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內鬥星火已悄悄點燃│朱駿

藍營內鬥星火已悄悄點燃│朱駿

2022年國民黨縣市長勝選,令藍營對2024產生樂觀情緒,見獵心喜者眾,對總統與立委皆然,陣營中爭搶提名的各種動作與傳言不斷,似乎又重現2019年情景。內鬥的星火已悄悄點燃,燒不燒得起來或燒多大,目前只有天知道。

202203015840834

國民黨內雖有多人警告不要重蹈2019分裂的覆轍,但總統與立委提名爭搶者眾,其中特別關鍵的當然是總統提名,目前又突發郭台銘意態曖昧的情勢,頗為棘手,令人擔心藍營似乎又要重演類似2019年的情況。

郭台銘成為重大變數之一

針對2024競選總統話題,郭台銘2月8日表示,「現在我在等國民黨的一套辦法」,2月14日郭與王金平會面後,郭明確表達參加黨內總統提名初選的意願,郭的說法給朱立倫出了大難題。

郭愛國愛人,沒人能有丁點兒微詞。既然知道「服務人民有很多種方式,也不計較任何方式」,時隔4年,為何再度一如當年以突襲方式,表露競逐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意向,令人不解。對此,知名黨人鄭麗文、蔡正元、李永萍都以嚴厲的語氣公開批評郭,對郭想回國民黨、爭取總統提名一事強烈反對。前任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也認為,「不管採什麼方式,都不能為主動退黨的郭台銘大開方便之門。」

郭台銘這種作法,其實沒有民主正當性,國民黨2016與2020年大敗主要都是敗在藐視看輕民主正當性,郭深諳人情事理,難道不知?郭想參加黨內初選的表態,似乎逼得國民黨必須辦初選,如果不辦,會嚴重傷害國民黨的形象,助長民眾黨的聲勢,這將同時壓縮朱立倫獨斷的空間。不過,郭台銘排除了「郭柯配」,將支持國民黨,這倒令國民黨人鬆了一口氣吧。

輕忽制度,唯仰主席鼻息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民主時代要抓住人心只能用民主的辦法,只有民主正當性才能高屋建瓴。辦法就是讓人民透過公開、公正、穩定的正當程序,得以自由自主地表達意見。

國民黨成立百餘年,理應有完備的黨內民主制度,但一直拖到1994年才通過《中國國民黨黨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最近一次修訂是2012年10月17日,之後國民黨未正式將其廢止。2015年起,每到選舉,就特別搞一套主席屬意的提名玩法,主席頻頻更換,自然一朝天子一朝玩法,「制度」成為笑話。

在2024總統提名事上,朱立倫開始說「要提名最強者」,但2月9日之後多次改口「選對的人」,口風變了。評判「最強者」有相對明確客觀的標準,而「對的人」則很難明確客觀,似乎朱心裡在琢磨這回圓仔湯該怎麼搓。早在1月16日,柯志恩就公開表示,「朱立倫到今天為止都是要找最強人選挑戰2024,不過朱屢屢被人說有算計,確實要檢討一下。」2月10日,郭正亮嘲諷地說:「國民黨現在連要不要初選都不知道欸,不覺得這個黨很奇妙嗎?」國民黨現在成為朱主席一人的玩物,黨內沒有制衡的機制,確實是民主時代的奇怪物種。

雖然國民黨內人士也說,「黨內普遍建議希望總統人選能儘早底定」,但朱立倫始終抱持「3月4日之後再討論」的態度,明採拖字訣。新北市議員葉元之在2月5日張雅琴的節目上估計,總統提名事宜最早只能在7月。沒有制度下,拖就容易日久生變,而且可能多變,會嚴重傷害國民黨的形象,精算師難道算不到嗎?最終一定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2015年與吳敦義2019年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唯有重視制度,才可以穩定持續地團結人心,迷信政治人物的魅力或權術終究是一場空。主席一言堂的惡習不改,國民黨黨務就會隨主席的心情與想法變化,黨員與幹部被迫當觀眾,看主席重複表演獨腳爛戲,離心離德的潛在因子無時不在,團結成了夢話,分裂是理之自然。2016與2020年的慘敗,皆是典型範例。國民黨唯有在民進黨自敗,老天掉餡兒餅的情況下才能勝選,2018與2022年兩次地方選舉獲勝就是如此。

