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統一」學術研討會|編輯部

「和平與統一」學術研討會|編輯部

時間:2016年12月8日下午14:00至17:30

地點: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

主辦單位:上海台灣研究所、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觀察》雜誌社

協辦單位:《台海研究》雜誌、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編者按:基於兩岸統一理論本當由兩岸有志之士共同研討,本社在得知上海台灣研究所及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有意與本社作者研討和平與統一專題後,即組織了幾位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老中青三代作者,於12月7日前往上海。12月8日下午,本社7人及上海19人,共26人,共聚一堂,進行了閉門專題研討會。提交的16篇論文彙編成論文集,現場發放給與會者。經與會者授權,本刊在此依發言次序將發言內容做成摘要,以供讀者參閱。自由討論部分省略。本刊負整理之責。

2017014109

研討會由上海台研所倪永杰副所長、復旦大學台研中心信強主任共同主持。

倪永杰首先指出,當我們看到《觀察》第38期(2016/10),知道台灣學者已開始對國家統一理論展開研究,並提出了提綱,又陸續在雜誌發表相關文章,我就跟紀欣社長及楊開煌教授聯絡,看是否能在上海共同舉辦一場研討會。來自台灣及上海的朋友很快地有了回應,並繳交了論文,可見大家都感到這個議題值得討論。魯迅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希望這次會議是一個起點,我們還會繼續辦下去。

信強表示,這個研討會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大樓舉辦,說明了兩岸關係不僅僅是兩岸之間的問題,還涉及美國因素。復旦大學之所以會成立美研中心,主要是因前校長謝希德女士畢業於美國Smith College,與美國國會關係良好,1995年美國國會出了400萬美元,復旦大學出地,開始了一期工程,2005年美國再撥款200萬美元建立新大樓。復旦可以稱得上是大陸對美國研究的重地。2014年又在此大樓成立了台研中心,希望能借重復旦大學對於政治、傳播與國際關係等領域的長才,做好台灣研究的工作。

接著由台研所俞新天所長及觀察雜誌社紀欣社長分別致詞。

俞新天認為,「理論只有徹底,才能征服人」,但理性的討論又必須是現實的。台灣在大陸的發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兩岸關係的緩和使得東亞小北約等機制沒能成功,大陸才有了和平發展的機會。目前全球民粹思潮盛行,有反菁英與反建制的趨勢,兩岸又出現了冷和平、冷對抗的新局勢,我們應該在此變局中,對兩岸的關係走向及終極目標多做思考。兩岸學界對於統一的模式與路徑已有不少討論,但仍需創新,應多研究推動統一的方法,特別應該善加吸收台灣近年出現的由下而上的社會運動思路。

紀欣表示,以統一為專題的研討會並不多,這或許是因為兩岸形勢變化很快,有太多值得關注的議題,加上統一沒有時間表,往往讓人感覺不到研究的急迫性。在民進黨執政後,大陸反而無需有所顧忌,除應清楚表述立場外,並應加速加強對統一理論及模式的研究,讓台灣人民對於統一後的前景有所認知,從而減少「拒統」迷思。「行者常至,為者常成」,希望這種研討會能夠長長久久,也能夠累積一些成果。

林岡(上海交通大學台研中心主任)

台灣模式「一國兩制」的頂層設計,關係到國家統一與統一後政府分權的設計。港澳模式的母法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台灣基本法則或許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由台灣人民自訂。

統一後,兩岸可依現行法律,對內各自享有自治權,對外共享主權,台灣必須交出體現國家統一形式的主權,如外交和國防,其餘保留。統一後的中央政府是一個準聯邦政府,和現在大陸的中央政府不一樣,而是兩岸兩個政府依據對等、比例、平衡等原則,共同組成的新憲政架構。台灣對外名稱可能會與現行的不同。

統一後,兩岸還是會有政經差異,經濟差異會變小,政治差異還是頗大,需要一個融合的過程,不同的路徑會有不同的效果。在公共政策與政府評量方面的融合空間很大,依據制度論,可能會產生趨同的發展,反正,不是單一制,就會是聯邦制。在統一前,事實上存在著兩個政府,統一後,依然會存在「一國兩制兩府」,不論統一前後,「兩府兩制」都應該是地位平等的。

楊開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台灣的統獨之爭,在我看來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將統一與統治放在一起;一是將統一與獨立對立。如果獨立代表自治的與自由的,並非不好的事;如果將統一與統治劃上等號也會引起誤解。統一與獨立兩者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對存在於事物本身的兩個元素,是相互補充的比例問題。

