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NO.61 │ 金廈共飲一江水

2018年9月|NO.61 │ 金廈共飲一江水

蔡英文8月20日深夜才「拚外交」返國,次日上午薩爾瓦多就與我斷交。對於連續掉了五國,使邦交國降至空前新低,蔡英文除再度呼籲大家團結,不要被挑撥分化,又加了兩句新詞。第一句是「中國打壓台灣的目的是要影響台灣政局和選舉結果」,第二句是「中華民國(台灣)是現狀,也是底線。中國對台灣主權立場的要求,已經超過台灣各主要政黨的底線。」  針對前者,蔡英文顯然知道,當在野勢力被民進黨政府無情修理,軍公教的權益被剝奪,歷史課綱被任意修改,講團結,已無法得到共鳴。何況,根據民調,已有四成六的民眾認為,政府應在「兩岸同屬一中」原則下與對岸談判,這顯示民眾不支持蔡英文的兩岸路線。若想激起台灣人民對北京政府的不滿,非把斷交導向北京企圖干涉台灣選舉不可。 不過,台灣民眾看得很清楚,兩岸交手多年,大陸對台灣的政黨在選前操弄「中共牌」早已處變不驚,近年來所有惠台政策或反台獨措施的出台,完全是按自己的政策議程辦事,不再受到台灣選舉的影響。 針對後者,有學者對照蔡英文的布吉納法索斷交聲明,通篇只稱台灣,未提中華民國,這次則說「中華民國(台灣)是現狀,也是底線」,可視為展現善意的一種信號。不過,蔡英文完全沒解釋她所謂的「中華民國(台灣)」,指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中華民國是台灣?再加上,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執會上表示,對岸的打壓力道越來越強烈,是因為民進黨執政之後,對於主權的立場,一步都沒有退讓。這很難不令人懷疑,蔡英文口中的中華民國,只不過是台獨「借殼上市」,或以拖待變的工具。 尤其,她此話的重點在於「中國對台灣主權立場的要求已超過台灣各主要政黨的底線」。她之所以這麼說,是看準了國民黨雖承認「九二共識」,卻更堅持「一中各表」。果然,國民黨發言人在要求蔡英文為斷交事向國人道歉之際,也呼籲「中國大陸應重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不該限縮我國的國際空間」。不過,台灣不是只有國、民兩黨,民調就顯示,支持「兩岸同屬一中」的比率已在快速上升中。…
作者: 紀欣 頁數: 1
民進黨不顧歷史專家的諄諄告誡,全面通過歷史新課綱,準備讓台灣未來的學子接受既不專業、更缺乏教育理念的教科書。為挽救下一代免遭這種違反史學與教育原則的毒害,作者站出來表示反對到底,更希望民進黨迷途知返。 教育部甫通過的歷史新課綱有以下問題。 一、這是捨本逐末,擾民的課綱。這份課綱其實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歷史教育最重視透過時序、理解其因果關係,進而培養學子理解及判斷力。若學生連基本歷史事實的時序都欠缺,又如何期待他們能清楚掌握各種歷史主題,進而討論?這無異於緣木求魚,更是對歷史教育本質的嚴重斲傷。當這份新課綱通過,坊間已經盛傳,補習班準備摩拳擦掌,大賺一筆歷史補習財,這不是勞民傷財,什麼才是勞民傷財? 二、這是一份徹徹底底去中國化與媚日的課綱。審視這份課綱設計的初心與發想,無非就是要斬斷台灣與中國歷史、文化與民族的關係,它企圖從量變到質變,有計畫地清除中國史在台灣學子中的集體記憶。所謂量變即從最早的歷史教育,台灣史僅納入中國史中的一節;其後在杜正勝時期,台灣史突然成為單獨一冊;最後,台灣史份量再凌駕中國史,這是量變。 質變上,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一則讓「台灣國」偷天換日成為與東亞各國並駕齊驅。再則,徹底讓中國與東亞其他各國如日本、韓國、朝鮮等,都成為外國。至此,台灣與中國成為國與國的關係,台灣不再直接承接中國文化、歷史與民族,而是多元的傳承,台灣人再也不是中國人,而是東亞人。…
作者: 吳昆財 頁數: 6
