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NO.83 │ 川普將使美國由盛而衰?

2020年7月|NO.83 │ 川普將使美國由盛而衰?

6月6日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6月18日傳出前台東縣長黃健庭有意接受蔡英文之邀,出任監察院副院長。且不論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如何,以及蔡英文此次拔樁是否成功,民進黨將長期全面執政,國民黨中生代的「跳船潮」非道德勸說或黨紀可以阻擋,恐怕都是事實。 值此關頭,中國國民黨改革委員會19日召開大會,宣達兩岸論述十個要點,包括:肯定「九二共識」貢獻;拒絕「一國兩制」;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兩岸共識;推動兩岸人權協議;訂立軍事防止意外機制;盼能打破僵局,走出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等。 該論述被在現場的國民黨中常委批為「小綠」,也立即遭到兩岸學者逐條痛批「台灣從此無藍綠」、「國民黨成了民進黨的附隨組織」,大陸國台辦更表示,國民黨丟棄長期堅持的理念,不僅會損害互信基礎,而且會對兩黨及兩岸交流合作造成障礙。 其實,國民黨今年初在檢討敗選時,就認為「兩岸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是主要原因,也開始考慮要放棄或擱置「九二共識」,前主席朱立倫更頻頻放話「國民黨要盡快撕掉所謂『親中賣台』的惡意標籤」。 這次會議果然把「九二共識」當成了「歷史貢獻」,還強調中共於2019年初片面更動「九二共識」內涵,例如加入「共同謀求國家統一」,才造成台灣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誤解與不信任。但歷史文件證明,1992年兩會在討論如何表述「一個中國」時,海基會主動說「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意,認知各有不同」,由此可見,「兩岸同屬一中」及「謀求國家統一」都是兩岸雙方當年的共識。人證物證俱在,如何抵賴?…
作者: 紀欣 頁數: 1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上,台灣和中國大陸表現優越,美國則表現甚差。我們可以用「社會資本」的概念來理解此中差異,有關研究也提醒我們,該如何在美中台三邊關係中趨吉避凶。 從去年12月開始爆發,到今年6月17日為止,新冠肺炎已經蔓延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出800萬人感染,造成43萬5千多人死亡,說它是21世紀的黑死病或大瘟疫並不為過。 這場大瘟疫不僅凸顯了病毒不分國籍、不理國界的特性,也呈現出不同國家因應疫情的不同能力。 兩岸防疫表現均比美國好 台灣在這場防疫作戰中表現名列前茅,到6月17日為止,累計確診445人,死亡7人,平均每百萬人感染比例18.5人,死亡率1.6%。…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6
2020年8月是1958年兩岸爆發823炮戰的62周年紀念。這一戰事影響了或說決定了1949年撤台國民黨此後的命運。台灣大多數人對此戰役已不復記憶,這也說明了大多數人其實對台灣何以是目前這樣,以及自己何以成為現今的自己茫然無知,當然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裡。 6月上旬,大陸央視播出了一套10集的紀錄影集,主題是8.23炮擊金門,比較詳細闡述了中國大陸對這段歷史的記憶與觀點。這個影集平靜地追憶當年大陸、台灣、美國之間的三角互動背景,同時微妙點出北京與台北因內戰分裂對峙下,卻能共同維護「中國主權」的默契。台灣方面對此影集非常低調,僅有少數媒體報導,也只說它是北京的武嚇動作,意義不大。果真如此嗎?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心得,作為央視製作的補充。 事實上,所謂中美台三角關係,恰恰是經過1958年的這場慘烈炮戰後,確定下來的。這樣的「特殊關係」,內容充斥不穩定與折騰角力,但仍能維持到1991年蘇聯崩解,美國自認穩坐獨霸地位後。而時至1990年代之後,美國便展開其務必傾覆與主導塑造一套它要的三角關係,而形成今天的台海現狀。 簡言之,823炮戰台海危機,對中美台三方在爾後的相關政策思考與執行上,都因打了這一仗建立起了解彼此,而開始有了確定與穩定的選擇、決定。 台北方面…