從「大一統」到「大統一」,是中國自古的價值觀。大一統只是一個天下秩序觀,夏商周作為共主,只管理秩序,不直接統治。春秋時期生產力大發展,原先的管理模式不夠用,才逐步發展到大統一,秦始皇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措施,讓經濟文化產生高度的一致性,中央集權從此開始。

中國在近代的屈辱歷史進程中學習到國家統一的統一觀,不僅強調絕對的統治,而且要求全國一體。但事實上,在當今的時代任何國家、地區或政治實體,都不可能絕對地統一或獨立,因此統一與獨立是政治比例的問題,從此角度看,「一國兩制」是中國統一最佳的比例分配模式,也可能是全球化之下,後國家時代的模式。

王貞威(復旦大學台研中心博士後)

坦桑尼亞的政治體制給予桑吉巴爾島特殊地位,這個體制有聯邦制的內涵,有別於港澳模式,或許可以讓台灣在對等與尊嚴的要求下,參與國家新統一政權的重塑過程。

在此模式下,兩岸可簽署「聯合協議」,兩岸逐步形成「中華聯合共和國」,實質上是由大陸與台灣組成的聯邦,台灣可以仿照桑吉巴爾島在坦桑尼亞體制中的地位,取得副國級待遇。在運作上,兩岸是平等的,台灣有準聯邦地位,可自身改造而與共和國接軌。在此「聯合國」內有聯合事務部,管轄雙方授權的事物,尊重現實情況,不改變主權狀態,只是有新的治理模式。為保證執行效果,可設立憲法法院。經此過程與設計,兩岸關係可進入快速共同發展的進程,最終邁向統一。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談理論必須先面對現實。我認為在兩岸統一的進程上有四個面向:統一的方法、時機、模式與統一後治理(國家建構)。坦桑尼亞的模式完全不適用兩岸,兩岸目前的情況是,國家已經有了,只是如何把台灣加進來的問題。

兩岸正面臨和平危機,應立即想出一套快速統一的辦法,才能確保真正的和平。和平統一成本低,後遺症少,但很難達成統一目標。鑑諸歷史,絕大多數的統一都是打出來的,分裂也是戰爭造成的。只有德國統一,以及捷克(Czech Republic)與斯洛維尼亞(Slovenia)的一分為二,係以和平方式達成。

在兩岸的具體案例上,和平是良善的願望,最終還是不得不依靠武力才能統一。目前台灣內部支持獨立的比例非常高,維持現狀本質上就是事實台獨,這些人加起來約有80%。同時,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越來越少,再拖下去,只怕將來會出現時不我予的無奈。再加上美國從中作梗,不願意看到兩岸統一,馬英九由統轉獨也是美國因素使然。美國目前正處於新情勢,川普又不可測,大陸要做好準備,以免統戰統到藍變綠,外交封鎖失敗,反而促成了台獨勢力高漲。

姜新立(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兩岸問題可分兩個層次來看:基本認識和目前的現實狀態。如果兩岸不能統一,中國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會落空。兩岸和平發展不能固化為兩岸和平共存,因為這樣發展下去,就是兩岸徹底分裂。和平與統一是兩件事,最好能同時發生,但非常困難。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和平統一的機率太低。在國民黨如今名存實亡的情況下,第三次國共合作怎麼可能會有成效?

大陸長期以來惠台讓利,結果卻換來了去中、非中、反中、仇中,這豈不是播龍種生出了跳蚤?

孔恩(T.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說,如果經驗世界經常出現「異例」,使原來的典範無能力解釋/解決這些「異例」,這時「科學革命」便會到來,「舊典範」將由「新典範」取而代之,這叫「典範轉移」。如果和平統一是解決台海問題的「舊典範」,由兩岸之間這麼多年出現的「兩國論」、「一邊一國」、「和平分立」等「異例」看來,「舊典範」似已無能為力,現在是該以「新典範」取代「舊典範」的時候了。

朱駿(政治評論員、政大國發所博士)

要解開「和平統一」的死結,方法大概有兩種典型:一個是新的政治戰略,一個是學亞歷山大大帝一劍砍開「Gordian結」,那便是武統。以現行狀態與發展趨勢,武統應該不難,但統一之後的治理將會是個嚴峻的問題,還是會碰到需要政治戰略的問題。

這個新的政治戰略必須對歷史與民主兩大問題,有誠實具體的回應。也就是,論述要以回歸是基本面為初步,擺事實,講道理。唯有事實才能服人,而且力道持久。其次,大陸方面應巧妙地引發台灣內部的統獨論戰,並令此論戰始終能保持一定的溫度,如此才能為反台獨論述建立良好的支點。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現代化社會最大的文德應該不外自由、民主與法治。大陸應可撥出一省或兩省,如福建或廣東,進行「政治特區」試點,對台灣有興趣從事政治活動的人開放,讓他們參與特區基本法的制定與日後的治理工作,藉此發展新的政治戰略。

