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 NO.88 │ 拜登上 川普下

2020年12月| NO.88 │ 拜登上 川普下

美國大選結果逐漸底定,民主黨的拜登將成為美國總統,雖然落敗的現任總統川普仍試圖尋求法律途徑推翻選舉結果,但因缺乏實質證據,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美國將進入拜登主政的時代,也將影響未來美中台關係的發展。 川普任內美中關係惡化 美中台關係在過去四年川普任內產生極大的變化。川普高倡「美國優先」,將中國當作戰略競爭對手,採取遏制的政策,從貿易、科技、軍事、外交、文化到意識形態均掀起對立,意圖遏制中國崛起,確保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影響之下,美中關係呈現持續惡化的趨勢,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川普為了個人競選連任,刻意將疫情責任甩鍋給中國,並加大對中國的批評與遏制,讓兩國關係雪上加霜。 在美台關係部分,川普為了遏制中國,在印太地區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刻意拉攏台灣。美國國會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通過一系列友台法案,川普也照單全收,加大對台灣在外交、軍事及經貿方面的支持,增加對台軍售的金額與武器性能;最近半年又接連派遣高階官員到台灣訪問,讓美台關係的友好程度大幅增加。 兩岸關係則是每況愈下,自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後,因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本就倒退,川普拉攏台灣更讓採取「親美反中」策略的蔡英文政府獲得支撐,加速倒向美國,並在亞太地區扮演反中的先鋒,使得兩岸關係更加惡化。大陸的軍機艦接連繞台巡弋或穿越海峽中線對台施壓,兩岸的軍事緊張情勢升高,成為自1996年台海危機以來最惡劣的狀態。…
作者: 王高成 頁數: 48
川普競選2020總統連任敗北,在各種主客觀因素中,「台灣牌」失靈是關鍵因素之一。川普或許想在最後製造台海緊急事態,但大陸不會隨之起舞。 美台勾連敗於新冠病毒 今年1月中國大陸境內爆發新冠疫情,在貿易戰和科技戰效果有限的狀態下,川普原暗爽「天佑美國」!同時,台北在防疫反中的宣傳上又與他同調,並有莫測高深的防疫數據可供支撐,這就讓川普藉疫打中的盤算更有底氣,更加願意軍售台灣。 然而,中國模式的抗疫阻擊戰震驚世界!截至11月24日,美國有25.7萬多人死於新冠肺炎,是大陸死亡人數的55倍;更有1200萬多人確診,是大陸感染人數的139倍。儘管台北死忠川普,不斷攻訐大陸和世衛組織的防疫數據和作為,無奈宣傳不敵事實,杯水難救車薪。 更窘的是,台灣的防疫成績還比不上人口更多而近在咫尺的福建,且至今仍有些國家不相信台灣的防疫成績,而具體表現在對台海兩岸的差別待遇,例如新加坡和日本。川普吹大台灣防疫成績,既沒嚇到中國大陸,也沒讓自己倖免於疫。…
作者: 王睿 頁數: 50
日本跟台灣一樣,非常關注美國總統大選,但不像台灣這般投入參與,而是冷眼旁觀,一旦拜登跨越勝選門檻,立刻拋棄川普,全力爭取「拜菅會」、布建「拜登人脈」,以鞏固美日同盟新關係。 美國11月3日舉行了堪稱史上最醜陋、混亂,卻全球矚目的總統大選。亞洲的關注度較歐洲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又以日本、台灣為最,不過兩者的表現天壤之別。 台灣當局事前用軍購、開放進口萊豬等力挺川普,引起《華盛頓郵報》質疑;獨派媒體參與傳播拜登兒子的醜聞;開票期間更有「川粉」搖旗吶喊,乃至洗板AIT網站,鬧得沸沸揚揚。