作者: 毛鑄倫 頁數: 8
6月初,大陸涉台智庫廈門大學台研院成立「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與此同時國民黨以「和平、民主、雙贏、主權」為基調,推出兩岸新論述。將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和廈大台研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日前撰寫的文章一併觀察,可知大陸已經由智庫著手,積極推進「兩制台灣方案」和「兩岸融合發展」,由坐而言開始起而行。 據報導,廈大這一實驗室旨在「面向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戰略需求」,在研究與教學方面圍繞「國家統一」形勢分析與預測、「國家統一」情境仿真模擬、兩岸融合發展政策模擬分析、「國家統一」政策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模擬分析。 此實驗室有三項特點 筆者認為,此「實驗室」有以下幾項特點,值得思索。 其一是我陸委會立即表示,廈大所稱「一國兩制」統一情境等研究,即在落實中共對台工作目標,更可能藉與我方舉辦研討會或相關活動,營造兩岸統一氛圍,以分化台灣社會。陸委會明白地說,希望學者和智庫不要與之交流或合辦活動。…
作者: 令狐台 頁數: 10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最近出書《事發之屋:白宮回憶錄》(The Room Where it…
作者: 周陽山 頁數: 12
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大陸「全國兩會」(政協、人大)第十三屆三次會議,延至5月21與22日分別在北京召開。2019年兩會的重點在於凸出「習五點」,而今年兩會重點由單一趨向多元。兩會的決議將影響兩岸三地的態勢與未來,值得關注。 今年兩會重點多元化 其一是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大陸剛告一個段落,但卻蔓延全世界至今未止,大陸經濟發展受損自不待言,美國疫情更居世界第一,此讓兩會必須面對國內經濟復甦,以及美國藉追究病毒擴散責任炒作「以疫反中」而有所因應。 其二是去年香港「反送中」演變/異化成以顛覆國家主權、影響國家安全、撕裂香港社會的「反中」與「港獨」暴亂,北京反思之餘要藉兩會尤其是人大,對「香港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其三是蔡英文藉香港「反送中」挑起台灣反中情結連任後,民進黨內眾聲喧嘩,拋出「制憲公投」、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刪除「國家統一前」等提議,顯示民進黨內對「維持(台灣/兩岸)現狀」不再滿意。蔡英文5.20演說提到要在第二任內啟動「政府體制改造」。…
作者: 姜新立 頁數: 13
6月9日上午,美海軍波音C-40A運輸機借道台灣領空飛向南海,中共多架蘇愷30戰機隨即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這是美國首次揭開借道台灣西部領空,經南海到泰國的模式。這對台灣而言,是福?是禍? 這對台灣是福是禍,藍綠解讀不一。有人認為美國這次飛的只是不具戰力的運輸機,何況以往均借道台灣東部太平洋,這次因我台東外海正在實施軍演,才向我專案提出申請西部航線,但事實是如此嗎? 美台共同測試大陸的底線 顯然不是,美軍礙於軍演改航道根本是托詞,美軍如真要經台東外海,軍演大可暫停對空射擊幾分鐘,國軍難道敢不同意?何況美國軍機亦可經台灣海峽國際水域航道經南海到泰國,這兩條現成航線可擇其一。從此角度審視,美軍這次是項莊舞劍,意在中國大陸,而美台套招主要是以切香腸的方式,測試大陸的底線。 從今年1月到6月,美國在台海不停出動戰機及軍艦巡航,大陸亦相對出動戰機、航母繞台,兩岸因蔡英文的「一面倒」向美傾斜,關係也外弛內張,戰爭隨時可能引爆。…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16