8月14日為國際慰安婦紀念日,馬英九前總統應邀出席設在中國國民黨台南市黨部旁的台灣首座慰安婦少女像,使台灣未在此紀念日中缺席。該像隔街就是日據時代由日本人林方一所創辦的林百貨,形成了諷刺的歷史構圖。 轉型正義不應漠視慰安婦  近年來,台灣修復了許多日據時代的歷史建築,它們不僅成為台灣人休閒的熱門景點,更成為編織日本夢的基石。其間,攸關人權與歷史正義的慰安婦問題,似乎落入藍綠史觀對立與台日關係友好的迷思中,不見高舉「轉型正義」的民進黨政府重視。 其實,蔡英文在野時期曾言,慰安婦問題為推動「轉型正義」的第一步,但執政後,其「轉型正義」的對象卻僅針對國民黨統治時期,1945年8月之前的日據時代,未進入民進黨政府「轉型正義」的視野,不禁令人懷疑其正義僅為現實選舉利益的算計。 民進黨政府擔心慰安婦問題會影響台日關係。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這與日本政府的立場和至今為止的努力不相容,對此感到極為遺憾。」部分民眾也認為為台日友好,不宜在慰安婦問題上向日本據理力爭。然而,相對的,韓國不論任何黨派執政,皆在此問題上立場一致,難道日本即因此無視現實的外交利益,而與韓國在外交上疏遠?台灣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委曲求全,不僅無助於台日關係突破,徒令台灣的慰安婦阿嬤長期遭日本政府漠視。…
作者: 頁數:
蔡政府7月1日開始實施的軍公教年金改革,對多數軍公教人員及其家屬產生極大衝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說,「罪犯逃脫法網與政府的非法行為相比,罪孽要小得多」。 年改釋憲考驗大法官 花蓮、南投等六縣市辦理所轄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金審定事項,發現規定違反憲法法律保留原則、禁止制定不利於人民之溯及既往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向大法官聲請釋憲。大法官8月10日做出解釋,認定公立學校退休人員退休金給付,屬於教育一環,非屬地方自治事項,依照憲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具有行政解釋權限及義務,因此決議「不予受理」。…
作者: 王有康 頁數: 10
日前民進黨政府挾執政資源,大幅修改歷史教科書課綱,把中國元素打散甚至消除。 必須說,獨派為此建構了一套綿密而成功的產業鏈:從製造「台灣地位未定」、「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中國文化落後愚昧,台人賴荷蘭日本開化啟蒙,因此台灣必須在政治與文化上脫離中國拘束而獨立」的理論開始,到有計畫地在學術界培養大批博士,從而掌握學術的評等權力,再到組成大批編寫並審查課綱的人力資源等,吾人除批評外,應如何因應蔡政府凌厲的教科書攻勢呢?本文以為可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呵護鼓勵台灣民間仍有的中國認同。 民間編寫編排教科書的方式多元、活潑,可製作有豐富圖文的歷史讀物或視頻影片,廣求傳播。當然,獨派史觀的書籍汗牛充棟,編寫精美,更有外國右翼的翻譯著作推波助瀾,情況確實艱困。所幸中國人對於國家與族群的認同形成,是數千年的文化歷史所積澱,大不同於近代歐美民族國家的人為塑造,要從骨髓裡解構,並不那麼容易。另外,兩岸與全球大環境在激烈變化,台灣民意對此也有回應。 8月1日,親綠美麗島電子報民調顯示,46%民眾贊成在「兩岸同屬一中」的架構下與對岸談判,不贊成的有36.7%。相較於2017年初的調查,贊成者僅36.2%,不贊成者則有47.2%,顯然大幅逆轉。…
作者: 李鎨澂 頁數: 12