而日本則剛好相反,官方、朝野政黨始終沒有議論,媒體固有大篇幅報導、評論,但皆屬陳述事實,絕無「川粉」或「拜粉」說三道四,全都冷眼旁觀,伺機而發。 日媒發洩對川普的怨氣 雖然川普當政四年間,與前日相安倍狀似哥倆好,安倍可說是全球領導人中唯一川普還稍微肯聽其講話的人,但川普對日本的施壓不曾客氣或手軟,強迫雙邊貿易談判,敲開日本農產品、肉品市場,而日本幾乎一無所獲;川普屢次要脅日本要多負擔駐日美軍軍費;對日本部分鋼鐵、鋁製品課徵追加關稅。安倍政府都只能忍氣吞聲,少輸為贏;根本不敢置喙川普的「單邊主義」。…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52
2021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任後,南韓總統文在寅恐怕將面臨一場外交挑戰。以往「靠川普」的一番作法必須脫胎換骨,與拜登展開新一輪外交戰爭,預料將遭遇「山重山」障礙。 美國變天南韓面臨新挑戰 美國大選前,文在寅表面上保持中立,但韓國人都知道,他心裡暗自支持川普連任。因為,畢竟文在寅執政近四年期間與川普的交往已經「得心應手」,諸如居間促成在新加坡的第一次「川金會」等,讓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暫且放下手邊的核試。 尤其,川普在競選連任期間,向美國選民自豪地說,因為他的努力,阻止了金正恩再次虎視眈眈,美國人的生命與財產得以保住,連任後將立即展開與金正恩的對話。當然,這番話無論是聽在文在寅或金正恩耳裡都非常愉悅,進而希望可繼續推動兩韓間的合作與交流。 面對美國的變天,南韓外交不得不面臨一項新的挑戰。11月8日,南韓外交部長康京和匆忙訪問華盛頓,對外聲稱係應國務卿蓬佩奧的先前邀請,故作輕鬆姿態,但實際上,是去拜訪民主黨可能入主白宮的政治人物及布魯金斯研究院等,做好日後與拜登政府的關係才是重點。…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54
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拜登雖早已贏得多數選舉人票,但共和黨的川普一直拒絕承認敗選。目前莫斯科普遍認為,無論誰入主白宮,未來美國都將採取對俄不利的政策,而且也不會放鬆對俄國經濟制裁的力度,但在「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的問題上,雙方有可能妥協。此外,美國仍會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及經濟援助,以對抗俄羅斯的野心。 美恐將加強對俄經濟制裁 莫斯科觀察家認為,拜登上台會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而且可能增加一些新的制裁項目。目前美國經濟面臨近百年來的最大危機,因此有可能犧牲他國利益來挽救本國經濟,其中當然包括俄羅斯。不少俄國政界人士認為,由於俄羅斯已摸清川普的行為模式和路數,因此多傾向支持川普連任,何況拜登在擔任歐巴馬副手期間,就主張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政策。 俄羅斯全國商業總會駐美代表米金認為,如果拜登確定當選,美國對俄政策將更為不利。以2019年俄美貿易數字為例,儘管俄羅斯遭到美國制裁,但兩國貿易卻成長了4.9%,所以如果川普繼續連任,他的對俄政策應該只會更友好,況且他不再受連任束縛,對俄政策將更為成熟,俄美關係有改善的可能。 俄經紀人聯盟資策分析中心主任卡爾普寧表示,如果拜登贏得選舉,美國政府會優先處理的兩件事,第一是通過一項新政策刺激美國經濟成長;其次是改善美中貿易關係,此舉對俄羅斯經濟發展必將產生有利影響。不過,很多俄觀察家並不認同此看法,他們認為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現已形成共識,未來仍將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況且拜登已公開表示,美國將與歐盟合作共同對抗中國,特別是加強跨大西洋聯盟的合作,因此拜登對北京的政策和作法,恐較川普更具殺傷力。…
