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施明德與曼德拉的政治格局│汪榮祖

比較施明德與曼德拉的政治格局│汪榮祖

筆者沒見過施明德,聽李敖說:施是美麗島大審時唯一的男子漢大丈夫。他在法庭上不替自己辯解,直言不諱他讀軍校炮兵學院就是想要革命,所以是唯一被判死刑者,然因怕他成為烈士而改判無期;他在獄中絕食抗議,被强迫灌食始得生還;他三度入獄先後坐了25年牢,因此有人比喻他是「台灣的曼德拉」。曼德拉在坐了27年大牢後仰首出獄,當選南非總統,主導改革,消除白人政權嚴酷的「隔離政策」,完成種族大和解,贏得舉世敬重。而施明德出獄後既未能居大位,連政黨的和解都無法達成,令人遺憾之至。

曼德拉苦牢沒有白坐

曼德拉(Nelson R. Mandela)出獄後以「非洲人國民大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國大黨ANC)主席的身分,於1994年當選南非總統,解除隔離政策之餘,還從事種族之間的和解。 他在《走向自由的漫長路》(Long Walk to Freedom)一書裡自述,他敬佩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共早期奮鬥,尤其欣賞游擊戰,他也讀過《孫子兵法》,從中學習到:知可以戰與不可戰者勝,理解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他出身律師,25歲就已參與國大黨的反殖民鬥爭,於1944年又協創「青年同盟」(Youth League)。

當白人政府執行種族隔離政策時,曼德拉以國大黨主席身分誓言要推翻白人政府,且在1952年對抗運動後一舉成名,之後一再以煽動叛亂為名被補入獄。他曾秘密加入被查禁的南非共產黨,於1961年領導反政府行動,遂於翌年又被捕入獄,以推翻政府之罪名被判無期徒刑。白人總統德克拉克(F. W. de Klerk)遭到國內外壓力,並擔心發生種族內戰,於1990年釋放了曼德拉,並與曼商議結束隔離政策,於1994年舉行多種族參與的普選。

曼德拉當選總統後就頒布新憲法。他於政權轉移時,以種族和解為要務,聲稱勇敢的人民不怕原諒別人,強調原諒與和解是為了和平。他保證白人的權益,可成為「彩虹國家」(the Rainbow Nation)的一員。他更主導成立聯合政府,任命德克拉克為副總統,並起用多名前朝官員為部會首長,以並盡力安撫南非的白人(Afrikaner)。

曼德拉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親自主持其事,並聘請聲望極高的圖圖主教(Cardinal Tutu)為主席,調查在隔離時代冒犯人權的人,不限於執行隔離政策的白人,也包括傷害人權與犯罪的黑人。他不僅無意製造烈士,而且鼓勵人主動自首以換取赦免。經過兩年的調查、聽證,1998年10月曼德拉發布了最終報告,他稱讚此一委員會幫助南非告別過去,全力關注當下與未來。

曼德拉上任時,南非黑白貧富極為不均,4,000萬人中有2,500萬人得不到電力供應,約有1,200萬人喝不到乾淨的飲水,有200萬孩童無法入學,有1/3的人是文盲,失業率高達33%,有10%的人患有愛滋病,犯罪率居高不下,大約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而政府的財政儲備幾乎歸零,1/5的全國預算必須償還借款,難以進行重建項目,更無從增加就業機會。曼德拉頂住黨內的批評,利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發展市場經濟、鼓勵國外投資,促進南非經濟成長。

於此可見,曼德拉不受自身社會主義信仰的束縛,維持前朝的體制,立法鼓勵土地改革、扶弱濟貧、擴大健保。社會福利於1996-1997年間增加了13%,接著兩年又增加了7%。到1999年有300萬人有電話,150萬學童接受教育,政府新建了75萬棟住房。

在國際上,曼德拉於1998-1999年成為「非結盟運動」的秘書長。1996年南非與中國大陸建交,曼德拉於1999年訪問北京。他的和解政策,雖受到激進黑人的抱怨,指責他討好白人,但他有胸襟與能力排除壓力、堅持和解。他婉拒續任總統,餘生透過「曼德拉基金」致力於打貧與醫治愛滋病。他得到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在內的250個榮譽獎,在南非被尊為國父。總之,他的前半生大都在獄中虛耗,後半生則成就不凡,贏得國際的美名。

施明德的境遇大異其趣

施明德坐牢的歲月及其勇毅膽識與曼德拉略同,但二人出獄後的境遇卻大不相同。

施明德1990年5月20日被特赦出獄,1992年在台南市以第一高票當選立委;1993年11月接任民進黨主席,並於1994年5月蟬聯第6屆黨主席。1996年3月李登輝當選民選總統,施明德因民進黨敗選而請辭主席。1998年當選第4屆立委。