包承柯(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

大陸從1979年元旦發布的〈告台灣同胞書〉,就已經啟動了和平統一的工作,一直發展到今天。如果我們現在要將和平模式轉向戰爭模式,需要堅強的理由,如果只根據台灣內部民調結果而做出判斷,可能會出大問題。

兩岸越深入交往,越看到相互排斥之處,最早是李登輝訪美與「兩國論」形成的衝突,再來就是阿扁的「一邊一國」與「入聯公投」,大陸對阿扁時期的反應比李登輝時期較為冷靜,僅以〈反分裂國家法〉回應,基本上是想維持兩岸和平。我相信大陸在台灣未宣布走出中國框架之前,不會停止和平統一的政策,因為武統會引起極大的反抗而使統一的效果大打折扣。不過,一旦法理台獨,大陸還是會採取行動的。

紀欣(《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

習近平在「習洪會」上講了六點意見,第一點就是「承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關係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其實「兩岸同屬一國」相關論述已醞釀了好幾年,值得研究兩岸關係者重視。

「一中」在「各表」後,逐漸被淡化、虛化,而蔡英文又堅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國」似比「一中」更為清晰,它既可檢驗國民黨是否真的反對台獨,也可給蔡英文機會表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至於稱號等政治分歧則可待兩岸平等協商解決。

台灣在1990年代就提出「台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個部分」、兩岸關係是屬於「一國內部」或「中國內部」的性質。馬英九也多次講「一國兩區」。儘管「一國兩區」涉及「一國兩府」等問題,事關重大,但「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論述有助於(1)排除外部因素對兩岸統一的不利影響,(2)現階段可以增進台灣民眾對「一國」的共識,(3)可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創造有利條件。

「一國兩制」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在兩個不同的地區實行兩種不同的制度,但它不是台灣有些學者所謂的「現狀的合法化」,而需要先由兩岸協商、訂立雙方都必須遵守的規範。

胡凌煒(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

過去八年兩岸大交流、大發展,結果民進黨還是上了台,這出現了兩種觀點:一是否定和平統一;一是做得不夠。但仔細看,過去八年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三通把兩岸地理上的障礙打通了,ECFA把兩岸的經濟生活連結在一起。

若從社會背景來看,兩岸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有所改變。只是,過去八年的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的快速發展停留在表面,自上而下,與台灣社會本身問題脫節,太陽花運動就是因國民黨沒解決基本的社會矛盾。上海與台北的雙城論壇就是一種自下而上凝聚共識的模式,從兩個城市的具體問題著手。例如推動兩岸服務業的互補。

和平統一確實應該有緊迫感。有人認為時間在大陸這一邊,綠營則認為時間在他們那一邊,我認為時間最終會在有所作為的一邊。

王炳忠(新中華兒女學會理事長)

今天台灣內部的反動勢力綁架了台灣,他們獲得很多來自美國與日本的支援。若認為台灣的統獨勢力會因政黨輪替而改變,這種想法其實不正確,今天的藍營根本是「華獨」,因此,大陸對國民黨殷殷寄望根本是所託非人,馬英九的八年被華獨勢力攔截,錯過了和平統一的最佳時機,反而給予台獨宣傳「和平獨立」的養分。

不論是和統或武統,在台灣的當務之急是趕緊培養同志,建立統一新理論及發展新世代,擔負起台灣人民自救運動的重責大任。有心有力人士也應該在台灣建立促進統一的根據地,這可採取各種靈活的方式與組織形態,例如效仿民進黨,成立各種基金會或開設公關公司,不但可培養幹部,還可擴大宣傳效果。

我們必須自己站出來領導,扛起台灣人民自救運動的大旗,團結各方反獨促統一的力量,也不排除利用選舉宣傳統一,擴大統一運動的隊伍及支持群眾,以利在變局發生時發揮關鍵作用。

王偉男(上海交通大學台研中心副主任)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出現了不少迷思。其一,台灣意識和台灣主體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嗎?依我看,這三者之間的邊界非常模糊,因此很容易被分裂勢力所操弄,忽視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很可能模糊了我們自己的雙眼。

其二,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內,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上升了10%,已達60%,台獨還能是假議題嗎?退一步說,如果台獨是假議題,那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反台獨鬥爭不也成了假議題?

