955年考入北角達智英文專科學校,翌年參加香港中學會考及格,並投考台灣大專院校,考取台灣大學外文系。 就讀台大期間,他與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葉維廉、李歐梵等同學創辦《現代文學》。1960年畢業後赴美深造,1966年取得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之後長期在學術界工作,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大學、夏威夷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香港嶺南大學。…
作者: 古蒙仁 頁數: 84
芯結-2022年冬送台積電台勞赴美   肅秋殘餘一聲蟬鳴,如泣    …
作者: 詹澈 頁數: 86
清代台灣建省後,基隆管轄的範圍包含周邊現今新北市的行政區域,比現在的基隆市大很多,且持續近20年之久。基隆大家長黎景嵩、方祖蔭和從內地派來戍守的銘字軍等,皆參與了重大建設和「乙未保台」,基隆市政府有必要建立更多乙未史蹟,以緬懷先人的貢獻。 清代自強運動下的建設 2022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籍的謝國樑當選基隆市長,終結了民進黨在雨都的八年執政。 基隆舊稱雞籠,雞籠港「三面皆山,北面臨海,山疊而雄,水綠而淡,山色濃翠在目」。清嘉慶年間(1796-1820),福建漳州人大規模移民來到俗稱「大基隆」的港灣,在這塊由田寮河、石硬港和蚵殼港3條小河漫流而成的泥灘地,選擇居中的石硬港(今南榮河)為中心,發展市街。 光緒元年(1875),漳州籍的板橋士紳林本源家捐獻現址土地,加上基隆諸街紳共同籌資,正式遷外木山的開漳聖王廟於此,周邊發展街市,並擴散開來,此即後來「基隆廟口小吃」所在的奠濟宮。…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87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