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小編紀念抗日鬧笑話│高靖

國防部小編紀念抗日鬧笑話│高靖

經營網路社群現在是官方機構平日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之一,不過,國防部的網路小編因缺乏歷史知識,經常在網頁鬧出笑話。例如,今年的七七事變當天,國防部小編發了紀念文,但在文中罵了俄羅斯一頓,這透露出,連軍方都搞不清楚抗日初期中國曾獲得蘇聯的支持。

20220301584083476954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發生事變,中國全民族開始抗戰,打了幾天後,中國軍隊就找上蘇聯幫忙了。根據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37年7月30日蔣介石電告駐蘇聯大使蔣廷黻,「盼對俄購械購機,請蔣廷黻大使從速進行,弟已告鮑大使須借款兩萬萬元款項之械機,惟彼政府尚無回音。」

抗戰初期,美國仍採中立政策,英國不願開罪日本,蘇聯早於美英等國支援中國抗日,當然有其戰略利益的考量,中國抗日可拖住日軍,不使日軍有多餘兵力攻擊西伯利亞,以免蘇聯一邊應付德國,一邊又要顧慮日本,兩面受敵。

抗戰爆發蘇聯即提供武器

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37年8月1日記載,蘇俄允接濟我武器,但以訂不侵犯條約為交換條件。當時政府對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不排斥,同時中國軍隊需要武器裝備。蔣介石8月21日寫下,決定請外交部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8月29日,中蘇同步在南京與莫斯科公布條約內容。

盧溝橋事變一個月後的8月8日,蔣介石即下令空軍上校沈德燮速往俄購飛機200架,其種類以輕重轟炸機為主,其他偵察機與戰鬥機,亦購數十架,交涉已辦妥。蔣急著要買轟炸機,可見他希望能夠轟炸日軍,反制日軍的攻擊。當時戰事吃緊,上海又爆發淞滬戰役,但與蘇聯交涉裝備援助的進度緩慢,蔣介石急著催促莫斯科,8月20日他電蔣廷黻,最急需用者為驅逐機200架,重轟炸雙發動機100架,先聘俄飛行員二、三十人。

蘇聯曾被列為首要外援

蔣介石深知以中國一己之力抗日相當困難,所以必須尋求外援,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937年8月30日記載抗戰期間外交方略,其中第四點提到,中國在國際上欲求於國,必須於利害關係最密切之法、蘇求之。從這段紀錄可知,蔣介石在抗戰初期的確將期待的外援,大都放在蘇聯身上。台灣國防部小編若讀過這些史料,不知道是否還會為了紀念抗戰,把蘇聯臭罵一頓?

中國抗日甚急,蘇聯軍援卻是慢郎中。1937年9月11日,蔣介石電報催促正在莫斯科的軍委會參謀長楊杰,「飛機待用甚急,究竟何日可飛來華,共有幾何?」9月14日楊杰回電,第一批重轟炸機31架、第二批重轟炸機31架、第一批驅逐機101架、第二批驅逐機兼轟炸機62架、戰車82輛、反戰車砲45公厘200門、高射炮一個營。對於與蘇聯交涉後的感覺,楊杰稱蘇俄對我甚佳。

隨著淞滬戰役戰事吃緊,中日雙方空戰頻密,中國空軍損失頗大,蔣介石9月20日電告駐蘇蔣廷黻與楊杰,請再訂驅逐機150架、重轟炸機30架。

蘇聯未協助蔣解南京之圍

淞滬戰役逐漸落幕後,日軍繼續步步進逼,到了11月已可預見南京將發生戰事,如何防禦南京成了蔣介石的一大課題。當時蔣顯然對蘇聯有所期待,根據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1月18日記載,蔣收到張沖來自莫斯科的電報,張報告他與俄軍伏羅希洛夫元帥宴別時,「囑轉呈,為吾抗戰到生死關頭時,俄當出兵相助,絕不坐視。」

張沖的訊息燃起了蔣介石的希望,但蘇聯又是遲遲未有動作。11月28日,蔣介石電蔣廷黻與楊杰探詢蘇聯何時能出兵相助,表達決心固守南京,以待友邦出兵相助,未知何時實現。兩天後的11月30日,蔣介石在給史大林電報中,向史大林說明「中國今為民族生存與國際義務,已竭盡其最大最後之力量矣,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友邦蘇俄實力之應援,甚望先生當機立斷,仗義興師,挽救東亞之危局,鞏固中蘇永久合作之精神,皆惟先生是賴也。」

這時蘇聯反覆無常的老毛病又發了,12月5日蔣介石收到史大林的覆電,其中訊息讓他非常失望,他在當天日記寫下,與楊杰、張沖所報完全相反,蘇俄出兵殆已無望。

南京可能守不住,但仗還是得打下去,12月10日,蔣介石電楊杰繼續爭取採購蘇聯軍事裝備,雙翼驅機如能再購120架更好;戰車防禦砲300門,每門配砲彈3,000發;戰車100輛,中口徑高射砲60門皆為亟需。

12月30日,電楊杰三個月內準備20個師的全部武器之數量,每月約需飛機150架,如最近無此數,可否一個半月供給驅逐機三個大隊,轟炸機兩個大隊。

武漢會戰前仍積極拉攏蘇

南京淪陷至武漢會戰爆發前,蔣介石仍積極交涉蘇聯軍事援助,1938年5月5日他親自發電報給史大林,稱「中國對日抗戰,迭承盡量援助接濟,俾戰局克以支持,迄今敵人消耗甚鉅,不獨私衷感激靡量,即全體將士與民眾,對貴國仗義相助,抑強扶弱之厚意,均表示無限之欽佩與感激。」同年同月31日,蔣再發電報給史大林表達感謝援助,「貴國於中國抗戰艱苦之中,一再仗義相助,此種盛情厚意,中國人民將深銘不忘,兩國人民深厚團結之感情,必永垂於中蘇兩國之革命歷史。」

這兩封電報可能是外交辭令,亦可能是蔣介石刻意表示友善,但無論如何,蘇聯都曾在抗戰初期伸出過援手。而在抗戰初期的一段時間裡,除了德國,蘇聯幾乎是唯一支援中國抗日的國家,直到1941年蘇聯與日本簽訂中立條約後,中蘇的合作關係才告終止。即便俄烏戰爭仍在持續中,我們也不能抹殺蘇聯援助抗日的歷史事實。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高靖
  • pages: 74
  • 標題: 國防部小編紀念抗日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