作者: 姜書益 頁數: 56
11月15日,東協10國及中國大陸等15個成員國舉行視訊高峰會,簽署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將對台灣的石化、紡織業造成較大衝擊,當局宜有因應對策。 東協(ASEAN)10國,以及日本、中國大陸、南韓、澳洲與紐西蘭等15國於11月15日舉行視訊高峰會,並簽署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整體關稅廢除率高達91%,已接近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這個涵蓋全球30%的GDP與貿易,也將是日本與大陸、南韓之間的第一個自由貿易架構,備受全球矚目。而台灣目前的自由貿易覆蓋率僅9.69%,遠低於日韓及新加坡等國;台灣未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對外貿易關稅無競爭優勢。而且,RCEP的大部分成員國與台灣貿易關係密切,生效後將影響台灣對外貿易。 RECP 談判8年終於達標 區域性經濟合作是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為了維護彼此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實現專業化分工、貿易自由化、取消歧視待遇及貿易的數量限制、非關稅壁壘所共同組成的區域性經濟團體,這已是全球發展的趨勢。…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60
拜登即將成為美國第46屆總統。由於「維護美國霸權地位」及「遏制中國崛起」目前已成為美國兩黨共識,拜登大幅翻轉川普政策的可能性不高,特別是美中科技戰及製造業的爭霸仍將繼續往前推進,而且拜登可能擁有比川普更為強勢的「美國獨霸領導世界產業經濟夢」。 美中科技戰爭仍將持續 自2018年底開始,川普就已下令美國政府卯足全力瞄準中國科技巨頭,從手機製造商華為到騰訊、微信,再到視頻分享應用的字節跳動TikTok,無一放過,使世界兩大經濟強權之間的關係,特別在大選前越發惡化。2020年8月初,川普甚至以「脫鉤中國」,威脅禁止美中科技公司進行任何交易。 川普打從一開始就放棄自由市場、貿易等共和黨的傳統目標,竟獲得共和黨人的支持;而民主黨的拜登在也跟著抨擊:「與中國的經濟貿易戰爭,不公平貿易與關稅實質傷害了美國的企業和消費者」,相信他就任總統後對中國會繼續採取強硬姿態。 拜登當選總統時就宣稱,美中貿易可以回復2018年以前的往來常態,但科技戰及製造業強權爭霸的問題,或許不會再像「川普典範」那麼波詭雲譎幻動,但會以「智慧財產權屬規則」來對付中國。尤其,拜登必然不願中國軍方使用任何美國製造的技術硬體與軟體。…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62
2020年全球即將在環境劇變動盪不安中接近尾聲,此時受到各國最為關注的是,隨著秋涼冬冷季節來臨,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是否可能復燃,進而再度衝擊正在復甦的全球景氣。 今年3月疫情引發肆虐全球以來,人心攪動,滄海橫流,各國政府無不期待早日將結束傷口的加以燒烙,進而打開更明朗的全球經濟新局。 10月13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雖全球疫情迄今持續蔓延,但稍早之前,由於部分國家因疫情略為緩和而採取適度解封,讓全球景氣帶來若干喘氣之空間,將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從6月所預估的衰退5.2%,審慎修正至萎縮4.4%。 