蔡英文執政不承認「九二共識」,並想繞彎迴避,其實這是蔡英文的個性使然。從其家世、成長過程、參與政治的一路走來,都可以看出富家女使性子的痕跡。 但治國如仍以任性來左右決策,必將使政策陷入暴衝,無法回頭。現在兩岸狀況危如累卵,即是蔡英文個人使性子的結果。蔡英文現正如同在與大陸玩一場橄欖球賽,但無論是外交、軍事、經濟都節節敗退,對岸習近平抱球觸地,連連達陣得分,原因就是蔡英文不會玩橄欖球,但又偏要玩。 橄欖球勝敗,球員塊頭可左右勝負,而其中尤以在所謂的頂牛(Scrum)正集團爭球就能看出端倪。橄欖球員彎著腰,相互勾著臂膀,頭頂著對方頭,肩頂著對方肩,得看誰塊頭大,誰就能把對方頂退,誰的正集團腳下就可以勾到球,就能達陣得分。在政治上搞頂牛,算是信念堅持,不是件壞事,孔子還贊成固執,但孔子的固執是要擇善,如果離開擇善搞台獨,無異是暴虎馮河,永遠在這場賽局中,是必然落敗的一方。 坐總統大位兩年多,兩岸關係蔡英文是只走小胡同,不走康莊大道,只走死巷,不走活路,一切只依自己隨興,那管黎民疾苦?內政從一例一休到核四燃料棒運往國外,徹底了斷核發電的寄望;鬥爭在野黨到鬥爭軍公教;教育上,台大校長一職,至今虛懸無解;外交上,邦交國不停斷交;國防上,共軍不停機艦擾台,蔡政府猶在欺騙國人解放軍無法登陸台灣,製造一片西線無戰事的假象。 日前傳出三件讓人洩氣的「真」消息。一是大陸要求全球44家航空公司網站「去台灣化」,一直不妥協的美國航空公司最後也不得不更名妥協。…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13
蔡英文一再自我感覺良好地說,台灣經濟目前處在過去20年來的最好狀態。可是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民眾並不以為然。數字會說話,民眾的切膚感受狠狠地打臉綠營的執政表現。 蔡英文曾在6月12日出席券商公會活動致詞時表示,台灣的資本市場轉型成功,失業率持續下降,而且薪資穩定成長,所以,她說「台灣經濟目前處在過去20年來的最好狀態。」這個說法引來網民一片罵聲。沒想到賴清德還來個接力賽,在8月2日接受電視台專訪時說,由於經濟成長率連續四季打破3%,所以,台灣經濟已經走出停滯。 3%的成長率其實還低於全球平均數字大約3.5%,因此就說台灣已經走出「悶經濟」的困境,未免太自我感覺良好。更重要的是,再漂亮的統計數字,如果民眾無感,還是白搭。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民眾的切膚感受。 民眾不滿意蔡賴施政表現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7月30日發布了一項民意調查報告,這個調查比較了民進黨再度執政之前與之後台灣老百姓的感受;調查主要有10個問題,涵蓋民進黨執政各方面的表現,以及對蔡英文和賴清德施政表現的滿意度,以下做一些綜合性的整理說明。…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14
7月24日,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在北京召開臨時會,以台灣推動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為由,決議停辦原本將由台中主辦的2019東亞青運,消息傳來,引發台灣當局批判,卻不檢討大陸此舉的原因何在。 針對東亞青運主辦權被取消,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指出「不應為了政治原因被剝奪主辦權」,要求以議會名義「譴責中國取消2019東亞青運並支持台中市政府提申復」,且呼籲國民黨議員也連署。國民黨團則提出國際奧委會執委會5月4號發文,並由中華奧會轉告台中市政府不得更名,但民進黨團卻於5月10日公開力挺推動東奧正名公投,此舉恐為東亞青運遭取消的主因。 東奧正名公投名為公民團體提案,實為政黨組織試圖推動台灣正名系列運動的起步動作。此次公投案若通過,等於是推翻1981年國際奧會達成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的「奧運模式」。不僅如此,一旦東奧正名公投通過,將會激勵類似正名運動蓬勃發展,因此對於正在連署而尚未經投票同意的東奧正名公投案,必須防患於未然,提早出手,避免兩岸事態進一步衝突擴大。東奧正名公投波及台中主辦東亞青運,究竟大陸是無限上綱,還是針對未來兩岸可能到來的嚴重性衝突對撞,採取預防性嚇阻防範措施,實屬仁智互見。 採行預防性措施 大陸當局何嘗不知取消東亞青運,會製造民進黨在選戰中操作「兩岸因素」危機動員平台,不利於國民黨的選情。然而,大陸在影響國民黨選舉與台灣可能走向法理台獨,做出了選擇。換言之,衝擊國民黨選情已非其關注重點,故採取先發制人的預防性措施,防止兩岸事態擴大,導致無法管控風險,其戰略目標在於產生嚇阻作用及寒蟬效應。…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16