民進黨動員天然獨贏得2020大選。新冠肺炎疫情又讓民進黨繼續操控反中意識,但是兩岸情勢卻愈加嚴峻,9月即將屆滿的ECFA能否延續?8月中共東海演習會有什麼發展?親綠的學者范疇說,未來3個月至3年之內台海必將有狀況;國民黨蘇起早在大選前分析的兩岸不利現象,現已有多項實現了。 台灣最倚重的川普控制不住新冠疫情,又面臨新的種族衝突,警民對抗,全國抗議遊行蔓延,美國已自顧不瑕。看香港制定港版國安法,美國反應雷聲大雨點小。台海此刻若發生狀況,能期待美國支援嗎? 蔡英文說若中共犯台,台灣能守住第一波,後面就會有國際勢力來救援,這是癡人說夢。台灣幅員這樣小,第一波攻擊後就已成廢墟,哪有第二或第三波?何況中國實力已不同往昔,誰會為台灣出兵一戰? 1995-96台海危機歷史 1995年6月10日李登輝在康乃爾大學發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強調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民主化經驗,透過國際媒體傳播,也多次提到「中華民國在台灣」。…
作者: 張忠本 頁數: 18
一如所料,在多數媒體偏頗、網軍一面倒、罷韓國家隊集體動員,以及甩不掉的市長任內參選總統的誠信質疑,6月6日韓國瑜以939,090票成為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儘管難堪不捨,但藍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結果,同時更不能懷憂喪志,必須重新打起精神面對8月15日的高雄市長補選。 民進黨方面毫無懸念,6月17日徵召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再披戰袍角逐高雄市長;而國民黨雖然有多人表態參選,但幾乎沒有人被看好能與陳其邁一戰,但筆者引用韓國瑜曾說過的:「寧可光明正大輸,不要卑鄙地贏」,呼籲國民黨及藍營要打一場正大光明且有意義的高雄市長補選。 目前已知公開表示參選意願的有:高雄市議員李雅靜、黃紹庭,曾輔選黃俊英的曾尹儷,以及前高雄市民政局長曹桓榮。另據了解,市議員黃柏霖、陳美雅,不分區立委吳怡玎,也在黨中央徵詢之列。 藍營內部有兩派不同主張 對於這次補選的態度,藍營內部有兩派不同的主張,一是如媒體人黃暐翰的建議,認為陳其邁一定能贏,但就算贏也不能讓陳得票超過罷韓的票數,甚至不能超過2018年陳所得到的74萬票。若陳其邁補選,票數居然低於2018的得票數,那就不好看了,接下來兩年多也會做得很辛苦。因此,從這個方向來看,國民黨就不該推人選,讓支持者集體忽視這場補選,在激不起火花的情況下,陳的得票數才可能更低。而國民黨市議員邱于軒也認為,面對補選人選難產,韜光養晦不參戰,也許是讓國民黨重整旗鼓的機會,也是謙卑面對高雄市民的選擇。…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20
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由於罷免票數94萬,超過韓當選市長時的89萬票,震撼藍營。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雄市長補選一役,由於各方民調都顯示陳其邁極可能獲勝,國民黨未戰先怯,軍心渙散,加上民眾黨不斷向藍營招降納叛,令人不禁質疑國民黨能否再起,或將消失於歷史舞台。 針對國民黨的氣衰,新北市長侯友宜一再表示,國民黨有很多人才,只要找出來團結在一起,並且全力以赴,就有機會把高雄市再度贏回來。這一番看似平淡的話,卻說出了要做好執政工作沒有捷徑,要勤勉耕耘、全力以赴,而不是凡事只做做表面功夫,沾沾醬油即可。 內鬥內行是國民黨基因? 侯市長也點出了國民黨人不團結,卻勇於內鬥的「舊症頭」。如果國民黨員不能夠團結、創造勤政的口碑,則不僅人才進不來,不斷的內鬥還會消耗掉黨的能量。而且現在國民黨內憂外患,卻還有人不在乎黨的處境,不斷酸諷自己人,難道中傷同志就是國民黨的基因? 遠的不必贅述,就拿侯友宜來說,好不容易在這波新冠肺炎擴散期間勤勉認事,受到外界肯定;卻有許多人不斷酸他很「假掰」、「偽君子」,不然就說他是「藍皮綠骨」,早就偏向民進黨了,甚至有人誇張地說侯友宜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一心只想選總統。偏偏這樣的言論多半來自藍營選民、所謂偏藍的學者,或黨內同志。難道做好市政工作,不是市長的本職嗎?…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22