全球景氣動向眾說紛紜 不過,許多學者專家指出,雖過去兩季中國經濟領先全球各國,持續呈現正向成長,但美國及其他國家經濟至少至2022年時,始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產出水準。無獨有偶,11月12日美、歐、英央行總裁於線上論壇中再度示警,入秋之後,許多國家疫情復燃轉為嚴峻,擔憂疫情可能帶來更嚴重的衝擊。此讓全球景氣是否逐漸好轉,呈現眾說紛紜。…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64
為減輕中低收入家庭家中有需要長期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作者建議修訂所得稅法,改為「列舉扣除額」與「定額扣除額」並列擇一方式,以真正落實租稅公平。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已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首度達到世衛組織「高齡社會」14%的標準。2020年台灣老人占總人口的比率為16%,預估將於2025年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到了2040年將上升至30.2%,相當於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 長照財源恐將愈來愈少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愈來愈高,是各國政府必須正視的社會福利問題。2017年立法部門為了籌措「長照服務法」的財源,特別修法將遺產稅與贈與稅的最高稅率由10%調高到20%。同年,政府再將菸品的應課稅額,由每千支590元調高到每千支1,590元,換算成零售菸,每包菸消費者必須多付擔20元的「菸稅」,以上增加的財源就是用來作為政府長照基金的財源。 附表可發現,長照基金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四類(1)菸酒稅撥入長照基金,(2)遺產稅撥入長照基金,(3)贈與稅撥入長照基金,(4)健康福利捐。…
作者: 王有康 頁數: 66
50年前參與保釣運動那段經歷,在我的生命中具有深刻的意義,甚至於影響了日後的人生方向。當年還年輕,對世界、對自己的認識都還青澀膚淺,但因此那段驚濤駭浪也就格外銘心難忘。50年後我已進入生命的末期,回顧那段「崢嶸歲月」,心裡的感受相當複雜,自豪與遺憾兼有之,很難簡單地整理出頭緒而形諸筆墨。 當年保衛釣魚台之所以能夠在知識青年之間鼓動人心,蔚為風潮、發為運動,主要的動力當然是愛國主義。不過「愛國」從來不是一個簡單、自明的概念;當下面對的客觀形勢愈是複雜,愈會逼迫每個人自行尋找「愛國」的具體內容。 1970釣運面對的時代形勢 1960年代到70年代之初的台灣,已經出現了求變的跡象,來台20年的反共抗俄舊民國體制已經失去了年輕世代的信任。在西方世界,美蘇對峙的冷戰秩序正受到嬰兒潮世代的挑戰,反戰、民權運動,以及性別解放的潮流方興未艾。中國在文革的混亂中情況曖昧不明,外界並不瞭解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面臨的問題,不過也正是因此,反而獲得不少人寄以希望。這個希望並沒有維持很久,隨著文革的崩潰也就必須另起爐灶。無論如何,70年代釣運爆發的時刻,正是西方、中國及台灣島內舊時代走向結束,新的秩序尚未浮現的一個轉折點。 在那個時候,「愛國」往往只能是一種追求國家變好的善意願望;日後發展的方向幾乎無法預料。保釣世代的生命路徑如此多樣,如此向各個方向擴散,其實反映了一個轉折時代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我自己覺得是一種幸運,但也必須承認,不確定的情況要求當事人自己做更多的摸索與選擇,也會為難、折磨人的。…