其三,國民黨的「不統、不獨、不武」,根本就是不想統一,民進黨執政後「拒統」更成了主流民意,我們還能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台灣的主流民意嗎?

其四,台獨意識一路攀升,時間一定在大陸這邊嗎?「民意如流水」只適用在民生政策上,不反映在統獨上。

林明正(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面對當前兩岸的情勢,我只有八個字: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民進黨好似滿洲國,國民黨則頗類汪精衛的維新政府,而馬英九的作為實際上是逐步推進了李登輝的「兩國論」。何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台灣內部沒有統一的土壤。台獨快速地繼承了國民黨的反共恐共教育,將其轉化為反華教育。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必須思考如何從文藝影視,以及年輕人次文化開始著手,獨派有海角七號、Kano、賽德克巴萊等電影,統派卻沒有一部電影。

其次,我們要掌握新媒體與校園平台。日前屏東原住民社區有人要蓋日本神社,消息一出,便有日本人透過「李登輝之友會」,表達願意出資。我們若不如日本人用心用力,當然達不到效果。再者,人才必須回流。台灣統派青年在大陸讀書後往往留在大陸發展,台灣內部就越來越難建立統派力量。應效法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在台灣搞統派的「痞子運動」。總之,統派必須在台灣有根據地。

周忠菲(上海台研所研究員)

兩岸統一的確是很現實的問題。首先,要談兩岸問題,不能僅侷限在兩岸上,因為這裡面有大量的美國因素,最終還是政策問題。其次,在全球化的環境中,民進黨上台並不表示統一沒有前途或過去作法沒有成果;事實上,在過去的8年間,大陸已獲得很多的重大政治利益。目前兩岸的情勢正處在拐點上,問題在於如何擬訂新的政策。

第三,在全球化、民粹化的環境中,領導人個人的能力非常重要,誰優誰劣,會影響大局。第四,經濟事務中政治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為經濟的成果要透過政治來分配,思考兩岸關係必定從經濟與政治兩方面來看才行。大陸政策應該要特別注意解決台灣青年就業的問題。第五,國民黨無論誰掌舵,在兩岸關係上一旦棄統,就再也沒有出路了。

盛九元(上海社科院台研中心執行主任)

大陸始終將「和平統一」訂為國家統一戰略,和平只是路徑,最終能不能以這樣的構想達成統一,還要觀察。

統一的對立面是分裂。2005年原本要制定的是〈國家統一法〉,怕人誤會兩岸的現況不是一個國家,才改成〈反分裂國家法〉。兩岸統一,和平為最好的方法,但不排除其他方法,然而,〈反分裂國家法〉出來後,對推動統一的作用不明顯。未來該法是否應該修訂,令其更加完備,更能遏止台獨,核心是推動「一國」的凝聚力與強制力。

過去八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體現在23項協議上。18大後說兩岸要融合,更具系統性,但要如何推動,基本上採用了三條路徑:制度化協商、單方開放與施加壓力。我們應該有更多路徑的設計,讓統一變成一種自下而上的運動。

吳澄秋(復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大陸在反台獨方面已從「事件反獨」走到了「結構反獨」。李登輝時期,大陸是對特定事件採取反獨措施,如軍事演習、導彈試射與朱鎔基提出警告。陳水扁時期開始有結構反獨,例如借助美國反恐的需求幫忙反獨,並制訂〈反分裂國家法〉。

「事件反獨」往往會引起台灣人民的反感,未來實現統一還是要讓結構反獨的內涵內化到台灣人民的認知之中,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能否成功,取決於大陸是否能持續發展。絕大多數台灣民眾不願兩岸發生戰爭,但過去的讓利措施似乎解決不了問題,也許等大陸的人均所得超過台灣時,情況會有所改觀。簡言之,非和平方式並非一定要武統。

李秘(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一國兩制的對台模式」雖對台採取較寬鬆的政策,但我認為還有更多可以跳脫香港模式之處。

對台模式與港澳模式至少有五點不同:(1)香港回歸是法律的,台灣是政治的,無需法律。(2)對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行使主權,台灣是一中框架中的同伴,沒有恢復主權的問題。(3)大陸與香港存在上下級關係,台灣法律是自主的,兩岸不是垂直關係,應是協商關係。(4)香港模式是成文法的產物,台灣模式可以從協商互動中長出來,是進程的。(5)香港模式是井水不犯河水,台灣模式大陸固然不能參加台灣的治理,但台灣人民應該有權利參加大陸的治理。

附加資訊

  • 作者: 編輯部
  • pages: 28
  • 標題: 「和平與統一」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