老子曰:「進道若退」,講的是退和進的辯證法。事物總是曲折前進的,條件不成熟時,最佳選擇是暫停或後退,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待時機成熟,從而博取新的勝利。反之,若不顧主客觀情勢一味莽進,就不免以卵擊石,白白斷送自己。國民黨的要員不明此理,以致兩次陷入「進一步,退無路」的窘境、困境乃至絕境。 2016年不該「換柱」 先是2016年的「換柱」。洪秀柱在國民黨士氣低迷之際,欲力挽狂瀾於既倒,自告奮勇充任參選人,7月19日獲黨代會通過。開始時,儘管出現流言蜚語、抹黑打擊,但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有人批評黨內吵吵鬧鬧,但他認為是熱熱鬧鬧,強調國民黨智庫必須全力動員,共同協助洪秀柱,訂定福國利民、爭取民眾支持認同的政見與政策。 然而到了10月17日,國民黨突然召開臨時會議,表決廢止洪秀柱的提名,由朱立倫親自披掛上陣。此時距大選投票只剩下91天,倉促上陣,結果是大敗虧輸,難辭其咎的朱立倫只得辭去黨主席。 假定當年朱立倫不走這一步,讓「小辣椒」對陣「空心菜」,以洪秀柱潑辣的風格、犀利的語言與鮮明的政見,蔡英文不見得能占上風。TVBS電視台民調就曾顯示,洪秀柱獲得41%的支持,超過蔡英文的38%。不論如何,究竟鹿死誰手,殊難預卜。結局即便是輸,也不至於狼狽到朱立倫以381萬票輸給蔡英文的689萬票。…
作者: 頁數:
罷韓落幕,韓國瑜難辭其咎,國民黨是幫兇,也不能怨天尤人,只是韓的野心未滅,素質依然低劣,仍有一定的群眾支持鼓動,是國民黨內一顆不可控的不定時炸彈,城狐社鼠,令國民黨頭疼。 台灣這兩年最值得人反思的現象不是兩岸關係的敗壞,應該是韓國瑜倏忽而起、快速衰落的彗星現象,這裡面涉及民主政治本質、國民黨文化、台灣前途與兩岸關係等重要面向。這個彗星現象因民進黨成功「罷韓」,暫時告一段落,但故事顯然尚未結束。 罷免並非沒有民主正當性 就國民黨的角度而言,「罷韓」不民主,是民進黨政治霸權的操作結果。然而,國民黨都忘了,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是孫中山極力主張的,上回修改《選罷法》,降低罷免門檻,國民黨也參與了,門檻不管高低,對大家機會均等。有什麼立場與理由說,這場罷免不民主? 責任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內涵之一,一個有責任感的政治人物應該重然諾,說得出口就該做得到,或至少能努力以赴,這是責任政治的初步。如果政治人物說得出但做不到,甚至敢玩弄、欺騙選民,就得接受民意的檢驗,這是天公地道的政治責任。…
作者: 朱駿 頁數: 26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23條,香港立法機關本來就有制定國安條例的權力和義務,在去年香港社會爆發史上最長的社會動亂之後,北京繞過香港特區政府,直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然後再由香港政府依法執行,這是一個負責任的作為,它是一種義務,不只是權力的概念。 日前媒體問我:「為何中國大陸選在全球對抗新冠疫情時,對香港制定國家安全法?」我的回答是,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香港國安法,維護香港的社會秩序和整體國家安全,應該是「必然的」。 不得不然也不能再拖 香港立法機關本來就有制定國安條例的權力和義務,而且去年香港社會爆發了史上最長、最久的社會動亂,要維持社會秩序,就必須立國安法。所以北京政府在顧慮到香港的現況後,決定繞過香港特區政府,直接由中央政府制定法律,這是作為一個負責任政府必須的作為,它是一種義務,不完全只是權力的概念。 至於為何選在2020年5月底的兩會期間動手,這恐怕得由北京當局回答才比較靠譜,我個人的理解是,就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擾動,造成今年的兩會延後到5月底,而因為只有全國人大才有權處理香港的國安法問題,因此如果5月22日不處理,那就得等到明年兩會才能處理。顯然這不是北京方面可以接受的,因此就只能選在疫情仍舊肆虐期間,公布制定香港國安法。…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29