作者: 錢永祥 頁數: 68
2011年4月,為紀念保釣運動40周年,1970年代投身及關心保釣運動的一、兩百人在新竹清華大學齊聚一堂,回顧保釣歷史及其意義。當時,老保釣們反思保釣運動的傳承及影響時,顯露些許遺憾與焦慮。例如,林孝信認為相較於五四運動,海外保釣運動因為不在自己的土地上發生,所以貢獻較少;劉源俊說海外保釣運動無法成為台灣的文化運動,因為它沒有根據地;錢永祥也認為保釣運動遭到歷史斷層。 如今保釣運動已邁入50周年之際,我們這一群認同保釣、且認為台灣社會迫切需要汲取保釣歷史及精神的人,持續關注、思索老保釣10年前所憂慮的斷層問題,並願在此提出:唯有讓保釣種子在台灣社會生根發芽,保釣方能傳承與永續發展;我們也進一步主張:在台灣社會推動持久的釣魚台教育,方能讓保釣種子在台灣生根發芽。 身為「釣魚台教育協會」(下稱協會)的理事長,為了讓保釣種子在台灣社會生根發芽,過去多年來,在台灣各地推動釣魚台教育工作;我將敘述協會如何與台灣漁民合作推動教育工作,使得釣魚台教育內容更鮮活、更吸引人,讓保釣更有生命力、與台灣草根社會的連結更密切。最後,我將簡述民間保釣團體正在推動的保釣50周年紀念活動內涵,這些活動是釣魚台教育工作的一環。 1970年海外保釣運動背景 1960年代是國際狂飆的年代、是社會大變革的年代、是理想主義高漲的年代:反資本主義、反越戰、反任何形式的戰爭、反菁英主義;1966年中國大陸展開了文化大革命,推動與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與歷史觀,深刻影響了西方年輕一代,法國1968年5月發生「五月風暴」的學生運動(或被稱為「法國的文化大革命」),美國的學生運動也遍地烽火,年輕人奉行與父母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反體制的嬉皮運動、少數民族民權運動、婦女運動皆風起雲湧。新左派思潮也就在這個國際狂飆中發展孕育出來。同時,反抗帝國主義宰制、爭取民族獨立與民主政治發展的浪潮也席捲第三世界國家。美、歐各地的台灣留學生深受影響。…
作者: 陳美霞 頁數: 70
11月21日,臺灣釣魚臺光復會在師範大學舉辦了全天的「保釣運動發起50周年紀念研討會」,十多位專家學者、老中青三代保釣人共同與會。論壇分為「崢嶸歲月-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風雲再起-1990年代後的的保釣運動」、「展望未來-保釣運動的延續」三部分,並邀請到馬英九做專題演講。 開幕式在上午9點準時開始,本會理事長劉源俊首先表示,1970年美國留學生參加保釣最主要的理由是,釣魚台是美日霸權的贓物,必須歸還原主中國,這一個理性訴求50年來沒有改變。來賓新黨榮譽黨主席郁慕明強調「固有疆域,一寸都不能少,這是我們的任務。」釣魚台教育協會理事長陳美霞表示,該會將在2021年4月舉辦50周年紀念研討會及「保釣討海護漁大遊行」。高志雲、陳讚煌二位老保釣則以語音方式致詞。 前總統馬英九接著發表「釣魚台風雲50年─從馬同學到馬總統」的專題演講。他指出,雖然《台日漁業協議》解決了部分釣魚台列嶼的爭端,但無論是主權或漁權問題,政府都不能僅抗議而無交涉行動,以免被視為放棄主權。對於當前的兩岸形勢,他也意有所指地表示:「我當了八年總統,保障了東海、南海、台海三海和平。總統的職責不是告訴人民,『台灣可以撐多久』,而是要保衛人民遠離戰爭。」 上午第一場論壇,首先回顧70年代的保釣運動,由劉源俊主持,與談人有保釣發起人胡卜凱、清華大學電機系榮譽教授李雅明、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錢永祥。美國的劉虛心、北京的吳國禎教授則以語音、視頻參會。 胡卜凱及李雅明均指出,釣魚台主權問題是兩岸、日本與美國四方之間的角力,大陸自2012年後態度趨於強硬,主要是因為GDP超越了日本,實力增強不少,我們在釣魚台問題上不必像70年代那麼委屈;未來10年大陸的GDP會超越美國,外交上會出現嶄新的局面。錢永祥則表示,當年保釣運動喚醒了台灣新世代的社會參與,有開路的效用,年輕一代應繼續關注釣魚台所牽涉的漁民生計。…
