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襲身亡為日本留下什麼?│李中邦

安倍遇襲身亡為日本留下什麼?│李中邦

眾目睽睽下,玩政治風生水起的日本前首相安倍遭槍殺,舉世譁然。對日本來說,安倍確實特出,但由於他鮮明的「親美反中」偏向,總是給國際社會帶來分裂、站隊的疑慮。

20221080811

「碰碰」,奈良街頭槍聲響起,任誰也沒想到,奪走的竟是當今日本政壇總舵主安倍晉三的性命。驚悚的現場畫面,透過媒體傳遍全世界,其震撼遠比6月底岸田首相第一次參加北約峰會來得劇烈。

在位最久首相立下安倍障礙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安倍確有其輝煌的一面,他是政三代,東京出生,老家在山口縣。外公岸信介當過首相,簽署新美日安保條約;外叔公佐藤榮作是安倍之前任職最久的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則是中曾根內閣的外相。他自己更是政壇異數,或許是家學、也或許是天生本事,求學時期普通,但搞政治、外交倒是得心應手。

戰後日本的首相除了吉田茂、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小泉純一郎之外,普遍任期不長,兩年左右的最多。小泉之後,從2006年安倍以戰後最年輕首相(52歲)的記錄開始,連續6年,一年換一任首相,直到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組閣才穩定下來,而他這一做就做了7年9個月,創下憲政史上任期最長首相,兩任合計共3,188天,這恐怕是後輩們極難打破的「安倍障礙」。而且,日本絕大多數首相卸任後都不會再對政治指指點點,但安倍的影響力在卸任後絲毫未減,菅內閣和岸田內閣都可看到安倍的影子。

他1980年步入政壇,擔任父親的秘書,1991年其父過世,繼承衣缽,1993年當選山口縣眾議員,隨即加入「清和政策研究會」(下稱「清和會」),1997年出任自民黨青年局局長。他特別積極,爬升甚快,在森喜朗、小泉內閣,受到大力拔擢為官房副長官、自民黨幹事長。

主張鮮明但身段柔軟

安倍最大的特色是主張和目的非常堅定,但身段非常柔軟。諸如:2006年初任日相,為修補前任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弄僵的中日關係,他打破首相優先訪問美國的慣例,先訪問中國,也不參拜靖國,但後來又率先提出「自由與繁榮的印太」概念。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安倍原本力挺希拉蕊,但川普甫當選尚未上任,安倍就搶頭香跑去紐約拜訪川普;日後他曾自曝,那是去向川普說中國軍事增強對美日同盟的危機,引導川普對付中國。但2018年川普已對中國發動經濟戰,他反而於5月邀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日,甚至親自陪訪部分行程。同年10月,他也赴北京訪問,與習近平會談,讓日本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

可以說,由於安倍執政期間正值中國大陸快速崛起之際,因此其眾多作為,或明或暗都是針對中國布局,時而強硬,時而務實。而安倍大力推動且造成影響的政策,有以下三方面。

成效多在史觀、外交安全

一、推翻原二戰史觀。1980年代日本就有修改歷史教科書的舉措,而到了安倍時代則做得更全面。他曾說,過去的教科書是一種「自虐史觀」,會削弱日本的自我意識,而力主去除教科書裡對日本戰爭行為的負面描寫,並加入民族主義觀點。於是,南京大屠殺變成「南京事件」,殺害的中國軍、民人數大幅縮水;更以沒有證據為由,抹掉政府、軍方強擄慰安婦的記述。2016年後,凡與兩岸、韓國、俄國有爭議的島嶼,教科書都得強調日本擁有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嶼)、獨島(竹島)、南千島群島(北方領土)的主權。

安倍之所以積極為歷史翻案,熟知其家世背景的人認為,是因為他奉為政治偶像的外公岸信介(安倍在《邁向美麗之國》書中自述「我的政治基因更多地繼承了岸信介的遺傳),就是二戰侵略集團的大員,做過滿鐵、「滿洲國」高官,為「滿洲巨頭」之一,也是東條英機內閣的成員,曾在對美宣戰詔書裡副署,戰後一度被列為「甲級戰犯」。換言之,安倍修改教科書,正是要將日本侵略的史實從年輕一代日本人的心裡清洗掉。

