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古蒙仁

福建土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古蒙仁

2008年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使得原本默默無聞的福建土樓一夕之間成了世人注目的焦點,至今盛名不衰,已躍居福建最亮眼的旅遊景點之一。

20190751132

歷史的因緣巧合,從來不是人們所能預料,福建土樓鍍金,是一則古老建築的現代傳奇。我對它的追尋源自文化的鄉愁,既是對古老建築技術的好奇,也是對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懷舊情緒。因此,10月初的廈門之行,首選便是華安縣大地村的大地土樓群。

土樓可追溯至宋、元二代

有關土樓的起源,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至宋、元二代,發展到明、清和民國時期最為成熟。土樓最早見諸文獻,始於明代的「重修虔台志」。嘉靖38年(1559年)閩西的土匪在永安與連城交接處建立了兩座土樓。稍後《漳州府志》也記載漳州地區居民開始建築土寨,以抵禦海寇的騷擾。

閩南地區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著古代兵寨的遺蹟。圓形的山頭自然不宜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蹟多呈圓形,這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一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制占用耕地,便向高空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

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一帶,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構成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俗稱「生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形式。

由於它們適應聚族而居和共禦外敵的要求,被視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過去習用「客家土樓」一詞,後來發現土樓並非客家人獨有,漳州和泉州地區也有閩南人居住,因此學術界改用「福建土樓」一詞,以概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

土樓分成客家及閩南土樓

福建土樓依據內部結構可分成兩種,一、是內通廊式土樓,各房間門前有環形走馬廊,每層有四五部公用樓梯,又稱為客家土樓,以永安縣的「振成樓」為代表。二、是單元式土樓,各層沒有連貫各戶的走馬廊,擁有獨立的門戶、庭院及獨立的上下樓梯,又稱為閩南土樓,以華安縣「二宜樓」為其代表。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另外還有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圓樓面積最為龐大,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才為住家臥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都是獨立的,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繫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著重在防禦的功能。

土樓的外牆底層,多由花崗岩以三合土粘連,厚達一至二公尺,不怕火攻,還可抵擋炮彈。外牆底部一至二層不開窗,大門則用二、三寸厚的木板外包鐵甲。外牆最高層四周設有射擊孔,防衛人員居高臨下,可用槍隻射擊來犯的強盜或敵人。至於環形走廊,俗稱走馬廊,便於人員和彈藥的調動。

福建西南許多村落的土樓,更聚合成土樓群,形成聯防布局,易守難攻。土樓底層倉庫儲備糧食彈藥,可以維持幾個月。在緊急情況下,土樓內還有暗道,通往鄰近土樓或田野,便於居民撤退。

圓土樓如活的民居博物館

福建土樓歷經朝代的更迭,一千多年始終遺世獨立,少為國人所知,反倒是外國學者獨具慧眼,得到了他們的青睞,才得以公諸於世。

1971年,英國歷史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裡,以「最特別的中國民居」,介紹了福建省的客家民居。1986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郎專程來福建考察,回國後出版專著,並舉辦展覽,吸引了國際間的眼光。中國郵政隨即發行「福建民居」特種郵票,即以土樓為圖案。

2008年,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共有46處,最具代表的即是華安縣大地土樓群。其中「二宜樓」建於乾隆35年(1770年),早在1996年,即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秋末午後,陽光依然熾烈,我慕名來到大地土樓群,導遊帶我參觀的第一座土樓,即是「二宜樓」,是一座巨大的圓土樓。走到裡頭,宛如走進一座活的民居博物館,大部分房間都有人居住。最特殊的便是每層樓之間的走馬廊,串連起一個個小家庭,呈現出大家庭的溫暖與熱絡。

之後又走訪了「東陽樓」和「南陽樓」。我帶著探險的心情,見證了土樓的傳奇色彩,才依依不捨的離去,福建土樓已活生生地鐫刻在我的心版。

(作者係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古蒙仁
  • pages: 84
  • 標題: 福建土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