作者: 劉怡芳 頁數: 74
洲際導彈(ICBM)的分導彈頭,是整個發射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角色。若出現分導彈頭無法釋放、重返大氣層(圈)失敗、在目標區上空被攔截摧毀、微型化核彈頭無法引爆等問題,都將是白忙一場。因此,分導彈頭的研發一直是核武強國的重心。其中,微型化核彈頭的體積愈小、爆炸威力(TNT)愈強,則愈能提升分導彈頭的效能。 北韓勞動黨夜間閱兵 2020年10月10日,北韓勞動黨創立75週年夜間閱兵,展示新型洲際導彈發射車。該型11軸22輪發射車,是目前全球最大型的發射車。據媒體報導,新型洲際導彈的長度較火星15型增加1~2m,燃料艙容量增加,估計最大射程為13,000km。若從北韓發射,可攻擊美國全境的目標。 同時,北韓也展示最新的北極星4型潛射型彈道飛彈,改為半圓形貨艙罩,和先前的北極星1/2型彈尖不同。北極星3/4型半圓形整流罩的容量增大,估計可裝填更多顆分導彈頭,將由新型彈道飛彈潛艇攜帶發射。據南韓軍方估計,該型潛艇至少能裝填3具彈道飛彈發射筒和多枚輕/重型魚雷,戰力驚人。 此外,北韓還展出新型單兵裝備、防空飛彈系統、新型主戰車(MBT)、自走榴砲車、中/長程火箭砲車等武器。據信,中、俄兩國除了檯面下金援北韓之外,也擴大軍事技術交流合作。因此,北韓的軍事設備更新速度之快,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請參附表)…
作者: 王尊平 頁數: 76
1950年代出產的F-5戰機,仍在零星國家/地區服役,不但是服役最久的戰機之一,輕巧的機身、靈活的運動性能是維持F-5戰機的最大優勢。當初的設計重點,以好維修、造價便宜為方向,至今仍在部分國家服役。 F-5基本性能概要 F-5戰機最早由美國諾斯洛普公司所開發,最初的設計目標為成本低廉、維修便宜,因此受到數十個國家/地區歡迎,也是美國政府早年軍援盟國的重要裝備。因一架F-5的造價僅75.6萬美元,成為冷戰時期親美國家採購的機型,也成為自由世界空軍的標準配備。型號分為A、B、E、F等構型,台灣所使用的型號為F-5E/F、RF-5戰機,部署於台東志航基地,其中後者為「偵照機」。 大致上,F-5機身總長約15公尺、寬約8公尺,發動機以奇異公司的J85-GE-21渦輪噴射引擎為主,兩具發動機最大後燃推力約為9,800磅,作戰半徑約220公里,最大航程可達3,700公里,整架飛機共有7個武器掛點。 一般而言,F-5戰機最大能掛載3個副油箱來增加飛行距離,單座戰機的機首以裝載2門20mm的M39A2機砲為主,共攜帶1280發子彈,雙座機則將其拆除。機翼兩端以掛載空對空飛彈為主,其餘的掛彈點以炸彈、火箭彈、油氣彈等為主,依照機身的設計,F-5戰機於執行對地攻擊、近距離空戰時最能發揮作戰能力,雖然晚近美方有升級機身雷達來增加空戰的距離與效能,但總體來說,F-5戰機仍以近戰、對地攻擊、訓練等任務為主。…
作者: 宋磊 頁數: 78
2020年10月24日,七等生因癌症辭世,27日在淡水海葬。喪家未發訃聞,未舉行公祭及任何紀念儀式。以這樣低調的方式,走完他81年孤獨的人生,也為他一生扮演的「遁隱者」的角色,做了最忠實、貼切的詮釋。 自從2003年七等生宣布封筆,淡出文壇後,確實從此銷聲匿跡。17年後,他的名字再度在媒體出現,卻是辭世的消息,在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漣漪。媒體大幅報導,「臉書」社群上充滿了各種追思、懷念他的文章,讓人不禁喟嘆,又一顆文學巨星隕落,以及一個文學世代的消失。 從世俗的觀點來看,他的一生平淡無奇,出生在苗栗濱海的通霄小鎮,在這個偏鄉當了一輩子的小學教師,課餘寫點文章,賺點稿費補貼家用,也能畫畫,彈奏樂器自娛,一如那個年代絕大多數的公教人員,生活清苦,勉強度日。可是他的內心卻是苦悶的,懷才不遇,有志難伸,因而離群索居,追求內心的世界。而文學就是他精神的撫慰,甚而是灰暗人生的救贖。 曾負責「文季」編務工作 1962年,七等生年方23歲,在「聯副」上發表了第一篇作品〈失業、撲克、炸魷魚〉。雖然只有3,000多字,且毫無故事情節,難以歸類為短篇小說或散文,卻因充滿了虛無和頹廢的基調,具有現代主義的隱晦精神,因而被視為現代小說的實驗之作,很快就受到同世代青年作家的注意,並援引為同一文學陣營的伙伴。…