金門與福建晉江打破兩岸政治的藩籬正式通水;由60年前的「炮火相向」到今日的「通水」,具有戰爭走向和平的時代意義。然而,未來該思考的是如何由和平再進一步走向融合。 金門與福建晉江市於8月5日啟動通水,從金門缺水到兩岸通水,整整走了23年的漫漫長路。筆者身為土生土長的金門古寧頭人,感受尤其深刻。 金門歷經戰火洗禮 金門位居閩海,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金門成為屏障台澎的軍事要津。古寧頭大捷後,在軍事第一的原則下,廢縣治,設軍管區制。1953年結束軍管制度,恢復縣治,成立縣政府;1956年因應特殊環境需要,開始實施戰地政務,成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而金門縣政府隸屬於政務委員會指揮監督。 筆者小時候居住的古寧頭,正是古寧頭大戰的主戰場、也是823炮戰受炮轟最嚴重的村莊。舉目所見,到處是枯木、斷壁古厝、蔓草,可見戰爭是可怕的、殘酷的,砲彈是無情的;此情此景歷歷在目,至今揮之不去。今年剛好是823砲戰60周年,金門從反共前哨步向和平融合,具有劃時代意義。…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18
歲月流逝,人們對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件,在一段時間後,往往記憶日趨模糊,事件本身的意義與相關影響也因而被淡化,甚至遭人有意無意地揑造曲解,出現離譜荒謬全非史實的情節,令識者遺憾扼腕,而生「亡史」之痛。 還原60年前台海局勢  60年過去了,823金馬炮戰,作為中共在大陸取得內戰全勝9年之後,國、共之間爆發的一場最激烈,規模也堪稱巨大,影響則更為廣泛複雜的熱戰,在今天的台灣,幾乎已經若無其事般的被遺忘,因此,它的由兩岸中國人以鮮血鑄造出的寶貴教訓,當然也隨之消散歸零。這一事實,對現況台灣的藍、綠政治勢力與角色人等來說,其實是莫大的損失;而彼輩在自己不久前的歷史面前,表現出的麻木怠忽,也證明了今天這一群人的嚴重愚蠢短視/膚淺自用,這無疑是台灣的災禍,更是台灣人民悲劇前景的製造商。 韓戰(1950-53)停火後,美國因親嚐了大陸中國在一場真戰爭中具有強悍能量的苦澀滋味,決定強化鞏固其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圍堵戰略,乃逐一地跟相關國家簽署雙邊「協防條約」,取得在這些國家(地區)駐軍與設置海空軍事基地的特權,以掌握對大陸中國東緣海岸線的優勢威脅、封鎖能力。於是,跟因內戰敗北退守台灣的蔣氏國民黨中華民國,此時也有簽訂此一條約的現實必要。 美國對台灣另有所圖…
作者: 毛鑄倫 頁數: 21
八月的金門,一下子變得熱鬧,除了熙熙攘攘的遊客,更多了兩岸媒體的足跡,爭相報導晉江和金門通水的歷史大事。很難想像,60年前這裡是兩岸兄弟鬩牆的戰場,中國人打中國人,留下同胞的血淚。 如今,同樣在8月,從對岸送來的不再是砲火,而是造福金門人民的滾滾活水。通水儀式當天,金門副縣長吳成典在臉書寫下一段感性的文字:「戊戌8月5日,50萬噸湖水沉海管路登島,降低暑氣,沖洗戰地血淚!金門人引晉江水,有祖先的味道!晉人南遷,造此閩南一方水土,有水就是娘!兩岸情仇一杯酒,天來靈水一條根!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金門鄉親支持通水典禮 然而,這場令人動容的通水典禮,竟與談了20多年才談成的兩岸通水,同樣一波三折。