202203015840835

侯友宜不宜遲不明確表態

截至目前,侯友宜民調雖略下滑,但依然是藍營客觀勝率的最大者。在市長選戰期間,侯屢次被民進黨逼著承諾不選2024,但他從未做此承諾,只是遲遲未說一定參選,引發社會猜測。這種不確定性最容易造成各方放話,滋生黨內內鬥,2015與2019年皆然,國民黨人應記取教訓。

侯友宜最大的顧忌是中途落跑的問題,論者常以韓國瑜為戒,其實根本是錯誤的類比。2020年韓國瑜的問題不是落跑,而是玩弄民眾的誠信問題,他一再說不選,但其實暗中運作;批判別人鬼混,自己卻不好好上班;痛詆密室政治,自己也好行此道。不誠無物,古有明訓。

侯友宜遲遲不明確表態、顧左右而言他,已令許多人漸感不耐,民調略為走低,而且未來一旦表態參選,不是證實現在所說的「把握當下、好好做事」,都是搪塞糊弄外界的嗎?就怕這會引來外界批評他心機太深、不夠真誠。

如今郭台銘已表態要參選2024,若侯友宜想採用被徵召、萬眾擁護的方式出場恐怕不容易,因此,更應及早明確表態。

202203015840836

兩岸關係的定位混亂

兩岸關係攸關國民黨的興衰,但國民黨的兩岸路線混亂矛盾已是公認的事實,這當然會負面影響國民黨的形象。國民黨在2022年選後,以為「抗中保台」失敗了,就打著台灣民生的旗號,大唱兩岸交流,但大陸對台政策已聚焦於反獨促統等政治層面。國民黨卻始終以為可以擱置爭議,迴避政治議題,這種作法顯然罔顧實際,與兩岸及台灣內部政治現實方枘圓鑿,能撐多久,有待觀察。

陳水扁違逆大陸依然連任,蔡英文否決「九二共識」,ECFA至今未廢,最近大陸又主動提出擴大復航的要求,強調「當務之急是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並注意到了連戰的「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呼籲。國民黨應認識到口號不但沒用,還可能有傷害,提出政治戰略才是務本務實之道,也才能展現足以令台灣民眾激賞的表現。有了兩岸的政治戰略,才知道如何定位與美國的關係,才能避免黨內不同人對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來台,出現完全相反的意見,也才能逐步贏回台灣民眾的支持。

國民黨缺乏系統性的論述

國民黨向來輕視論述,柯建銘前兩年在立法院公開表示不怕國民黨,因為國民黨沒有論述能力。沒有論述就是對台灣的問題不曾認真診斷思考,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根本沒有解決的思路,就不可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任何事情就只能臨機應變,走入前後矛盾、左支右絀的誤區,也不具備糾錯的能力,縱使能因民進黨的錯誤獲得政治上的一時利益,但只要人家略為調整改過,這些利益就會得而復失。

一言以蔽之,國民黨缺乏系統性論述,就是沒有本事,只能憑運氣。政治需要穩定持續的發展,運氣是靠不住的。國民黨二、三十年來把好牌打成壞牌,絕非偶然。

朱立倫在想未來的位子

國民黨遲遲難以順利展開提名工作,應該與朱立倫個人的出路絕對有關係。若朱想選總統,幾乎沒有勝算的可能;若國民黨他人贏得總統大選,朱是否願意當行政院長,但該職位任期沒有保障,搞不好就要為總統扛責下台。其次是立法院長,但國民黨立委必須過半,朱也必須列名不分區,會不會引發類似上次吳敦義應列第幾名的問題,傷害國民黨的形象,也影響選情。

2024大選國民黨就算勝選,朱立倫也很難再續任黨主席,因黨內會有雙頭馬車,難以避免內鬥。朱目前的處境與未來出路都極為尷尬,這會是國民黨此次提名的一大變數。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11
  • 標題: 藍營內鬥星火已悄悄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