作者: 古蒙仁 頁數: 80
去年8月有幸前往中國最美麗的小城─湖南鳳凰旅遊,參訪了該城的「沈從文紀念館」和「熊希齡紀念館」。由於自己和沈從文同為湘人,又同在文教界工作,想到他能以小學畢業水準,憑著苦學成功而到北京大學教書,並且差一點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心中充滿欽佩之情。 多年前,曾擔任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人之一的瑞典籍馬悅然先生,不顧評獎會的慣例,特別將一段隱藏了數十年的秘密公開於世。經過他的大力推薦,1987年,時年85歲的沈從文已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當時世界各國的沈從文研究專家和記者紛紛造訪,都說沈從文將於次年獲獎。不巧的是,沈從文在1988年10月頒獎前的5月10日病逝,中國就此失去了原本已到手的諾貝爾文學獎,也令喜愛沈從文作品的讀者深感造化弄人,徒留人間憾事。 沈從文生平事略 (一)早年歲月。沈從文原名岳煥,字崇文,據說有一位軍法官看他寫舊體詩頗有「唐味」,而說他「煥乎其有文」,因此改名「從文」。他也曾以「窄而霉齋主人」等筆名寫過50本書。 沈從文生在湖南省鳳凰縣(舊稱鎮簞城)的軍人世家,祖父沈宏富是漢人,曾參加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升官至貴州提督,為沈家留下家產和地位。父親沈宗嗣是中級軍官,曾參加辛亥革命。母親黃英是苗人土家族,讀過醫學書籍,頗有文化水平,對沈從文影響較大。外祖父黃河清是清朝貢生,曾辦理鳳凰第一所郵局和照相館,舅舅黃鏡銘曾到北京幫熊希齡總理管理房產。沈從文在家中男兒排行第二,又稱「二哥」。…
作者: 劉鵬佛 頁數: 83
大稻埕原是先民曬稻穀用的空地,後取代萬華成為北台的商業中心。到了日據時期,仍是貨品批發中心,成為台北最繁華的都會。 大稻埕位在近淡水河濱一帶,今屬台北市大同區南段。2020年晚秋,筆者進行一趟台北大稻埕之旅。其中最吸引筆者的就是超過百年歷史的老街─迪化街(一段),這裡有活躍的布料批發業、中藥行、南北貨行,還有精美的老建築和各種老行業等。 回顧1977年的都市計畫中,迪化街從原先約5公尺寬開拓為20公尺寬的大道,讓迪化街原有的歷史意義和獨特的建築、商業活動蕩然無存。所幸當時藉由大眾傳播報導及民間團體的鼓吹,引發社會各界的矚目,才維持舊有的景觀和傳統的交易型態。筆者從此,重拾其風華。 清代街肆的發展 迪化街是光復後的改稱。迪化街一段在清代是由中街、南街、尾街(中北街、普願街和杜厝街的總稱)所構成,它的興起和大稻埕的發展息息相關。清咸豐元年(1851),由林藍田建起最早的三間店(即今迪化街154、156、158號),店號「林益順」,從事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兩年後,艋舺(今萬華)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大規模移民械鬥中失敗,由廈郊郊商林右藻帶領輾轉來到大稻埕。林右藻和兄弟們很快就在林藍田的店舖對面建起「復振」、「復源」和「復興」三間店鋪,在今歸綏街和民生西路間形成第一條市街─中街。林益順商號的買賣也開始擴大,輸出米、糖、茶和樟腦等,成為當時有名的大商號。…
作者: 張健豐 頁數: 86
第 2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