吳成典透露,最早通水典禮訂在今年6月舉行,陸委會卻臨時說和大陸海峽論壇日期太過接近,希望延期舉辦,後來幾經協商,才延到8月5日辦,並得到兩岸官方的同意。未料7月底,陸委會又突然因東亞青運事件,對大陸反彈,起初直接表示不應舉辦,後又改為至少緩辦。 「這完全是我們有求於人,今天不辦,對大陸一點損失也沒有,但如惹怒大陸,可能連水都不通了,對金門的傷害難以彌補。」吳成典直白地說。因此,他力勸金門縣長陳福海,必須向陸委會堅持金門的立場,通水典禮如期舉行。最後,陸委會只好讓步,但仍堅持規模縮小,不准邀大陸人士參加,吳成典原要代表金門赴晉江參加大陸會場的儀式,也被禁止。…
作者: 王炳忠 頁數: 24
歷經23年的艱辛努力及克服困難,8月5日廈金終於通水了,它不僅將解決金門供水的問題,也將使廈門和金門打造成兩岸社會交流融合的便捷通道。 金門受地理條件限制,淡水資源緊缺,金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1,000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早在1993年,金門發生了幾十年未遇的大旱,當地民眾強烈呼籲從福建引水,大陸有關方面給予積極回應,但當時台灣當局極力阻撓。 此後,台灣方面不惜鉅資搞海水淡化、湖庫改造乃至施行節水、限水措施,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金門用水困難的問題。與此同時,伴隨著金門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自2009年台灣當局開放大陸遊客赴台旅遊以來,金門旅遊業得以迅速發展,用水量逐年增長,金門用水供需矛盾也日益凸顯。 通水歷經23年五個階段 在此情形下,經兩岸相關專家和學者評估,解決金門缺水問題最科學經濟的途徑是從臨近的福建引水。由此,1995年至2018年,金門從常態缺水到最終實現福建向金門供水,先後經歷了23年的艱辛歷程,大致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作者: 王勇 頁數: 26
1998年謝長廷立委南下高雄選舉,以四千多票擊敗當了八年市長的吳敦義,民進黨就此在高雄主政,也造成濁水溪以南的五個縣市(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市)全面綠化。但今年五縣市戰況激烈,綠營選得並不輕鬆。 2014年由於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執政不力,加上太陽花事件與隨後掀起的柯文哲風潮,國民黨在南台灣五縣市全軍覆沒,其中台南市與高雄市就大輸將近100萬票,隨後2016年總統大選也兵敗如山倒,國民黨執政優勢一去不回頭。今年縣市長選舉五縣市候選人均一度難產,儘管明知民進黨執政績效不佳,可是國民黨似乎也無力反擊。 但5月後,國民黨陸續在嘉義市提名黃敏惠、嘉義縣吳育仁、台南市高思博、高雄市韓國瑜與屏東縣蘇清泉後,選情開始有了變化。首先,嘉義市提名老市長黃敏惠後選情迅速穩定,民調支持度一直領先執政不力、人和不佳的現任市長涂醒哲,儘管原屬藍營的議長蕭淑麗加入戰局,但還是無法動搖黃敏惠的支持度。 韓國瑜在高雄「大鬧天宮」 有了嘉義市的定海神針」,穩住南台灣五縣市藍營基本盤後,就要看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的大鬧天宮了。韓國瑜以「賣菜郎」自嘲到高雄市擔任市黨部主委,就是肩負選戰重責,雖然一度演出到台北市登記參選的鬧劇,但也成功吸引媒體目光,將選戰重心部分移轉到南台灣。…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28
