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表演藝術展現活力│陳淑英

1980年代表演藝術展現活力│陳淑英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表演藝術亦展現無比的活力,如1984年賴聲川成立「表演工作坊」、1986年吳興國成立「當代傳奇劇場」、李國修成立「屏風表演班」,這些劇團演出形式不再是傳統話劇,而是以劇場創作為主的舞台劇,30年來他們累積的實力,是台灣不容忽視的藝術資產。

20190751128

表演工作坊以即興出名

「表演工作坊」的作品以群體、即興知名。如1985年創團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6年《暗戀桃花源》、 2005年《如夢之夢》,三齣戲形式皆不同。《那一夜》講的是相聲,《暗戀》講的是舞台,《如夢之夢》講的是人生,跨度極大且具獨特性。

其中《暗戀桃花源》講一對被時代、戰火拆散的情侶故事,在舞台上布置了一悲一喜兩個場景:「暗戀」與「桃花源」,經由二者的碰撞,形成新的戲劇張力。該劇首演後,已分別於1991年、1999年、2006年、2010年、2012年重演,2016年還推出30周年紀念版,場場爆滿,可見其經典地位。由於有許多人渴望再度欣賞該戲,表坊已於今年重製,訂於12月推出,由影劇男神邱澤攜手劇場女神蕭艾,詮釋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愛情故事。

當代傳奇致力戲曲現代化

1986年「當代傳奇劇場」成立時,「雅音小集」(1979年)才剛剛讓傳統京劇有一點創新的風氣,然而,吳興國竟以披荊斬棘的勇氣,在京劇基礎上大步探索當代中國戲劇的可能型態。

吳興國就讀復興劇校坐科8年,專攻武生,就讀大學期間加入雲門舞集,開啟對當代表演藝術的探索。他推出的創團作《慾望城國》改編自莎士比亞悲劇《馬克白》,該劇以嶄新的敘事手法深入探索人性,電影化的舞台,以及揉雜東洋風與現代感而成的面具舞蹈,築成台灣戲曲現代化的一道里程碑。

當代傳奇之後陸續改編了多部莎士比亞與希臘悲劇經典的戲劇作品,如《王子復仇記》的三部重唱,《樓蘭女》的意象經營,《李爾在此》一人演十角,各自面貌有別,卻又層層相牽,每一個人物都不是套用京劇傳統程式組合而成,這讓吳興國成為傳統戲曲創新的先鋒人物。

屏風創團作剩下16名觀眾

1986年家喻戶曉的電視喜劇明星李國修,成立「屏風表演班」,他一手包辦大小事,擔任屏風藝術總監兼編導兼舞台設計等多重身分,然嘔心瀝血推出的創團作《1812與某種演出》,開演時只來了100名觀眾,而且多數是慕「李國修」之名而來,期待看到一齣爆笑的喜劇表演,經過80分鐘,沉悶的前衞實驗演出後,謝幕時只剩下16名觀眾。

屏風創團作在失望中落幕,共計演出5場,累積500名觀眾,只有76人留下通訊地址,成為首批「屏風之友」。在篳路藍縷中,屏風1989年推出《半里長城》,是台灣第一個受邀參與「亞洲戲劇節」的現代劇團與劇目。

2007年屏風首度應中國文化部之邀,參與第七屆「相約北京」活動,演出《莎姆雷特》狂潮版,呈現台灣原汁原味的情境喜劇,在北京捲起喜劇狂潮,為兩岸文化建構多元的交流平台。

可惜,李國修不幸於2013年病逝,屏風也在2014年宣布無限期停演。然而,李國修並沒有被遺忘,今年台中國家歌劇院特於7月首度公開播映屏風紀錄片《看戲修心‧演戲修行》,讓戲迷們緬懷李國修對劇場的貢獻。

此外,1987年國家兩廳院落成開幕,表演藝術來到一個新時代。不但讓台灣表演團體有了更大的表演舞台,也令台灣表演藝術連結國際藝文生態,包括紐約愛樂、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等國際一流團隊皆應邀演出。

台灣京劇演員赴大陸拜師

1987年政府開放赴大陸探親,兩岸戲劇界紛紛展開交流,特別是台灣的京劇,原本即由大陸傳來,因此交流最為熱絡。著名花臉演員王海波於1988年在香港拜大陸裘派名淨方榮翔為師,這是兩岸戲劇交流的一大盛事。

1982年,青衣演員魏海敏在香港觀賞北京、上海兩地京劇院團的演出,她首度欣賞到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的演出,深受感動。1988年,魏海敏在香港票友的引見下,向梅老師表達拜師的願望,梅老師當場聽她唱了一段戲,覺得資質不錯,就欣然同意。1991年魏海敏前往北京,在前門飯店舉行盛大傳統的拜師典禮,正式成為梅老師首位入門弟子。梅葆玖於1996年特別訪台指導魏海敏,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龍女牧羊》;2011年二度來台,與魏海敏同台推出「梅葆玖&魏海敏─遇見百年梅派」,二人對保護戲曲及致力梅派藝術傳承的付出令人感動。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淑英
  • pages: 76
  • 標題: 1980年代表演藝術展現活力