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二地應設經貿和平特區│李沃牆

金廈二地應設經貿和平特區│李沃牆

兩岸關係在520後陷入僵局,官方交流停擺、貨貿談判擱置、陸客急凍;長此以往將威脅百姓生計、經濟成長。筆者建議將金廈兩地規劃為「經貿和平特區」、先試先行,以化解兩岸僵局。

2016113913

9月18日泛藍八位縣市首長與企業代表千里迢迢到北京拜會政協主席俞正聲及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尋求擴大地方經貿交流,終獲八大利多回應。筆者以為,短暫的利多,並非長治久安之策;將金廈兩地規劃為「經貿和平特區」、先試先行,化解兩岸僵局才是良策。

由反共跳板到和平試金石

金門是面對廈門港的蕞爾小島,由於歷史的際遇,數百年來飽受兵燹之災,難逃邊陲離島苦難的宿命。曾經,海的兩邊槍砲對峙;古寧頭大戰,一夕間聞名遐邇。曾經,我們說大陸生活於水深水熱之中;然而,勢隨時轉,廈門高樓大廈霓虹閃爍,其快速的發展讓金門忘塵莫及。

坦然言,金門解嚴已有24年光景;但自撤軍以來,議論金門該走向何方的聲音不絕於耳;舉凡「金門和平特區」、「金門經濟特區」、「金廈國際自由市」、「金門自由經濟示範區」、「金廈自由貿易區」及「金門特別行政區」云云,但始終流於樓梯響,均未能有所定論。筆者以為,應以「金廈經貿和平特區」作為兩岸和平試金石最為可行。

金廈特區有良好發展基礎

金廈兩地的發展背景及程度雖然不一,但金廈具有以下先天及後天的融合優勢;若能有效利用金廈之間的特殊地理關係,則金廈特區不僅是金門發展的契機,更是兩岸和平的試金石。

(一)歷史上,金廈同屬同安縣,兩地水乳交融、語言相同、民風相親、禮儀相倚、文化相類,可以說是最親愛的鄉親。早在1949年以前,兩地通商極為頻繁;之後才阻斷二地互聯互通。2001年1月1日實施小三通後,金廈無論在經濟或文化方面的交流均日趨熱絡。

(二)金門適用離島建設條例,有合理的法源基礎,只要賦予「境內關外」精神,則發展特區的複雜性及政治敏感性遠低於台灣本島。2009年提出的《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就已把金門定位為兩岸的先行示範區。

(三)金門在小三通開放後,當地建設與經濟環境已為發展成特區奠定良好基礎,只需政府再進一步加以規劃建設,強化基礎建設。金門已歷經「小三通」、「大三通」、「金門協議」、「陸客自由行」等政策先試先行的良好經驗,成效有目共睹,也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基礎。

金廈特區四大發展構面

筆者以為,金廈經貿和平特區的發展方向應包括閩南文化教育重鎮、國際醫療及觀光休閒養生、金廈漳泉、山海一體、江海連城及產業創新加值與對接合作。茲逐一說明如下。

(一)打造為閩南文化教育重鎮。金門自古人文薈萃、文風鼎盛;燕南書院,朱熹在此講學教化島民;海濱鄒魯、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目前有金門大學、銘傳大學金門分校。此外,金門具閩南文化傳統性,結合金門大學的閩南文化研究所,應有能力成為全世界閩南文化人才的育成中心。另一方面,可透過金廈特區的發展,吸引兩地知名大學前來設立分校,搭配大學城的建立,讓兩地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校就讀,彼此的專業人士(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相互承認各項證照,可以在兩地自由執業。

(二)發展國際醫療及觀光休閒養生。金廈兩地擁有獨特的文化資產,眾多的閩南、洋樓建築群遍布兩地是其特色,而金門的戰地景觀更為特殊,且具有歷史意義,雙方若能互相結合,例如金門、鼓浪嶼一日遊,將可吸納更多旅客前往觀光,讓金廈合而為全世界最富特色的「海上公園」。筆者建議,未來金門可引進廈門資金投資醫療園區,結合自然生態、人文歷史、養生休閒、健康檢查中心、生物科技研發,促進更多的醫療專業人員來金門參與,共同打造國際醫療及觀光休閒養生區,以促進整體金門的經濟活絡。

(三)產業創新加值與對接合作。金門酒廠是金門的金雞母,亦是金門主要產業。而大陸白酒市場逾2,000億人民幣是高粱酒所期盼的大餅。2004年,金門酒廠率先登陸,設立了廈門子公司專心開拓市場,並在廈門、泉州等地設立多家專賣店。2006年金門高粱成功取得大陸商標,2010年進一步取得大陸馳名商標。海西經濟規模大,可作為市場腹地,並以其為基地建構白酒整合行銷及拍賣中心,對拓展大陸市場將有更大助益。

(四)金廈漳泉、山海一體、江海連城。廈門正全面實施「三大城市」發展戰略,即「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戰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戰略、「青山碧海、紅花白鷺」的大花園戰略,即廈漳泉同城化。可藉此推動金廈「門對門」合作,讓金門也能夠參與融合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發展,使之成為「金廈漳泉」共榮圈。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38
  • 標題: 金廈二地應設經貿和平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