二、外交、國安。日本外交向來圍繞著美國為軸心,而安倍更將「親美」發揮到極致,一例可知:歐巴馬總統要建構TPP,安倍立刻要求內閣、國會全力配合修法,在最短時間內符合TPP的標準,而川普一上台就休了TPP,日後還曾用關稅制裁日本,要求重談《美日貿易協定》,安倍非但沒有一句怨言,還繼續在美歐齟齬之間充當「橋梁」,並跟在美國後面撿漏補缺,拉攏周邊國家圍堵中國。

國安方面則是,2007年1月9日將原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2014年1月成立「國家安全保障局」,4月廢除「武器出口三原則」,改採「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2016年實施新安保法,解禁了集體自衛權。他唯一缺憾的是尚未「修憲」,讓自衛隊「入憲」及日本軍事力能在國內外擴大使用範圍。

三、經濟。安倍曾很轟動地推出三支箭,但僅造成日本股市大幅攀升(2012年底日經指數略逾10,000點,2020年9月中旬23,000多點),亦即金融遊戲操作成功,資本家、大企業越來越富有,卻忽略了所得公平分配,一般民眾並未受惠,使日本趨向M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2021年一份調查顯示,有62.5%的國民認為應重新檢討安倍經濟學。

由上可知,安倍施政的成效,偏集於史觀、外交和安全方面。

槍擊案打出日本另一面

平心而論,此次槍擊意外地打出人們對安倍完全陌生、甚至帶有爭議的另一面。從槍手的供詞可知,原來安倍乃至其家族從岸信介開始,就與韓國的「統一教」(現全稱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有來往,顯示其早早就與各國的右翼勢力連結。再一點則是,日本社會光鮮亮麗的表層下,實隱藏著底層、邊緣民眾的困頓,此既是宗教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但其中最諷刺的是,很多因素瞬間湊在一起,使得一心想強國、強軍、修憲的安倍,尚未達成願望,就先被前海上自衛隊隊員以自製槍枝槍擊身亡。安倍的驟逝,固然會帶走一些機密、謎團,但相信未來也會有一些原來外界不知的面向浮出檯面。

安倍最友台但實惠進展少

至於台灣,事件發生後,藍綠都搶著讚揚、哀悼,公認安倍是「最友台日相」,當局還規定降半旗。由於賴清德與安倍有私交,獲家屬之邀並取得岸田政府破例核准的簽證,讓賴可以「親友」身分,前往安倍家慰問並參加喪禮。這也間接拉抬了賴清德2024的行情。

坦白說,安倍任內,台日真正具有實質進展的是馬英九任上的2013年4月,簽署了「漁業協議」。2017年,將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是挺綠營的政治動作;2018年花蓮地震,安倍寫下「台灣加油」,的確也博取到一些台灣人的心。其他如挺台加入WHA或CPTPP都未成功。

去年12月初,安倍說了「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美日同盟有事」,蔡政府極其窩心,就算駐日代表謝長廷誇稱這已成為日本「政壇共識」,但那跟政府的政策還有一段距離,而且也得看美國的意向。如今安倍走了,日本還有人扛此大旗?

其實,安倍從未對日本50年殖民統治期間殺害數十萬台灣人民,以及歧視、壓榨台灣勞力,表達過歉意;也侵占了釣魚台的主權;他只在乎台灣當局是否「親日反中」。因此,論斷安倍,還需要一些時間沉澱。

20221080812

經濟、修憲,岸田是關鍵

往者已矣。現在國際社會最關注的是,日前日本參議院改選催出了同情票,自民黨大勝、獨自獲得過半的63席,執政的自、公聯盟,再加上支持修憲的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加上非改選席次,已超過修憲門檻。

但是,日本現正面臨經濟不景氣、物價高漲、新冠疫情再起等難題,只要岸田不解散眾議院,接下來三年,參眾兩院皆無選舉,岸田會有三年時間來處理棘手的經濟問題。事實上,岸田一直想透過「人才」、「科技創新」、「新創企業」、「綠能數位」等四大支柱,落實自己提出的「新資本主義」計畫,但因動到「安倍經濟學」,之前受到來自安倍方面的阻力,現在阻力消失,岸田的機會來了。

總之,日本未來怎麼走,關鍵決之於岸田是想全力把經濟搞好,或被右翼挾持,利用安倍9月的國葬搞「國葬外交」,並走上修憲的不歸路?。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18
  • 標題: 安倍遇襲身亡為日本留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