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對話的政經意涵│李沃牆

中美經貿對話的政經意涵│李沃牆

中美經濟及金融小組分別已展開三次對話,並針對金融穩定、跨境數據規管、資本市場、加徵關稅及投資審查機制,以及債務和氣候變化問題協調等進行討論。二大經濟體的對話別具政經意涵。

長期以來,中美兩強在經貿上既合作又競爭。農曆年前,兩國經濟工作組於2月5至6日首度在北京舉行實體會談,以促進雙邊經貿對話,同時也為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年訪中行程鋪路。據悉,這是中美經濟工作小組的第三次會議,美方聚焦中國電動車等補貼問題,並就非市場經濟作法和工業產能過剩、主權債務等議題展開討論,尋求共同合作的機會。

中美是世界前二大經濟體及貿易國,GDP合計占全球近四成。2022年全球出口總值24.9兆美元,大陸出口3兆5,936億美元(占比14.4%)居首,而美國占8.3%居次。因而,中美經濟及金融對話對全球整體經濟的穩定至關重要。

經濟與金融工作小組緣由

中美經濟與金融工作小組係由葉倫去(2023)年7月訪問大陸期間與中方商定設立。其中「經濟工作小組」由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小組」則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主導。兩個工作小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議題加強溝通與交流。前二次的工作組會議分別於去年10月及11月舉行。另在「拜習會」登場前,由葉倫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先行會晤,針對兩國貨幣和金融穩定、金融監管、永續金融、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全球金融治理等議題,以及其他雙方關切的問題進行實質性的廣泛討論。第三次中美金融工作小組會議於今年1月18至19日舉行,經濟工作小組則於2月5至6日舉辦,主要探討議題,詳如表1所列。

希冀債務問題進行協商

首先,就債務問題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大陸自2013年推出「帶路」倡議,灌注數千億美元的貸款在中亞、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等100多國,主要投資在發電廠、海港、公路及5G等基礎建設。若債務國還不出天價貸款,往往就得將港口、礦脈等控制權讓渡給中國,歐美斥此為「債務外交」。美國研究機構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在「帶路」倡議下,由國內金融機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貸款達1.34兆美元,其中將近80%貸款流向了財務困難的國家。但中國強調「沒有任何一個合作夥伴認為中方製造了債務陷阱」,而且中國對債務國也有債務減免的措施。美方在會議中希望中方共同推動債務重組,協助貧窮國家解決積欠的龐大債務。

產業補貼議題及影響

中國財政部自2014年9月1日起對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並於2017、2020、2022年先後三次將該政策延續至2023年12月31日。截至2022年底,該政策累計免稅金額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預估2023年免稅額將超過1,150億元。該政策原本即將結束,卻於去年中又宣布,新能源汽車減免車輛購置稅可再延長4年,至2027年底,預估減免規模達5,200億元。

歐盟認為中方的補貼對歐洲的電動車行業構成威脅,已於去年9月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的補貼展開調查,以決定是否開徵反傾銷關稅。美方則認為,中方補貼政策鼓勵商品過度生產,可能在全球市場造成氾濫。

提升雙方的投資意願

近幾年,大陸A股的表現不佳,去年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1.38%,今年以來A股持續震盪走弱,三大指數全部走跌,2月5日人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碼生效,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兆元。原本預期股市受此激勵大漲,未料兩市逾1,000檔個股跌停,股民哀鴻遍野。後國家隊強力護盤、換掉證監會主席,並強力信心喊話,A股在農曆封關年前才止跌回升。

去年8月9日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授權美國財政部長可禁止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等對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以及某些人工智能系統等三個領域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投資,讓不少風險投資基金望而卻步。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美方限制該國企業對外投資,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擾亂全球供應鏈安全,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

在此次會議中,中方對半導體和雲服務受到限制、中企在美國的待遇,以及光電限制等向美方表示關切;當然也希冀美方取消對華投資的限制,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除此,川普在任內對中發動貿易戰,中方出口至美的5,500億商品分別被課徵15%至30%不等的關稅,拜登上任後繼續保持對中關稅,並與盟友共同制衡中國。中方在此次會議對此也表達了關切。

維持金融及匯率穩定

2022年以來,中國大陸減持逾千億美元的美債。美國財政部1月19日公布的2023年11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及日本兩大海外債主均增持美國國債,中方在11月增持124億美元,結束了連續7個月的拋售趨勢,為近8個月來的首次增持。時間點恰好在「拜習會」前後,反映出中美關係發生細微變化。

另外,中國銀行幾年前就推出跨境支付系統e-MPay,為從事中美跨境業務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服務,中企今後可從美國電子商務平台的銷售直接獲取人民幣而非美元。據統計,人民幣在去年8月的跨境支付和收入中的份額升至創紀錄的54%,已超越美元的41%。

中美經濟及金融對話除彰顯兩國不尋求經濟及金融脫鉤外,亦有助於彼此間的經貿及全球金融穩定。然而,台灣即將上任的賴政府,若仍延續「親美遠中」政策,未來恐怕會走向脫鉤之路,實不利於台灣的經貿發展。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