1995年12月18日,施明德邀請新黨全委會召集人陳癸淼、前召集人趙少康在立法院喝咖啡,商談民進黨與新黨合作,籌組大聯合政府,最後大家決定推施明德角逐立法院長,希望以院長及立法院的多數牽制行政院長的同意權,進而影響內閣人事,更可以制衡當時一黨獨大的行政權。他們多次開會商議如何運作,但在李登輝政府的操作下,施以一票之差落選,功敗垂成。施坐牢的代價顯然沒有曼德拉「值錢」,他不但未能力挽狂瀾,還幾乎被狂瀾淹沒,而且民進黨內部給他極大壓力,與南非國大黨敬佩曼德拉的情況大異其趣。

2000年11月14日,施明德因不滿民進黨,正式宣布退黨,接著參選第5屆立委選舉落敗,2002年參選高雄市長也告落敗,2004年參選第6屆立委選舉又告失敗。2006年陳水扁的貪污事證逐漸明朗,施明德看不下去,呼籲群眾每人捐百元支持反貪倒扁運動,於10天內匯聚了130萬人的匯款,總金額達1.1億元。

同年9月9日,施率領群眾在凱大道與台北車站廣場靜坐,並在街頭遊行示威。紅衫軍氣勢如虹,黑壓壓的群眾直逼總統府。陳水扁動用了軍警及情治人員彈壓,而支持者中藍營反而遠多於綠營。但施似乎不願意趁勢徹底挑戰陳水扁的權力,並取而代之,結果抗爭拖延不決,氣勢三而竭,不免虎頭蛇尾,又是功虧一簣!

2007年10月14日施明德創立「紅黨」(Home Party),以台大醫生陳耀昌為主席,主張反貪腐、反黑金、照顧弱勢、開放兩岸自由貿易,以期建立自由、民主、理性的公民社會。紅黨積極參選,但未能在立法院取得一席之地。2015年紅黨改名為「台灣人權聯盟」,4年後解散,無疾而終。

餘論馬英九的格局

提到格局,日前蘇起批評馬英九「沒有大格局」,並舉出6大原因,說明他執政8年未能阻止台灣走向沉淪。馬辦先說不回應,只表示遺憾;後小馬哥還是忍不住公開反嗆說:「不理解蘇起說什麼,並強調自己的格局一點都不小」,原來馬英九也是自我感覺良好之輩!除馬本人外,還有媒體名嘴說蘇「不夠厚道」,但若只因說當過馬的官,就必須感恩懷德不能說真話,豈不等於說馬只會用唯唯諾諾,觀貌察色的奴才?

馬英九是十目所視的公眾人物,言行掩蓋不了。他用獨派人士當陸委會主委、教育部長,以及留下綠色政務官在其府內,再怎樣為他辯護,也掩蓋不了他是謹小慎微,瞻前顧後,想當「全民總統」的人,完全不悟總統不是戲子,豈能討好所有的人?意識形態絕然不同的人怎會認真執行你的政策?他刻意討好政敵,壓抑同志以鳴高,沒有好好培養後繼人才惡果早已呈現,再無硬拗的餘地。他喜歡管小事,也耳熟能詳,幫他做過事的人感受自然更加深切。蘇起所說,何錯之有?

馬英九自誇的大事,諸如兩岸簽了23個協議,無不是不涉深水區的淺盤,苟且偷安、帶病延年而已。所謂外交休兵,休者歇息也,也非長久之計。有人有鑒於蔡英文政府兩岸關係兵凶戰危,斷交連連,便讚美馬英九8年台海無波,以此相比擬,須知比美,要跟西施比,豈能跟東施比啊?

至於「馬習會」,8年後的今天看來,除了是馬英九的個人秀外,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與意義?馬主張「不獨不統不武」,除有吸取選票的效用外,文理與邏輯兩不通,統與獨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者,兩者皆不取,剩下什麼?再說「不獨不統」的最後結局,能「不武」嗎?不禁想起《三俠五義》小說書所說:「馮生聯句狗屁不通」的話。

馬英九以元首之尊,雖有與曼德拉同樣的權力,但在8年任內,連兩岸大和解的曙光都沒出現,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還敢說格局一點都不小?當年數百萬兩度投票給他的人,能不由熱望而失望?

(作者係退休歷史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汪榮祖
  • pages: 50
  • 標題: 比較施明德與曼德拉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