柯文哲2020年具備競逐大位的勢能,且已明白否定藍綠兩黨的兩岸論述。如果柯能提出一套明顯有別於藍綠,又不會被抹紅的兩岸論述,且在大選中為台灣人民接受,台灣恐怕真要出現一次最深刻的政治板塊變動。  一年多來,柯文哲全台民調居高不下,在近兩個月,原先與其不相上下的賴清德民調跌落,出現死亡交叉之後,若是將此聲勢投射到2020年的未來場景,柯頗有一枝獨秀之姿,其潛藏的連帶關係正開始發酵,值得關注。 「世事難料」引發遐想 根據《中國時報》8月6日公布針對2020年可能候選人的民調顯示,柯文哲在支持度與看好度上,都以超過誤差範圍的明顯幅度,贏過目前藍營最被看好的朱立倫與綠營的蔡英文及賴清德,雙雙完勝藍綠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台灣最大尾」已非空穴來風。 面對這樣的情勢,過去一般的政治人物總會避免有「吃碗內,看碗外」的譏諷,也怕因此樹敵太多,在表述上會先排除更遠目標的牽扯,以凝聚支持度,達成眼前的目標為優先。但這項傳統法則在柯身上不發生作用,柯反而在7月17日起的一個月之內,兩度在市議會接受質詢、一度接受媒體採訪時,表明「世事難料」,不排除2020年投入總統大選的可能性。這折射出了自己心中確實接受了「最大尾」的封號,8月19日更公開自認「是整個台灣社會最大的公約數」。…
作者: 朱駿 頁數: 30
蔡英文不只一次說,沒有不能翻轉的政治版圖,沒有不能打破的政治板塊。今年她想吃下國民黨當家的新竹縣、台東縣,7月底輔選列車首站選擇新竹縣,又親率記者團到台東,看來她已決心啃硬骨頭,但啃得動嗎? 新竹和台東兩縣是國民黨長期執政,且施政滿意度高的行政區,比較縣民平均薪資、城市光榮感、人口數等指標,這兩縣較西岸若干民進黨執政縣市,有過之無不及。民進黨視這兩縣為艱困選區,是藍軍的硬骨頭;蔡英文有心迎難而上,卻未必啃得動、吞得下。 新竹縣選將都有藍營淵源 新竹縣長選舉,不論立委林為洲是否脫離國民黨參選,他和其他三名參選人國民黨楊文科、民進黨鄭朝方、民國黨徐欣瑩,都與藍營有千絲萬縷的淵源,無一正綠旗。 楊文科是公務員系統的正藍;徐欣瑩家兩代都曾代表國民黨選上公職,現為民國黨主席;林為洲忽綠忽藍,現為立法院國民黨團一員。藍營既已一分為三,民進黨認為只要凝聚民進黨支持者,加上過去正藍旗鄭朝方家父輩多年耕耘的人脈,勝選機率很大。鄭朝方在蔡英文輔選場合急切呼籲,只要民進黨人支持民進黨,他就有機會贏。…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33
中美經濟爭端引起各界普遍關注。突變的深層原因為何?中國大陸應如何更好地應對?作者從不同角度做了思考。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在台海、南海等問題上不斷挑戰我底線,並先後對我實施高科技和高關稅制裁。有觀點認為,這是美國對華戰略發生了質變,重新視中國為戰略對手。「質變說」意味著過去美國並不認為中國是其戰略對手。果真如此嗎? 不要忽略中美關係定位 冷戰後,發展經濟成為世界性的主題。改革開放的中國,對經濟最強國美國抱有極大期待和善意;飽嘗與中國對抗苦頭的美國,則試圖改以協助經濟發展促使政治轉型的方式影響中國。傳統的意識形態對抗被和平發展、互利共贏取代,中美合作有了廣闊的空間。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水準的差異形成了很強的互補關係,美國居上游,中國居下游,經貿交往成為兩國關係的壓艙石。但中國不會永遠位於下游,中美經貿互補關係必會變化。如同兩個水位不同的水庫,一個要儲水,一個要放水,水流當然源源不斷;一旦水位持平,要麼都需儲水,要麼都需放水,就轉化為競爭關係。…
作者: 古凱寧 頁數: 36
由於近年來,中國新艦艇下水速度快得像下餃子一樣;新飛機上天速度快得像放風箏一樣;此外,還有高鐵及在其他軍工和高科技領域,也是突飛猛進。因之,西方為此現象造了個新詞─「中國速度」。 西方人對之目瞪口呆,驚呼不可思議;國人則歡欣鼓舞,額手稱慶,贊之曰:厲害了,我的國! 這種「中國速度」,早見之於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例如:由君主轉型為民主、由農耕經濟轉型為工商業經濟、由階級社會轉型為等級社會、由儒道轉型為社會主義、由大帝國轉型為主權國家、由陸權轉型為海陸雙棲等一系列空前的變化,只花了短短的一兩百年時間。可見其速! 如果沒有抓住這個時間維度的特點,在思考中國近代化、中國何去何從的大問題時;在制定國家的大計方針時;在解讀評說重大歷史事件、歷史風雲人物時,必然會出現「似花還似非花」、「隔靴瘙癢」之類誤讀誤斷的言論。    這種時間的迫切感,掌舵領航的國家領導人感受最為深切,孫中山勉勵他的同志國人,要「迎頭趕上」;毛澤東也勉勵他的同志國人要「趕超」,要「大躍進」。他那「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膾炙人口詩句,更是活脫脫地道出了「中國速度」的神韻。…