5月28日,中國大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這是香港回歸以來中央處理香港事務最重大的舉措之一,是「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是香港基本法實施的一個里程碑。 6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舉辦香港基本法頒布30周年網上研討會。回顧歷史,回歸初心,與會者就香港國家安全立法闡明立場,直面問題,反擊謬論,釋疑解惑,當下香港市民關切的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中央出手堵香港國安漏洞,有人振奮欣慰,踴躍支持、積極發聲;有人氣急敗壞、造謠抹黑,在香港社會渲染恐懼、對立情緒;也有人疑惑憂慮,擔憂《決定》和有關立法會不會損害香港的司法獨立和終審權,會不會影響到人權和自由。 香港反對派繼續造謠抹黑 對於香港反對派造謠抹黑的伎倆,香港市民其實再熟悉不過。近幾年,無論是高鐵「一地兩檢」之類的經濟民生話題,還是修訂《逃犯條例》的單純法律問題,只要與內地有關,香港反對派一定會跳出來煽風點火、造謠抹黑,這次也一定會故伎重演。香港市民唯有理性思考,才能不被各種似是而非,甚至顛倒是非的觀點所迷惑,不被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甚至謠言所煽惑。…
作者: 王堯 頁數: 32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許多人跌破眼鏡;事實上,如果一人一票,川普是輸的;他是靠選舉人票贏得大選。對許多美國人而言,他們早就知道川普是個不折不扣「極其偏見之人」(bigotry)。果然今天看來,川普或許將使美國的國運由盛而衰。 美國清教徒文化中有「政治偏狹」(political parochialism)的毛病,自以為是上帝的選民,具有將世界美國化的「浩浩天命」(manifest destiny)、具有「道德的自負」(moral pretension),而不惜以軍力與美元橫行天下,而無視其政策造成遍地烽火,以及人道災難,乃至可稱「美國外交的悲劇」(The…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34
2020年5月25日,美國國殤日,晚上八時許,在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發生了一起白人員警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男子喬治·佛洛依德(George Floyd)窒息死亡案例,引起全美各地及歐洲數國發生抗議示威,至今未歇。 佛洛依德涉嫌在一間便利商店購買香煙後,被店員懷疑他使用了一張20美元假鈔而報警,員警肖萬(Derek M. Chauvin)押佛洛依德上警車時,因他不順從,而將他按倒在地,並用膝蓋頂住他的脖子長達8分46秒,期間佛洛依德反覆呼喊:「我無法呼吸」(I…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38
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依德的不幸全世界都看見了,他臨終前的呼喊I can't breathe激起了與他一樣,被社會體制壓迫到喘不過氣的人們走上街頭,為佛洛依德,也為自己無力扭轉處境,發出最深沉、痛苦的怒吼。 去年此時,反送中運動在香港延燒,西方世界用顯微鏡看著港府與大陸的一舉一動。港警稍有動作,輿論即大肆抨擊,港警被指為「黑警」,對抗議者的驅離被稱為「鎮壓」、「屠殺」。哪曉得不到一年光景,爆發了新冠疫情,西方從原本隔岸觀火、幸災樂禍,反倒成了重災區。美國感染及死亡人數高居世界之冠。 除了受到疫情威脅,更致命的是經濟窘迫,原本就少有積蓄的美國人,在疫情影響下,許多人失業,社會壓力到了臨界點,佛洛伊德之死,成了所有被壓迫者的共同出口,藉著事件一股腦地宣洩而出。動亂才起不到兩天,美國立即出動國民兵協助鎮暴,川普更揚言,誰敢闖入白宮,就用「最兇狠的武器」、「放狗咬人」伺候,言行與100多年前奴隸主抓捕逃奴幾無區別。…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41
6月初以來,北韓一連串文攻武嚇動作頻繁,炸毀開城工業區內的兩韓辦公大樓。不僅南韓進入高度警戒狀態,美國在朝鮮半島的軍事活動也日益增強。對北韓開罵一直保持不回應的南韓,終於開口回敬。南北韓將如何解決目前這一觸及發的危機,值得關注。 北韓批判南韓未兌現承諾 自6月4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拿南韓脫北者在江原道靠近北韓一帶散發批評北韓的傳單大作文章,她不僅責罵脫北者是狗是垃圾,也嚴厲批評文在寅袖手旁觀不去阻止。 次日,北韓又進一步恐嚇南韓將關閉南北聯絡辦事處、廢止開城工業區、金剛山觀光及廢棄《9.19軍事協議》等。南韓政府於6個小時之內,先把禁止散發傳單法的草案送交國會,再由青瓦台聲明散發傳單危害國家安全,政府會斷然處置。 不過,北韓不理會南韓的善意回應,而於9日透過《朝鮮中央通訊》宣布自當日中午12時起,中斷兩韓間的一切通訊及聯絡。12日至13日期間,北韓外相、統一戰線部長、外務省負責美國局長紛紛判批評南韓與美國,金與正更誓言要把兩年前設立的南北聯絡辦事處炸成灰燼。…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2
蔡英文領著台灣押寶美、日四年多,究竟換來什麼?一個WHA提案,一個釣魚台問題,瞬間揭露了台美、台日關係的真相,蔡政府該醒醒了,搞好兩岸關係才是正途。 美國及日本是蔡政府經營對外關係仰仗的兩大支柱,可是,兩者一遇到敏感問題,就立刻現出虛有其表的原形。 近幾個月美軍戰機、電偵機、反潛機甚至戰略轟炸機、加油機等十幾次飛臨台灣附近空域,大陸各類型軍機也頻繁繞台、演訓,中美有擦槍走火之虞。6月9日,美國海軍C-40運輸機更直接飛越台灣上空、刻意開啟TP應答訊號,昭示天下,美國是在利用台灣領空挑釁大陸。綠營竊喜這是美軍挺台的表現;國防部亦召開針對大陸軍機的會議,研擬「驅離」超前部署策略。 台美關係步入強弩之末 美國挺台?看看它不肯向WHO提案讓台灣出席WHA,就是個現成的殷鑑。但蔡政府仍企圖強化台美關係,520前後,傳出駐美代表確定由國安諮詢委員蕭美琴接替高碩泰,這將更能向美方精確傳達蔡英文的意旨,甚至有日媒鼓譟要她促成「川蔡會」,顯然蔡想更親近川普政府。蕭的出任,將是首位女性、第二年輕(次於胡志強)、也是繼吳釗燮之後又一位正港的綠營駐美代表。2019年初,外交部把30出頭、未經外交特考的趙怡翔,派至駐美代表處擔任政治組組長曾引起熱議;而蕭美琴的雀屏中選,或許也是一招奇兵?…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44
目前美國的保守派和自由派都一致認為,「北京模式」的成功,對「華盛頓模式」形成重大挑戰,中國也因此成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rival)。由此看來,對華強硬將成為美國的長期政策,中美似乎進入了「第二次冷戰」。 並不具備冷戰客觀條件 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是在四個基本條件下發生的:(一)意識形態的有你無我是雙方對立的根本原因,驅動並主導雙方的相互政策,雙方都把打敗甚至消滅對方作為戰略目標;(二)雙方經濟各自獨立,互不往來;(三)整個世界格局劃分為勢不兩立的兩派陣營;(四)雙方各自組成以對抗為目的的軍事同盟。以上四個條件在今天的中美之間並不存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原因不是意識形態的對立,而是利益衝突。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面致力於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中美關係;另一方面,自尼克森訪華以來,歷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主要是利益驅動,意識形態並非主流。 中國不同美國搞對抗…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46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