作者: 龔忠武 頁數: 40
7月26日,世貿組織(WTO)總理事會在日內瓦舉行2018年第三次會議。美國常駐WTO大使謝伊根據美方提交的《中國貿易破壞性的經濟模式》指責大陸,而中國常駐WTO大使張向晨則據理駁斥;該場辯論被形容為「火藥味十足」。 美中激辯產業政策     謝伊(Dennis Shea)聲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有保護主義和重商主義的經濟體,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增強,這種模式已被證明特別具有貿易破壞性。他也指出,中國政府通過實施產業政策,繼續在規範行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還通過分配資源對經濟增長實施明顯控制。大陸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而該規劃本身就是計畫經濟的標誌。中國產業政策的一個重點就是技術開發,當前大陸正在尋求在各類先進技術領域,獲取國內市場主導權乃至全球領導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總體目標,大陸發布了大量產業政策,包括《中國製造2025》計畫。 由於美方7月13日就把《中國貿易破壞性的經濟模式》發給各成員國,中國常駐WTO大使張向晨有時間做足功課,因此他的辯駁有理、有據,不卑不亢。…
作者: 頁數:
「川普主義」(The Trump Doctrine)正在扭轉美國格局與世界秩序,引起國際社會極大的震撼。「川普主義」會帶給全球經濟社會何種影響,正廣受世人矚目。 川普治國理念與政策戰略 進入2018下半年,國際社會開始用「川普主義」,定義過去兩年來川普的「特立獨行」或「胡整亂搞」,而評論的焦點乃是以「川普主義」與「門羅主義」(Monroe…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44
川普演講不華麗而且他的字彙有限,但他有能力用攻擊媒體而抓住媒體舞台的鎂光燈,而且幾乎可以把所有攻擊他的負面新聞報導都推進垃圾桶,叫它「假新聞」,非常神奇的,川普這招還真管用。 川普努力實現競選諾言 川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所提出的問題像非法移民、公共設施、加強軍備、創造就業機會、平衡貿易逆差及振興經濟,他上任後都設法兌現他的諾言。 以移民問題來說,川普對美墨之間建一道牆是認真的。他堅持驅逐非法移民出境,甚至毫不留情地使得小孩與父母分離。他對墨西哥施壓要墨付建牆的費用,他說:「不管什麼方法,這牆是要墨西哥付錢的。」川普的移民政策是為了停止非法移民占用美國的社會福利資金,及阻止非法移民偷帶毒品入境,破壞美國社會。這在觀念上毫無錯誤。 川普的強軍願望也是他競逐白宮時開的支票之一。可是,他上任後提出增加540億美元軍費,讓人擔心會影響到非軍事用途的開銷。他鼓勵提升海、空軍的軍事力量,但也要求軍備開發和武器供應商縮緊預算,提高經濟效益。這是他收支平衡求結餘的商業思維。在川普執政下,美國賣出比歷任總統更多的軍火武器。這肥了美國的國防工業聯盟集團,對爭取捐款選票有用,但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作者: 張一飛 頁數: 46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